任玲
摘要: 高職學生厭學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高職學生厭學原因是錯綜復雜的,作者試圖從社會、家庭、學校、學生自身等方面挖掘其深刻根源,并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措施。
關鍵詞: 高職學生厭學心理產生原因消除對策
1.引言
在高職院校中,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就是學生厭學。厭學是一種心理障礙[1],也是學生勤奮進取的腐蝕劑和阻力。它使學生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情緒壓抑、意志消沉,對人生缺乏積極向上的態度。高職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厭學情緒,雖然是發生在學生身上,但其后果卻是非常嚴重的,從學生個人來說,造成專業技能不扎實,綜合素質不好,實際上等于沒有完成高職的學業任務,將來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從學校來講,學生厭學,學校學風就受到影響,必然導致教學質量下降,影響學校的聲譽。
2.高職學生厭學心理的產生原因
(1)社會因素。主要有:①受校外娛樂場所如網吧、溜冰場、舞廳、電子游戲室、臺球室等影響,貪玩的學生學習更容易分心。②受就業難及難招生影響。③受一些知識分子的生活清貧、待遇較低的影響,認為學習無用,導致厭學。
(2)家庭因素。①父母不善于管教,導致學生厭學。②強制型的家長對子女用壓的辦法,按其主觀愿望逼迫孩子學習,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產生對學習的厭倦情緒。③放縱型家長對子女放任自流,導致子女懶學勤玩。④寵愛型家長對子女百般溺愛,過度遷就,使孩子滋長了依賴和懶惰性。⑤家庭關系不和,給子女心靈上造成創傷,使子女意志消沉而影響學習。
(3)學校因素。主要有:①學校辦學方向有偏差或教育方法不當。理論與實踐脫節,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多高職院校存在著辦學經費短缺,辦學條件較差,師資力量薄弱的現象。②教師教學觀念陳舊,課堂教學方法不當。如重知識傳授,死記硬背,題海戰術,輕學法指導和能力培養,課堂教學枯燥乏味,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下降,產生厭學情緒。
(4)學生自身原因。①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基礎知識差,成績跟不上。②學習方法不當,使他們感到學習是一件十分痛苦,讓人厭煩的事情。③自我約束能力差,經不住外界或他人的誘惑。
3.消除厭學心理的對策
鑒于以上對厭學原因的分析,我認為消除厭學心理,應采取如下對策。
(1)把加強學習目的和學習動機的教育放在突出地位。有良好的學習目的和學習動機,就能在學習上表現出積極的態度,強烈的責任感,有發奮進取的欲望。加強學習目的和學習動機教育,應著重抓好以下幾個具體方面:①學習是自身發展和完善的需要,一個人如果不努力學習,就不可能掌握現代科學知識,不僅不能為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而且很難在社會上立足。②學習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現在的社會是信息社會,新時代的發展,迫使人們具有更高的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這就在更寬泛的領域里向人們提出了許多新的適應社會變化的要求。因此,只有不斷努力學習,才能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
(2)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職校生觀。目前,不管是社會、學校還是家長,仍然存在著用普教的觀點和標準看待職校生和要求職校生的問題。端正對職校生的認識,樹立新的職校生觀是當務之急。①發現學生的閃光點[2]。老師要用欣賞的眼光對待每位學生,發現他們的特長,給予針對性的培養。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個性和才能發展的空間。②耐心開導、適當糾正。教師不能有任何偏見,而要用包容的心對待有不良行為傾向的學生和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并及時給予幫助糾正。③尊重理解學生。高職生基礎較差,挫折感、自卑感較嚴重,他們很希望自己能夠得到老師的贊揚,獲得別人的肯定。教師應多提供一些發揮學生才能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④建立多元評價機制,突出專業技能訓練。用技能訓練的成就感沖淡文化基礎差的心理壓力。多元評價有效避免了因片面評價而承受“努力失敗”的不良體驗,使學生重新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3)加強教育教學管理,建立相應的質量控制運行機制,切實提高教學質量[3]。①以課程改革為突破口,加強實踐環節。設置與職業要求相對應的教學內容,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興趣。以能力本位設置課程目標,增加學生動手和操作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②以良好的教風帶動優良學風的形成。以教師良好嚴謹的治教之風帶動優良學風的形成,以優良的學風的形成反過來推動教師的治教之風不斷上臺階。③完善考試制度,寬進嚴出。嚴肅處理教學事故,嚴格考試紀律,對監考不嚴、考試作弊的教師和學生分別進行處分。適度的壓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學生認識到在知識經濟社會只有學好就業才能好,才能真正重視學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④得當的教學方法,對拋開學生的思想包袱,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習積極性,可起到事半功倍作用。用辯論、討論和多媒體的現代教學手段來激活課堂,讓學生尤其厭學者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做課堂的主人,可使學生產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動機。
(4)加強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構建人文和諧校園。①優美的校園環境,文明的師生群體,能營造高格調的文化環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4]。②整潔、優美的校園環境,能陶冶情操,愉悅身心,促進工作和學習。
(5)積極開展第二課堂。第二課堂活動是激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①思想活躍的“90”后學生不滿足于課堂接受,而企望通過課外活動或有參與實踐的機會來獲取其需要,這可大大激發其學習動機。因此,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技能競賽,進企業工學結合,使學生體會到讀書的社會價值,從而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②可以根據學生的愛好、特長,組織興趣小組或特長班,讓學生充分施展其才華,以此推動學生勤學。
4.結語
總之,當前高職學生厭學心理的成因是錯綜復雜的,厭學問題并非是高職院校特有的現象,只是在高職院校更凸顯而已,解決厭學心理問題的途徑也是多種多樣,相互滲透的。教育工作者必須高度重視,努力提高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技能應用型人才,促進職業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路穎.淺析高職學生厭學心理的原因及對策[J].遼寧高職學報,2006,02.
[2]李賢瑜,邱小林,彭躍紅.高職教育新體系的研究與實踐[M].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4):6-12.
[3]歐陽益,陳菊珍.高職學生厭學問題的分析及對策[J].湖南冶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03.
[4]王海翔.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分析及對策[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