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輝 顧騫
摘 要:總結多媒體技術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情況,多媒體教學既有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又存在一定局限性和不足,探討正確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方法。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中職 外科護理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12(b)-0-01
外科護理學是中等職業教育護理專業的一門重要的臨床學科,教學內容涉及諸多基礎及臨床學科,體系復雜、理論抽象,教學時數有限,中職學生理解和接受能力比較差,使外科護理學教學十分困難。多媒體教學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這個矛盾。通過多年的多媒體教學,筆者對如何有效的運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外科護理學教學進行了如下總結。
1 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1.1 形象直觀,易于理解和掌握
外科護理學中有不少內容比較抽象,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只能通過講述和板書的形式進行講解,最多加上一些掛圖和簡單的教具,很難將抽象的理論進行直觀、生動地描述,致使教學內容枯燥,學生難于理解和接受。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集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多方面內容于一體,調動學生的眼、耳、手、腦、口等多個感官,使學生能夠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外科護理學中有關手術室的護理一章,主要講述手術室的布局結構,手術室護士的工作職責等內容,鑒于醫院手術室的無菌要求的特殊性,臨床見習無法完成,以傳統的講授方法很難讓學生理解,而多媒體教學則可通過形象直觀的圖片,錄像、動畫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1.2 內容豐富,開拓學生的視野
多媒體教學的內容豐富,信息量大,在授課中除了課本中的基本內容外可以復習相應的解剖、生理、病生知識,幫助學生理解,還可以讓學生了解一些本學科的最新的臨床技術和行業動態,豐富知識,開拓視野。
1.3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
中職學生的基礎比較差,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傳統的授課方式很容易讓學生感覺枯燥,厭學,多媒體教學中穿插了大量的圖像,聲音、甚至動畫,圖文并茂,形象生動,大大的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講解破傷風一節時,將破傷風桿菌如何侵入傷口并生長繁殖產生毒素、毒素如何進入血液循環到達靶器官、如何產生出典型癥狀用動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既生動又有趣,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1.4 節約時間,提高效率
在傳統的授課中,老師既要板書、畫圖,還要借助于一張張醫學掛圖或模型輔助教學,近年來,中專外科護理學的學時減少,授課內容多,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大大節約了教師寫板書、畫圖、列表、換掛圖的時間,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2 多媒體教學的局限性和不足
2.1 息量大,節奏快,重點不突出
有的老師在制作課件時將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所有材料事無巨細盡數羅列,信息量龐大,重點也不突出,而在使用時受課時限制,課件演示又比較快,學生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理解和消化所看到的內容,畫面就已經閃過。結果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所學內容特別是重點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2.2 色彩過于鮮艷,易造成學生注意力分散
多媒體教學的生動形象,圖文并茂及鮮明的色彩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應用不當效果會適得其反。有些老師做課件時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課件做得色彩鮮艷,畫面花哨,動畫不斷,變化頻繁,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結果學生上課時只顧欣賞美麗多彩的畫面,而忽略了知識本身的學習,以至于本末倒置,教學效果反而不佳。
2.3 師生交流互動減少
教與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語言情感交流與互動非常重要,能夠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授課時可以隨時觀察學生對所講解內容的反應和接受程度,再根據這些信息反饋來調整教學方式和進度,達到教學相長[1]。而在多媒體教學中,由于信息量較大,教師往往忙于操作鼠標演示課件、在有限的時間內講解完所有的內容,而無暇顧及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師生交流明顯減少,時間長了造成學生上課興趣降低,對老師的授課產生厭煩情緒,授課效果大打折扣。
2.4 視覺疲勞
多媒體授課時,為了提高幻燈片的亮度,教室的光線一般比較暗,學生長時間注視屏幕,再加上光線對電子屏幕的影響容易產生視覺疲勞,困倦甚至昏昏欲睡。
3 正確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的策略
3.1 恰當選擇多媒體授課的課程內容,避免濫用多媒體
近年來,隨著多媒體教學的大量普及,有些老師上課必用多媒體,然而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有必要做成多媒體課件,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而非唯一選擇,要根據授課對象、授課內容的特點來決定是否需要多媒體授課,需要用則用,避免不必要的多用濫用。比如有的老師在講授胸膜腔閉式引流一節時,費盡心思制作了多媒體課件,通過動畫向同學們展示水封瓶的原理,也確實展現了高超的課件制作水平,而實際效果呢,還不如去實驗室拿一個水封瓶,現場裝入生理鹽水,人工模擬負壓來現場演示效果來的更好,同學們還可以自己動手操作,印象會更深刻。有些老師為了不用寫板書,擦黑板,所有的課程全用多媒體授課的做法更是不可取。
3.2 提高課件的制作質量
為了制作出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教師應該主動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熟練的使用計算機,要善于利用網絡資源,積累多媒體教學素材,熟悉各種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方法,根據課程需要選擇合適的多媒體制作工具,在制作課件時,恰當把握課件的容量,避免容量過大,學生消化不了;課件的設計要簡明扼要,突出教學重點,文字不宜過多,避免將幻燈片變成課本的電子翻版;色彩搭配合理,適度使用圖片、動畫,避免使學生眼花繚亂,造成注意力分散。
3.3 將多媒體與傳統授課方式有機結合,取長補短
不可否認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擁有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但決不能替代傳統教學,二者的關系不是矛盾和對立的,而應該有機結合、取長補短,才能更好的服務于教學。教師應該根據課程內容特點及授課對象,對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和方法、教學媒體進行精心的設計,以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化。在多媒體技術的支持下,充分利用好傳統教學的寶貴方法,例如在講解腹外疝一節時,既要充分利用多媒體來展示腹壁的層次和缺損的圖片,以及播放錄像,也要借助于板書來突出重點,對于腹外疝的解剖結構如果能邊畫圖邊講解,會讓學生印象更深刻。總之,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展現了巨大的優勢,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我們只有在教學中不斷的探索和總結經驗,才能使它更好的發揮作用,最大限度的服務于教學。
參考文獻
[1] 林藝雄,周杰,崔忠林,等.淺析醫學多媒體教學的不足及對策[J].南方醫學教育,2007(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