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來軍
寫作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綜合性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基本的適應實際需要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活動。葉圣陶老師說:“教師的任務就是用切實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下水,練成游泳的本領?!苯涍^長期的實踐,筆者有一些心得,愿與大家共勉。
一 、不拘一格的命題
作文命題是落實作文教學目標的關鍵環節,學生愿不愿意寫,有沒有內容可寫,都和命題的恰當與否有關。每次作文我先把各個組長集中起來說清本次作文的目的和大方向,讓每個組征集意見分別出一個題目,全班同學從中選擇兩個或三個確定為本次作文題目,然后每個學生再根據自己意愿選擇,哪一個最適合自己就寫哪一個。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學生們有啥可寫,有啥可說了,有力地激發了學生的寫作欲望。
二、不拘一格的作文批改
葉圣陶先生說過,我想學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作文一樣,學生都處于被動地位。能不能把古來的傳統變一變,讓學生處于主動地位呢?假如著重在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引導和指導,該怎樣修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學生不就處于主動地位了嗎?因此,采取學生習作,同學互改,教師指導的方法更能激發學生習作的愿望和積極性,具體方法是首先讓同桌交換閱讀,糾正錯別字及不通順的句子;然后是小組內互看互評,進一步修改,選出相對較好的集中評改,由本組書寫最好的同學寫出評語;選出本組最優秀的習作兩篇推薦給老師,和其它各組進行比賽,選出本次作文的小作家若干名,并且將優秀的文章張貼在教室后面固定欄目里,供全體同學學習和借鑒。
三、不拘一格的作文講評
作文講評是作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更是學生作文水平提高的重要環節,因此教師應該按照作文教學計劃有目的地、有重點地安排每一次評講的內容,并組織學生對有代表性的作文發表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見,交流心得。作文講評不應局限文章本身,還應該包括對學生寫作態度、寫作習慣、文德文風的評價,讓學生多方面的受益;評講時必須恰當表揚、慎重批評,堅持正面教育,給予熱情懇切的鼓勵,起到激勵的作用。作文講評方式多種多樣,不拘一格,可根據自己需要來安排,常見有如下幾種:
(1)綜合評價:即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全面的概括分析,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并舉例說明。講評注意點面結合,重點突出。
(2)典型評價:即選出一篇或幾篇有代表性的學生作文,進行深入系統地講評,用典型指導一般。
(3)專題講評:即抓住學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一兩個主要問題,如立意、選材、構思,語言等,結合有關知識,集中進行講評。
(4)對比講評:即對比講評幾篇文章,引導學生在對比中鑒別作文的優劣,并進一步地分析優劣的原因,從中得到啟發和借鑒。
(5)下水作文講評:即抽查學生批改的作文后,對其中的優點、缺點了如指掌,老師再“下水”寫出的文章會更有針對性,利用“下水作文”講評也能做到有的放失。學生容易接受指導,能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
四、不拘一格的訓練形式
每天堅持課前兩分鐘演講,另外對課文中的疑點、爭辯處,讓學生大膽去探索,去爭論,去構思,去表達。學完課文后,也可以讓同學們即興仿寫(如仿寫了初中第四冊《大自然的語言》《地球在哭泣》等);寫段子,即結合講讀教學,寫上一段話,練一個作文要點;利用課余時間開展作文競賽活動,優秀者掛出展覽,發一些獎品。
除了課內練習外,課外作文寫作形式有日記、周記、隨筆、課外練習、編報活動、板報活動等,使學生養成勤于觀察、勤于思考、多讀多寫的良好的寫作習慣,而且能有力地彌補課內作文訓練的不足。加強課外各種形式的自由寫作,使之與課內作文密切配合,相互促進,這是優化教學、完成寫作教學任務的重要保證。
總之,只要我們勇于學習、不斷探索、大膽實踐、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語文素質的提高,就一定能成為現實。我們語文教育者肩負著神圣的使命,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竭盡全力去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了共同的目標,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洛陽市第十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