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萬華
愛因斯坦指出:“要是沒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定的有創造能力的個人,社會的向上發展是不可想象的。”21世紀,知識經濟初見端倪,各國正面臨新技術革命的挑戰,我國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造就一批勇于創新精神的人才。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孔子說:“知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者不如好之者。”楊振寧博士說:“成功的真正秘訣在于興趣。”興趣是一個人學習的老師,是點燃智慧的花朵,是克服困難的一種內在心理因素。學生對所學的東西產生興趣之后,就會不知疲倦創造性地學習。學習興趣的產生,離不開學習的主體,但教師的培養也是必不可少的。長久以來,思想政治教學以枯燥無味、條條框框而制約著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所以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打破傳統觀念,進行創新教學就對思想政治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逐漸積累了一些經驗,從以下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政治教學效率。
一、巧借成語、諺語、漫畫、民間順口溜、音樂導入新課。
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濃厚的愛好,是學生積極學習和發展的巨大推動力。有愛好才能聚精會神,積極思維,才能不怕困難,執著追求知識,學習進取才能樂而忘憂,達到欲罷不能的境界。相反,假如學生對什么都不愛好,那他的智力發展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只能成為一句空話。達爾文因對大自然產生濃厚愛好而歷盡千辛萬苦去野外學習和搜集標本,最終成為聞名的生物學家;比爾·蓋茨因對電腦網絡的癡迷最終成為微軟公司的總裁。可見愛好是創造之母,是成功的老師。思想政治課概念、原理比較抽象,理論性強,不少學生感到難懂、枯燥、乏味,缺少興趣。因此,激發學生學習政治課的愛好顯得十分重要。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新課導語至關重要,它是優化思想政治課課堂結構,提高授課效率的關鍵一環。導語是一堂課的起點,起著醞釀情緒、激發興趣、滲透主題和創設情境的作用。
1.巧借成語、諺語導入。許多成語、諺語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反映了人民群眾的生活經驗和思想感情,富有生活情趣,哲理深刻且說服力強,能在短時間內激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強烈愿望,取得先聲奪人、引人入勝的效果。例如在講述“意識能動作用受物質決定作用的制約”時,我以諺語“巧姑娘難繡沒線的花”導入,指出“巧”姑娘雖然聰明過人,善于動腦,但繡花得有線,線是必備的客觀物質條件,若沒線則不論多巧的姑娘也只好望“花”興嘆。
2.枯燥理論入畫來。漫畫由于其表現手法形象、生動、詼諧、幽默,很符合中學生的思維特點——形象思維優越于邏輯思維,利用漫畫導入新課,可以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講解“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時,我出示了兩則漫畫:一個是美國總統奧巴馬搭乘中國之旅的飛機,旁邊有一句話:我要給世界帶來希望;另外一個是奧巴馬對中國輸美輪胎征收懲罰性關稅。兩則漫畫一出示學生立即意識到了本節課的一個重要問題: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礎,利益的相悖則會引起摩擦和沖突,從而順利引入本堂課內容。
3.引用民間順口溜導入。流傳于民間的順口溜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同時也蘊含著較深刻的道理,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例如在講解我國國家職能時,我是這樣利用順口溜導入的:“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質變壞,80年代魚蝦絕代,90年代人畜受害。”這一順口溜,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環境問題帶來的危害,從而順利引入本節課的主題:國家要履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同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4.音樂導課妙。音樂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國情感,培養學生的健康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使學生精力充沛地進行一節課的學習。例如在講解“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時,我播放了歌曲《愛我中華》,展現了我國五十六個民族同舟共濟、團結奮進的精神,激發了學生的愛國之情。
二、利用幽默緩解教學矛盾,活躍課堂氣氛。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記的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現代教育、創新教育的要求,那種教學方式只能讓學生被動接受,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壓抑學生的創造潛能。教師要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放棄高高在上的姿態,以向導者的身份和學生一起探索真理、發現真理。
只有師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關系,才能促使學生敢于參與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去,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充分發揮獨立性,從而使創造性思維多向發散。當然這樣的教育氛圍要靠教師來創設,教學是一門語言的藝術,知識的傳授、師生情感的交流主要依靠語言進行。思想政治教學對教師的語言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恰當地運用幽默是啟迪學生思維、增強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可采取多種語言形式,如比喻、反比、諧音、笑話、故事、俏皮話、名言、俗語等,使學生領略到語言的美感,從而興趣盎然。
1.幽默可以緩解教學矛盾。幽默語言委婉、含蓄、意味深長,給人以溫和友善之感,一般容易讓人接受。所以教師用它來緩解教學中的各種矛盾,常常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幽默是凝聚著教師創造性思維勞動的教學藝術,一個淺淺的微笑,一個簡單的姿勢動作,都可以折射出幽默之光。一個具有幽默感的教師往往能使學生覺得他有力量、有魅力,從而得到無窮的樂趣,他上的課堂一定會充滿生機和活力。有一次,我上復習課進行提問,一連幾個學生都答不上來,我就說:“同學們,我覺得我們教室這個地方現在進入了梅雨季節了,是不是理論知識的炮彈都受潮了,都是啞炮。看來還是要經常曬曬太陽,需要讓理論知識的陽光來驅逐遺忘的雨季和潮氣。”這樣既讓學生意識到上過的內容及時復習的重要性,又給學生以善意的批評和美的感受,營造了親切、和諧的課堂氛圍。同時,也很好地化解了教學中的矛盾,讓學生感覺到了教師知識的廣泛性和應用的適當性,增強了教師的魅力。
2.幽默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幽默能表達一定的立場、觀點,具有巧妙的教育作用。課堂上的笑聲會制造出積極氣氛,使“教”與“學”變得輕松而有效。良好的教學幽默藝術具有快速彌漫性和情緒感染力,能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有一次,我講到善于認識自己,要學會全面地看問題的方法時,巧妙地引用了一句大家都熟悉的流行歌曲,即《對面的女孩看過來》中的一句,說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就應“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怎么看自己都不簡單”。學生哄堂大笑,我又不失時機地追問:“為何要這樣看?”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全面。”接著趁熱打鐵,分析為什么要學會以全面看問題的方法認識自己,學生意猶未盡,聽得津津有味。這樣就使枯燥的說教變得生動有趣,并能融洽師生感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