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
摘要: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以其科學性、先進性、生動性、直觀性等特點成為課堂教學的最佳選擇。本文從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必要性。其對素質教育產生的影響,以及多媒體在當前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三方面分析多媒體對英語教學乃至整個教育事業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 多媒體英語教學素質教育
多媒體一詞是英文Multimedia的中文譯名,從英語教學的狹義角度來講,是指計算機控制的交互式多媒體傳送系統(Integrated Learning Systems,簡稱ILSS)。事實上,其內涵和技術范圍已超越了Multimedia一詞。其中包括文本文件、靜止圖像、實時電影及處理系統、語言功能、音樂和聲效功能等。今天,多媒體教學正在逐步走進學校,走進課堂,以其鮮明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促進了教育技術的信息化,并逐步打破了 “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眾人聽”這種以教師灌輸為主的傳統教法,構建新型教學模式。計算機多媒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通過情境創設,協作學習,促進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發展想象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的構建者,并且多媒體以其圖、文、聲、像、影合一和交互性等特點,極大地改變了英語教學的面貌,給英語教學帶來了機遇,課堂教學因此變得直觀形象,知識信息的傳輸效率也大大提高。
一、多媒體英語教學的必要性
教育的發展與教育媒體的使用是分不開的。以教育本身的規律、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藝術家、系統創意人員的創造性勞動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綜合而迅猛發展起來的交互式多媒體英語教學系統給傳統教育帶來了強大的沖擊波。一場教育的大變革已在孕育之中。
(一)學生認知心理的必需。
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類一生中獲知的信息有94%是通過視覺和聽覺獲得的,其中88%通過視覺,12%通過聽覺??梢?,視覺器官是人類最重要的獲知器官。1990年,耶魯大學教授Edward Tufte在解釋為什么最有效的信息傳播媒介是可視圖像而不單單是靠聽覺這一問題時指出:“信息圖像化本身就滿足了每一位學生的不同需要,使其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和各自不同的進度來對圖像化的信息進行個別化與理性化的篩選和理解。圖像化的信息本身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同步進行的可控寬頻帶通道。而單純口授是無法達到這一點的?!蹦壳?,只有多媒體教學系統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和其他感覺器官,從而獲得最佳的認知效果。
(二)變革傳統教育的突破口。
認知心理學對記憶率的研究發現:學習同樣的材料,單用聽覺,3小時后能記憶獲知的70%,3天后降為10%;單用視覺,3小時后記憶中留存72%,3天后降為20%左右;如果視覺和聽覺同時使用,則3小時后能保存85%,3天后能留存65%??梢姡谟⒄Z教學環境中廣泛使用使學生視聽覺并用的教學媒體,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育效益。而計算機技術,我們可以創設非常友好的交互式教學環境,即以網絡為中心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支持的教學環境。它是在目前的大教育環境下充分施行個別化教育的最有效途徑,傳統教育模式由此而將面臨一場挑戰,傳統的教育模式也將由此而產生突破性變革。
(三)多媒體英語教學的先天優勢。
在中職階段,英語課教學和其他學科的教學相比,無論教材的設置、課堂的教學或是課余的活動等都是動態型的。任何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都是以語言作基本描述載體的。世界范圍內最重要的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信息交流幾乎都以英文作為首選的信息載體。學生通過英語語言學習可以獲得大量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領域的知識和最新信息,而反過來這些知識和信息的獲得又能大大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這就形成了英語學科有別于其他學科引進多媒體教學的先天優勢。
計算機媒體充分運用了現代科學技術,具有較大的教學優勢,如突破了教育信息傳播的“時”、“空”界限,使信息傳送的范圍更廣、速度更快、地域更遠,人的各種感覺得到延伸,教學視野不斷擴展,教學時間相對縮短。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講解知識點、板書占用的時間太多,學生參與語言實踐的機會太少,因而教學效率低。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快課堂節奏,增加課堂信息容量,加大語言輸入量,盡量為每位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
在教學時,我把重點、難點、課文、圖片、四會詞句、游戲、課文朗讀、歌曲、練習題、板書要點等都設計編制成課件,任意調用、重現,大大節省了講解和板書的時間,為新材料的操練鞏固“騰出了時間”,從而可以精講多練,加快課堂節奏,教學程序環環相扣,這樣就加大了課堂訓練的密度,提高了訓練的效率,鞏固了學生對新授句型的掌握,同時達到了擴展學生知識面和視野的效果。
