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
摘要: 在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指導下,作者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結合多年教學經驗,提出高職英語教學學時的重新分配建議,并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 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教學目標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明確提出了“以實用為主,以應用為目的”的教學思想,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的教學目的是:經過180-220學時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從而能借助詞典閱讀和翻譯有關英語業務資料,在涉外交際的日?;顒雍蜆I務活動中進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并為今后進一步提高英語的交際能力打下基礎。
如何在《基本要求》的指導下進行英語教學,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我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高職英語教學現狀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英語課程安排在前三個學期,每學期72學時,共216學時。但我在與學生交流過程中發現,多數學生還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接受正式的英語教育。
因此,我認為可以嘗試將三個學期的學時平均分配到四個學期,每學期54學時。這樣一來,雖然每學期的學時數減少了,但是英語教學的延續性可以得以實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以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的擬定是整個教學大綱的關鍵性、指導性前提,只有擬定了方向正確、目的清晰、邏輯合理、連貫完整的教學目標,才能有效、高效、實效地指導高職英語課程的教學。教學目標的擬定建立在教學對象的基礎之上。
二、高職學生的特點
高職學生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基礎差。高職生源復雜,而且基礎明顯低于本科生。他們有的是高考本科(三本)錄取分數線以下者,有的是中等職業學校高考上線者,還有的是中專和技校上線者。(2)難度大。普通高中的學生系統地學習過初高中英語,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尚可;而中專或職高的一部分學生并沒有系統地學習過高中英語,英語基礎差,知識存儲量少,學習底子薄,困難大。(3)信心小。根據教育部高教司的高職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建議或自選的教材,基礎差的學生感覺難度大,自然沒了信心,從而進一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和課后學習氛圍的形成,最終導致惡性循環。所以根據學生及其班級的特點,教師需要在不同的學期根據學生的特點、要求和希望,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一步步克服困難,清除障礙,在他們的基礎水平上,使他們不斷進步,更上一層樓。
三、明確具體的英語課程教學目標
根據多年的教學調研和一線教學經歷,我以教學大綱為指導,以學生的特點為出發點,根據學生不斷變化的實際要求,提出以下這組以實用為特點的教學目標。
第一學期: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培養適應大學教學特點的學習習慣。剛入學的新生,血氣方剛,需要尊重,需要理解,更需要證實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尤其是在本科生的比對下?;A差的高職新生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肯努力改善。所以要抓住這個機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給他們一個全新的開始,給他們一個上進的機會。此外,抓住“大學生”這個新身份的意義,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充分激發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和習慣,使學生能將老師課堂上講授的有限的知識通過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加以應用、鞏固和拓展,既彌補中學基礎知識的不足,又開創大學全新的學習模式。
第二學期:幫助學生通過英語三級考試,輔導學生抓重點、克難關。經過第一學期的奮起直追,大學的新鮮感也過去了,學生開始變得務實了,有能力思考英語學習的實用性了。對于學生,最實用、最具有激勵作用的就是通過考試,拿到證書。根據教育部的要求,高職學生被要求通過全國英語應用能力等級A級考試,即大學英語三級考試。有了具體、明確的奮斗目標,老師可以更好地把課堂教材教學和課外需求應用結合起來,以考評教,以考促學。
第三學期:鼓勵學生備戰四級,提升學歷,形成應對一切英語考試的技能。在第二學期完成了高職學生大學英語課程學習的最低要求,通過了三級考試之后,這時的高職學生已經趕上本科生,幾乎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了。老師應當鼓勵學生再接再厲,將目標升級,將自身價值升值。參加四級考試,不僅意味著和本科生一較高下,而且意味著有機會攻讀本科學位,在不久的將來真真正正地將高考的失誤彌補回來。在連續兩個學期,針對不同形式的英語考試的分析、準備和應對,學生完全具備了獨立應對各種英語等級或水平考試的能力。應試過程中應對能力的真正形成,靠的不僅僅是試卷試題的條分縷析和規律遵循,更是對教材中全面知識學習的逐步自立和堅定執著。
第四學期: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英語的意識,讓英語既促進工作又豐富生活。第四學期原本是高職英語課程教學大綱安排中沒有的,可是欠缺了這一階段,素質的培養就少了一個完整、充分、實效的發展機會。英語學習固然是為了培養英語能力,固然是為了培養學習能力,甚至是為了培養工作能力,可是人生也有生活,工作也講素養。如果能讓英語成為一種載體,就能將英語學習的習慣變成終身的習慣,就能將英語學習的內容擴大到人生的方方面面,將各種文化和思想的精髓通過英語滲透至工作和生活,就像錢學森先生評價夫人蔣英:“蔣英是女高音歌唱家,而且是專門唱最深刻的德國古典藝術歌曲的。正是她給我介紹了這些音樂藝術,這些藝術里所包含的詩情畫意和對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使我豐富了對世界的認識,學會了藝術的廣闊思維方式?;蛘哒f,正因為我受到這些藝術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夠避免死心眼、避免機械唯物論,想問題能夠更寬一點、活一點?!?/p>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用)[Z].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劉潤清.論大學英語教學[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3]馬丁·韋德爾,劉潤清.外語教學與學習——理論與實踐[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4]王麗麗.論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J].中國成人教育,2006,(7):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