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梅
班級人數多是很多學校最頭疼的問題,而人數多的班級英語教學也是難上加難。所以老師們開始挖掘英語課堂的興趣點。興趣是學生探求知識、認識事物的推動力。研究表明,興趣比智力更能促進學生努力學習。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要關注學生的情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注意教學的趣味性和多樣性,激發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課堂效果。課堂教學的導入是新課的序曲,不僅要給學生帶來新鮮、親切的感受,而且要誘發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進入“我要學”的最佳學習心態,從而直接提高學習效率。上課之初教師精彩而有趣的開場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導入方式。
1.游戲導入
做游戲是學生最感興趣的事,所以恰當地使用游戲導入新課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如教學Book 1 Lesson18 Hot or Cold時,我請兩名學生到講臺上,一個說身體部位head,arm,leg等名稱詞,一個以最快的速度指出來。這是最簡單的游戲,也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游戲。
2.兒歌導入
心理學告訴我們,唱歌能使學生松弛、愉快、滿足,產生興奮情緒。因此,課前一首歌是組織教學的好方法,它能使學生以飽滿的精神、激昂的情緒進入學習狀態。我常常教學生唱英語歌曲,學生的情緒明顯高漲,學習氣氛更濃。選用一些旋律優美,而且為學生所熟悉的英語歌曲來導入新課,能多方位地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營造優雅寬松的課堂氛圍,又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課堂充滿活力與情趣。如教學Book6 Lesson46 Help Peoples時,我教了一首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學生學習英語歌曲的興趣高漲,同時也導入了本節課要了解的主人翁——圣誕老人。
3.故事導入
寓言故事和傳說以其有趣的情節、含蓄深沉的哲理吸引學生,又以其啟發性、教育性撥動學生的心弦。如教學Book5 Lesson34 A Universe of Thought時,我用愛因斯坦小時候的故事來導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知道了愛因斯坦小時候的故事,當然還想知道他以后的故事,也更想知道他的相對論是什么。
4.多媒體引入
多媒體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過聲情并茂的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形式對學生形成刺激,這樣能夠迅速吸引形式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心理需要,進而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如教學Book1 Lesson30 Pizza and Hamburgers時,有食物類單詞pizza、donut、salad、hamburger、sandwich等,許多食物是學生沒有見過的。課前我尋找到這些食物的圖片,并制作成Flash,上課播放后,我問:“Do you want to know or eat them?”學生的興趣被激發,接著引出教學內容。
5.競賽導入法
以競賽形式導入新課,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表達欲望,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如教學Book2 Lesson47 Two Seasons or Four時,在三組學生中我各請了一名學生,在黑板上寫十二個月份的單詞,比一比看哪一組的學生寫得又快又準,然后由月份導入新課的季節。
6.簡筆畫導入
在黑板上畫出幾幅簡筆畫,邊畫邊問。學生可邊看畫邊自由敘述,也可讓學生到講臺上指著畫,向全班同學講述。這種活潑逼真的情景,把機械的練習變成了有意義的學習,學生感到輕松愉快,學得主動、悟得快、記得牢,既鍛煉了思維,提高了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又很好地激發了學習興趣。當學生興趣高漲的時候,我就導入新的內容。如教學Book6 Lesson25 Talk!Dont Fight!時,我畫了兩張孩子爭吵表情的頭像在黑板上,并且問:“What are they doing?”“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Guess who they are?”很自然地導入到了新課。
7.用實物、動作導入
讓學生通過猜、看、摸、做,再結合課文內容進行形象思維。如教學Book3 Lesson58 Georgia Plays Basketball時,我拿了一個籃球問:“Whats this?”“Do you like playing it?”大部分學生說:“Yes!”我乘機導入新課:“Today we know about Georgia.She also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如教學Book4 Lesson 25 Lets Do an Experiment時,我拿了一個裝有半杯水的玻璃杯和一張紙,把紙蓋到玻璃杯口,讓學生們猜:當我把杯子倒過來的時候水會倒出來嗎?學生的學習激情馬上上來了。
8.圖片導入
采用圖片作用于學生的視角,將枯燥無味的字母、單詞、句子變為具體可感的形象,學生便能直觀地、身臨其境地切實感覺到教學內容的生動。如教學Book1 Lesson52 How is the Weather Today?時,我分別拿出了太陽,風吹掉落的樹葉,云彩,雪花四張圖片,先從最簡單的太陽開始:“Whats this?”“Its a sun.”“Is the sun important for our life?”“Yes!”“Can you guess how is the weather today?”這樣很自然地就導入新課了。
9.交際導入法
這是最常見、最通用的一種導入法。英語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溝通信息和交流情感的過程。教師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不斷地拓展學生的表達空間,引導他們盡可能多地進行有意義的交流和表達。教師還需要具有運用簡潔、凝練的語言引出語境的能力,把學生從無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以此導入課文,加深學生對新課的印象。如教學Book3 Lesson 50 Dannys Hobby時,“I like singing. What do you like doing?”“I like ...”“Is that your hobby?”“Yes”“Lets know about Dannys hobby.”
10.表演導入
表演導入也是很有趣的,學生大都有表演欲,把上節課的對話或課文用表演的形式做出來,不但能熟記課文、句型,復習上節課的內容,而且能在輕松快樂的課堂中施展他們的才華。如教學Book4 Lesson60 Fix and Mend時,我先讓學生表演了Lesson59 Lets Look at Garbage!的內容,學生們準備得很充分,拿出了幾個塑料袋,還分類裝了些垃圾,表演得很出色。
導入并非一成不變,非要套用死模式,它沒有固定的模式,只有針對不同的課型,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不同年齡和心理特點的初中學生,設計出符合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的必要而科學的導入方式,才能使導入趣效合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