二、多媒體英語教學對素質教育能產生的深遠影響
以多媒體計算機為核心的典型多媒體英語教學系統是多媒體計算機局部區域網絡系統。該系統具有以下功能:(1)教學演示功能;(2)作業示范功能;(3)練習自學功能;(4)個別輔導功能;(5)教學管理功能。它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推廣使用,對素質教育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形象教學,提高質量。
多媒體英語教學可使學生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以多種感覺器官參與學習。多種媒體信息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相應機能區,比單一媒體信息刺激所引起的反應要強得多,更有利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產生更好的學習效果。多媒體計算機集多種電教設備的功能于一體,教學時無需在多種設備中頻頻切換,降低了操作的復雜性和產生設備故障的概率,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在多媒體教室,教師在教師工作站上操作課件進行授課,所有的學生在各自工作站上觀察課件的運行,同時可以聽教師的講解或課件的語音講解,每個學生可獲得同樣的聽課效果,避免了傳統教室中靠后坐的學生聽課效果差的弊端。
教學中的基本矛盾是隨著教學過程的進行,所提出的認知目標和實踐目標與學生知識能力的現有發展水平之間的矛盾。當學生的學習能力超過客觀教育的要求時,就會出現學習優秀生;反之,就會出現困難學生。傳統的教育模式,因教學信息承載手段的局限,難以適應不同個體學生的發展需求,所以,教師很難有效地實行因材施教。多媒體計算機軟件的使用,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基礎和水平、學習興趣來選擇所要學習的內容和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從而調動學生的內在需求,幫助優秀的學生向更高的層次進取,改變“吃不飽”的現象;同時,也為學習暫時有困難的學生提供了自由寬松的空間。在這種學習方式的指導下,學生的學習過程由被動變為主動,由學習負擔逐步變為一種興趣,最終使學生樹立了學習信心,轉變了學習態度,由厭學變為好學。
(三)自主學習,發展個性。
傳統教材都是以線性方式組織教學信息,而多媒體英語教學軟件往往以超媒體結構方式組織教學信息,它把多個知識點(其載體可以是文字、圖形、圖像、聲音或它們的組合)稱為一個“節點”,從一個節點指向其他節點的指針稱為“鏈”,由節點和鏈組成非線性網狀結構,每個節點都有若干指向其他節點或從其他節點指向它的指針,學習者可以從任何節點進入學習過程。
例如英語課教學的多媒體軟件,可向學生提供:(1)課文情景再現(其中包括生動的配景畫面);(2)課文譯文;(3)課文朗讀及單詞帶讀;(4)課文重難點分析講解;(5)語法知識講解;(6)練習題庫;(7)各類與學習相關的知識競賽或生動有趣的游戲設置;(8)聽、說、讀寫的各式強化訓練等多種學習途徑。學習時可根據教師的要求或學習的不同層次,向學生提供不同進度、不同方式的學習。
(四)促進思維,培養能力。
在英語多媒體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軟件中形象生動的實時動畫、嚴謹準確的授課和悅耳動聽的音樂,使學習內容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圖文并茂、栩栩如生,使學生因此由被動學習者變成了始終保持高度學習興趣的主動參與者,寓教于樂得以落到實處,學習的成功也成為自然而然的事。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繪畫、拷貝影像畫面、視頻、發聲等功能,可以向學生展現全新的視聽效果,把教材中的情景內容以更生動的形式展現于眼前,或是把事件的起始、發生、發展和結果一一再現,從而加深學生的認識理解,讓學生投入當時的情景,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創造思維及分析判斷能力。
在英語課外活動中,還可以把多媒體計算機的使用作為學習內容,培養學習使用計算機的技能;也可以把多媒體計算機作為學習英語甚至其他各科知識的工具,配備輔助教學和普及各科知識的多媒體光盤軟件,讓學生通過人機交互,在完全自主的情況下進行個別化學習,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能力及動手能力,促使學生各感官的快速反應,寓教于樂,培養思維的敏捷度,使多種感官得以協調發展。
總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是英語教學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長期以來,英語教學一直以“chalk+talk”(粉筆+談話)的方式進行,學生的參與感不強,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多媒體教室能夠處理和展示多種信息形式,最緊密地貼合人類認知、思維的過程和特征。這就為提高教學效率、實現英語教學科學化創造了條件。目前的不足絕非技術保證上的問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關心多媒體英語教學、投身多媒體英語教學實踐,我們沒有理由為多媒體英語教學的前景擔憂。我們所應該做的就是繼續努力使多媒體教室物盡其用,發揮其潛在的教學功能,全面提高英語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畢玉敏.試論多媒體技術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廣東教學研究,1998,7.
[2]毛大威.關于外語多媒體課件設計的幾點看法.清華外語教育論叢(第2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9.
[3]吳子基.推廣多媒體教學促進素質教育.福建教育,1999,(1-2).
[4]張連仲主編.基礎教育現代化教學基本功.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