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保
摘要: 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有很多涉及不等式的恒成立問題和存在性問題,不僅考查了函數、不等式等傳統知識和方法,而且考查了導數等新增知識掌握情況和靈活運用,充分體現了能力立意的原則,越來越受到高考命題者的青睞.本文對恒成立問題的解集如何進行合理的處理進行了簡明的闡述.
關鍵詞: 恒成立問題交集并集補集
恒成立問題是高中數學中的常見問題,是高考中的一個熱點,更是一個難點.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當把恒成立問題向基本類型轉化,分情況進行討論的時候,最后的解集該怎么確定呢?大部分學生總是按照先取交集后取并集的程序完成,這樣往往會導致錯解.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將結合以下兩個實例,談談如何對恒成立問題的解集進行合理的處理.
例1:已知不等式|a-2x|>x-1,對x∈[0,2]恒成立,求a取值范圍.
解法1:對已知變量x進行討論,將恒成立問題轉化為最值問題:
原不等式化為x-1<0a∈R①或x-1≥0a-2x>x-1或a-2x<-(x-1)②
由②式得x≥1a>3x-1或a<x+1③
對于③式,即x∈[1,2]恒成立,
即a>[3x-1]=3×2-1=5或a<[x+1]=1+1=2.
∴{a|a∈R}∩{a|a>5或a<2}={a|a>5或a<2}
說明:解法1對已知變量x進行討論,分x<1和x≥1兩種情況,每種情況得到的a值對該部分的已知變量x成立,而我們要對任意的x∈[0,2]都成立,故取其兩種情況的公共解,即其兩種情況的交集.
解法2:轉化為其否定形式,將恒成立問題轉化為有解問題:
?堝x∈[0,2],使得|a-2x|≤x-1成立,即當x∈[0,2]內不等式|a-2x|≤x-1有解.
∵|a-2x|≤x-1?圳x-1<0a∈?覫或x-1≥0-x+1≤a-2x≤x-1
∴x≥1x+1≤ax≤3x-1
故只需x∈[1,2]內,有[x+1]≤a≤[3x-1]
∴2≤a≤5
∴a∈(-∞,2)∪(5,+∞)[1]
說明:解法2將恒成立問題轉化為其否定形式,得到的a值是恒成立問題的反面,故取其解集的補集.
同理,本文例2的恒成立問題,可采用同種方式處理.
例2:已知函數f(x)=|x-a|+(x>0),欲使f(x)≥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圍.
解:對已知變量x進行討論,故取其交集:
①當-≥0時,即x≥2,原不等式等價于
a-x≥-或a-x≤+
∴a≥x-+或a≤x+-
而x-+在[2,+∞)上遞增,值域為[2,+∞),無最大值,
故a≥x-+的a不存在.
∴a∈?覫.
又x+-在(0,1]上遞減,在[1,+∞)上遞增,又x∈[2,+∞),[x+-]=2,
∴a≤2
由于是“或”的聯結,a是以上兩集合并集
∴a≤2.
②當-<0時,即0<x<2時,故a∈R.
綜上所述,欲使f(x)≥恒成立,故a≤2.
從以上兩個實例可以看出:在恒成立問題中,當我們對變量進行分類討論的時候,每種情況只對部分的已知變量成立,故所求參數的解集是各種情況的交集;當我們對所求的參數進行分類討論的時候,每種情況對所有已知變量都恒成立,故所求參數的解集是各種情況的并集;當我們把恒成立問題轉化為有解問題的時候,即恒成立問題的否定形式,故取其補集.所以,在處理恒成立問題的解集時,不能機械地看最后是取“并”、取“交”還是取“補”,而是要看對誰討論,求的又是那個變量的范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參考文獻:
[1]蔡德華.含參數的不等式|a-f(x)|>g(x)恒成立問題的一個常見錯誤.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8.8.
[2]簡紹煌.從題目錯解反思含絕對值不等式的解法.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