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飛
音樂教學要以體現音樂審美為核心,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這樣的教學價值取向,就要求我們音樂教師要不斷地探索時代音樂的時代性與民族性,力求音樂教學的輕負擔高效益。
音樂教學的“輕裝上陣”,首先要求我們要為音樂教學“減負”,“減負”不是不要教學質量,我們所需要的是真正的教學質量和科學的教學方法,既要提高教學質量,又要減輕學生過重的音樂學習負擔。把學生從片面追求比賽獲獎,定級考級的殘酷而無序人為競爭中解放出來,還孩子一個愉快而幸福的童年,讓孩子的身心得到生動活潑的健康發展。
從筆者所觀察到的一些現象入手,談談減負在音樂教學方面的必要性。這是一所所謂的音樂特色學校。在該校的一節音樂課上筆者看到所有學生被要求正襟危坐,手背后,用一節課的時間學唱一首歌曲。從平時與學生的交流中也了解到,大部分孩子非常喜歡唱歌,但不喜歡音樂課。因為這里的音樂課也是“滿堂灌”,老師根本不管所教的歌曲學生喜歡不喜歡,不問學生們的感受如何。學生硬著頭皮上課,音樂課不也上成負擔課嗎?
具體的減負增效的方法與措施應該有很多方面,筆者僅從個體實踐出發,談談自己的粗淺認識。
一、優化音樂教學的課堂氛圍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的一門課程。藝術課應該給人一種美的感覺,它不應該成為學生的負擔,但現在恰恰相反,大量的事實表明,許多學生開始討厭音樂課了,因為現在對學習音樂的要求提高了,不再是過去的唱歌了,既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樂理知識,又要會識譜、唱譜,會演奏一些簡單的課堂器樂等,而且方法上還是簡單沿用過去單調枯燥的訓練,甚至把音樂知識技能的傳授與訓練看成是音樂教學的全部。有的孩子本來就對音樂沒有多大的興趣,上音樂課就成了他們的一種負擔。
我在音樂教學中還是從兒童的角度出發,講求人性化與溫暖化。比如唱歌譜時,識譜能力差的學生根本認不全,如果一樣要求,他就干脆不唱了,我便讓他們只跟琴哼唱曲調兒。有的學生嗓音條件好,我就多讓他上臺演唱,有的學生鋼琴彈得很好,我就多給他演奏的機會;還有的學生會演奏其它樂器,有的學生擅長跳舞,我就在課前設置“五分鐘小舞臺”,給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
二、優化音樂課堂的教學結構
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作品,使學生在表現作品時,能充分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從而使他們的表現力得能創造性地發揮。學生對自己比較熟悉或貼近他們生活的音樂作品往往比較容易理解。但對那些反映久遠年代時期的生活作品,他們則感到很陌生,不易理解。試想,如果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又如何去正確表現作品呢?更不要說創造性地表現了。對于這一類作品,我總是想方設法搜集一些有關資料,幫助他們去理解,去感受。
如小學音樂第三冊中歌曲《共產兒童團歌》就是反映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蘇區兒童們的生活的作品。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就不懂何為地主、軍閥、何為兒童團,兒童團有什么用。為了讓他們能理解作品,我除了課前讓他們向自己的長輩了解相關知識外,我還搜集了許多反映那一時期的資料,在課堂上通過講故事,展示圖片,播放那一時期的電影片斷等方法,向他們介紹有關兒童團的故事,并介紹一些典型的人物。這樣學生在學唱歌曲時,就能很好地把握作品中的那種勇往直前,團結奮進的高亢的情緒,在表現歌曲時,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就很自然地被激發了,從而創編出許多適合歌曲的舞蹈動作,雄糾糾,氣昂昂地進行舞蹈表演。
每節課都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通過自我表現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中除了教給學生一定的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即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在設計音樂教學時,每節課都設計這樣一個環節,就是給學生一個舞臺,讓他們充分地自我展示,使他們的創新能力在自我表現中得以發展。如我在教二年級歌曲《鉆山洞》時,學生在表現歌曲這一環節時我就鼓勵他們選擇自己喜愛或比較拿手的表現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歌曲的感受與理解。因經常有這種表演機會,學生們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表演常識,有了一定的表演經驗,所以大家都爭先恐后地搶著表演,通過該環節學生的自我表現,充分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三、提高教師的個人音樂素養
第一,扎實過硬的基本功。我們所說的專業基本功,不是說要像演員一樣具備很高的演唱、演奏技術,而是能自如地給學生示范、為學生伴奏。
第二,極富魅力的語言。無論是哪一個學科的教師,教師的組織、誘導、平等參與、與學生交流等都得依靠語言,語言本身就是一門藝術,教學的語言需要科學、準確、簡潔、鮮明和生動。對于音樂教師,除了要具有邏輯性和啟發性以外,更應該具備語言的藝術魅力。
第三,廣泛的文化藝術素養。在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不是僅僅只涉及音樂,還關聯到更多的學科,比如繪畫、舞蹈、文學、戲劇、歷史、地理等。
以上是本人在音樂教學“輕裝上陣”方面的幾點嘗試,在培養學生審美價值、興趣愛好、個性發展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如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優化減負增效的措施,還需要我們長期研究,共同探討。
(溧陽市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