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萍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特點,再從合作理念、學習氛圍、問題設計、課堂掌控等方面分析了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并從學研展饋、科學分組、合作規則、問題把握、激勵評價五個方面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 小組合作探究規則問題設計評價激勵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4—6人為一組,將同一班級的學生按成績、能力、性格諸方面的差異組建成若干個最優化的“同組異質、組間同質”合作學習小組。教師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重要的教學組織手段,通過指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與競爭,發揮群體的積極作用,發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從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特點
1.角色轉換促創造
在傳統的填鴨式數學教學中,教師是領導和權威,牽著學生的思路,操縱和控制著課堂行進路徑,學生自主程度低、探究意識弱。小組合作學習則不然,其密切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關系,并利用他們之間的相互作用來推動課堂教學的進程。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角色由“權威”向“顧問”轉化,學生角色由“牽引者”向“發現者”轉化,學生在教學相長過程中的作用得到體現,自主程度提到提升,問題意識得到強化,創新思維得到發散。
2.分析探討重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正是從課堂應滿足學生主體需要的基本假設出發,提供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機會,小組合作學習的生生互動把學生由傳統班級教學中單純的旁觀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通過創造學生相互交流、相互解惑的機會,使學生把自我融于群體之中,更讓學生個體從那些與他不同的觀點及方法中得到啟迪,有利于學習的廣泛遷移。
3.團隊意識優建塑
小組合作學習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評價的標準,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為小組間的競爭,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格局。通過交往與溝通,合群性、利他性、社交意識和社交技能等社會知識適應性得到進一步發展,集體責任感、榮譽感得到進一步激發,學習的快樂、課堂的活力得到進一步張揚。
二、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1.合作理念換湯不換藥
《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作為能充分彰顯這一理念的小組合作學習不乏很多成功的教學案例。但有些課堂“小組合作”搞得轟轟烈烈、外表華麗,但掩飾不了內涵的空虛與無奈,難以達到理想化的教育效果。由于教師本身是在缺乏合作的傳統教育體制下成長起來的,在做學生時,合作學習的能力和技巧就沒有得到充分培養;在做教師時,合作學習的培訓和浸染的機會比較少,勢必造成經驗的缺乏,難以很好支配課堂自由的轉向,提供針對性的指導,而只能簡單地要求以小組形式進行學習。
2.合作氛圍表象熱鬧
在小組合作學習探討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小組學習活動表面上熱熱鬧鬧,但稍加深入觀察即會發現他們的學習探究活動有的偏離正題,有的浮于表層,并沒進行實質性問題的探究和合作,還有的借此機會閑聊、說笑或者干其他事。再者,小組合作學習容易出現學優生搶先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學困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大腦根本來不及思考運轉,因此,當老師提問學困生時,有時他們說得出別人思考的答案,但若追問,則可能什么也不懂。
3.問題設計缺乏價值
教師對教材重點、難點內容編排意圖的理解和設計是影響合作學習極其重要的因素。但有時在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廣泛參與,一有問題,不管合適與否,難易如何,都讓學生合作討論,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問題;一些沒有思維容量,甚至是就不屑一論的問題充斥其中,學生沒有參與討論的興趣,教學時間大量浪費,教學效果事倍功半。
三、小組合作學習對策
1.以學研展饋深化理念培訓
小組合作學習雖然提及若干年,但合作學習的精髓和內涵光憑揣摩和觀摩難以有效內化和提高,因此,應對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背景、模式、實施過程、問題與對策等幾大方面做培訓和講解,通過開展多層次的教學觀摩和實踐比武,讓教師在學習中仿模、實踐中入模、研討中建模、優化中固模、創新中出模,不斷推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創新發展。
2.以科學分組促進合作動力
在構建好學習小組后,教師要幫助各小組進行合理的人員分工,明確任務職責,這樣學生學習時才不會盲從。在每個小組挑選能力較強、品德較優、威望較高的學生擔任小組長,負責合作探究學習的組織、分工、調控、監督等,讓每次合作都有序、健康開展。由于小組在一段時間后會突顯一些諸如小組間不平衡、組員間不和諧等一系列問題,教師除必要的引導糾正外,還及時重新搭配,使小組合作優勢最大化。
3.以優化規則生成合作習慣
小組合作學習是基于獨立自主思考上的合作,而不是不經大腦思考、張嘴等待別人的結果。因此小組討論前,應給小組成員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再由小組長組織安排各個成員表述和講惑,其他人在傾聽基礎上進行討論,通過思考、表達、探討流程,以有效避免問題不思考、答案等著抄、合作流于形等弊端。
4.以把握問題激發合作激情
并不是所有的課、所有的問題都適合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要把握好難易的尺度,容易的題目沒有必要合作,難題多時老師都講不透徹,合作就更難以完成。合作學習問題的挑選應基于對學生具有一定挑戰性同時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合作熱情,要精于把握合作的時機,在教材的重點、難點處設置合作,在學生感到疑惑不解、易于引發學生認知沖突處設計合作,這樣有利于學生集體智慧的發揮,有利于每個學生對教材重點、難點的學習。
5.以激勵評價掌控合作教學
教師在備課時應該對可能出現的困難或意外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怕出現混亂局面,一旦出現教學意外就及時引導。還應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通過現場觀察和介入指導,實事求是、全面準確地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等進行評價,使各小組明確自己努力與改進的方向。對合作成果評價時,既要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又要讓小組成員分享到集體成功的喜悅,通過定期進行諸如最佳學習小組、最佳小組長、最佳學習伙伴、最快進步獎評選等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