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志強 李之斌 田慶顯
[摘要] 目的 探討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手術療效和影響因素。 方法 選擇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療的76例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手術療效的好壞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根據查閱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相關文獻制定自編問卷,采用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對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發生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結果 在本研究入選的76例患者中,70例臨床療效優良,優良率為92.11%,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年齡、術后并發癥、摔傷和脆性骨折史是影響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手術療效的危險因素。 結論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手術療效同時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們應該針對性的采取干預措施來提高患者的手術療效,改善患者的預后。
[關鍵詞] 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手術療效;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R687.3[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32-0039-02
股骨轉子間骨折多見于老年人,約占髖部骨折的31%~51%,是老年人常見的骨折類型之一[1-3]。目前,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治療以手術為主,手術療效的好壞除了與術者精湛的技術有關外,還與很多因素有關[4,5]。因此,探尋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手術療效的影響因素意義重大。本研究采用自編問卷對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療的76例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并對影響其療效的因素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療的76例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術前均進行X線或者CT檢查為股骨轉子間骨折;②具有股骨轉子間骨折的典型臨床表現和體征;③術前髓關節功能按Harris評分等級為差;④年齡均大于65歲;⑤均有DHS結合大轉子部松質骨螺釘手術指征;⑥自愿參加本研究且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的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不能耐受手術;②存在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無法與醫務人員進行有效溝通;③存在DHS結合大轉子部松質骨螺釘手術禁忌癥;④有椎管內麻醉禁忌證;⑤有精神疾病,無完全行為能力;⑥過敏體質。按照患者手術療效的好壞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在性別構成和置換肢體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1.2 方法
1.2.1 手術方法患者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后行患肢皮牽引,同時邀請內科醫生會診協助診治合并內科基礎疾病的老年患者,治療1~2周后,再請相關科室會診評估患者能否耐受手術。本研究患者均由同一手術醫療小組進行手術,患者入手術室后立即開放其上肢靜脈通道,監測患者的血壓(BP)、心率(HR)和氧飽和度(SpO2)等指標。患者連續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聯合麻醉成功后在仰臥位C臂機透視下復位滿意后作股外側切口。鉆入導針,進釘點在大轉子下方2~2.5 cm處,患者股骨外側皮質前后中點,正位位于股骨頸中下1/3交界處,側位位于股骨頸中軸位,頂端位于患者軟骨下1 cm處,用組合式絞刀鉆孔,裝入DHS螺釘和鋼板,再于患者大轉子部平行DHS主釘上方2~2.5 cm處擰入1枚直徑6.5 mm松質骨螺釘。
1.2.2 評價方法及工具查閱相關文獻制作自編問卷進行臨床資料收集,收集內容:①自編問卷根據大量查閱骨質疏松癥相關文獻制作本研究問卷調查量表,收集內容包括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職業、體重、身高、適當運動、骨密度、骨強度、配偶、經濟壓力、經濟狀況、自認為經濟狀況、睡眠狀況、食欲、性格、皮質激素應用、術前血紅蛋白量、手術時間、摔傷、術后并發癥、基礎疾病、脆性骨折史及骨折家族史等;②髖關節功能Harris評分標準[6]患者骨折愈合良好,能夠正常行走,患髖關節活動恢復到傷前狀況則療效優;患者骨折愈合良好,能夠基本行走正常,患髖關節活動基本恢復到傷前狀況則療效良;患者骨折愈合,但出現輕度髖內翻,行走不便,患髖關節活動受限,甚至有時出現疼痛則療效可;患者骨折愈合但發生髖內翻畸形愈合,行走困難,患髖關節外展明顯受限則療效差。
1.3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有資料均由同一個人錄入EXCEL,并由同一人負責核實,確保所有資料準確無誤。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各變量進行正態性檢驗和描述性分析,性別構成和置換肢體構成等計數資料以絕對值及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手術療效影響因素分析采用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手術療效情況
本研究入選的76例患者中,60例療效優,占78.95%;10例療效良,占13.16%;3例療效可,占3.95%;4例療效差,占5.26%。
2.2 影響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手術療效的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手術療效的好壞為因變量,以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職業、體重、身高、適當運動、骨密度、骨強度、配偶、經濟壓力、經濟狀況、自認為經濟狀況、睡眠狀況、食欲、性格、皮質激素應用、術前血紅蛋白量、手術時間、摔傷、術后并發癥、基礎疾病、脆性骨折史及骨折家族史等并發癥等為自變量賦值后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發現,年齡、術后并發癥、摔傷和脆性骨折史是影響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手術療效的危險因素,而有配偶和骨密度高是影響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手術療效的保護因素,見表2。
2.3 影響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手術療效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手術療效的好壞為因變量,以進入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手術療效的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方程的自變量等為自變量賦值后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自變量選入標準為0.05、自變量剔除標準為0.10,結果發現,年齡、術后并發癥、摔傷和脆性骨折史是影響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手術療效的危險因素,見表3。
3討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均壽命的延長,老年人患有骨質疏松癥的人口明顯增加,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發生率明顯上升[7,8]。老年人多合并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基礎疾病,導致患者長時間臥床易出現內科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學習、工作及生活,給患者家庭及社會造成沉重的壓力,甚至明顯增加患者的死亡率,10%~20%的患者在骨折后1年內死亡。迄今為止,該型骨折仍以手術治療為主,為了滿足患者及其家屬對手術的要求,廣大學者們和骨科醫師一直致力于探尋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手術方法,同時,對影響手術療效的影響因素也在進行不斷的總結和探討[8,9]。我院自2008年1月開始對滿足條件的患者進行DHS結合大轉子部松質骨螺釘手術治療,本研究選擇此類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找出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手術療效的影響因素,為提高患者的手術療效提供參考依據。
本研究筆者選擇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療的76例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在本研究入選的76例患者中,60例患者療效優,占78.95%;10例患者療效良,占13.16%;3例患者療效可,占3.95%;4例患者療效差,占5.26%。這一結果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10]。可見,DHS結合大轉子部松質骨螺釘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臨床療效確切,安全高效,是治療此類病人較好的內固定方法。
本研究經過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年齡、術后并發癥、摔傷和脆性骨折史是影響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手術療效的危險因素。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手術療效好壞受很多因素影響,患者的年齡一定程度上可以預測患者的手術療效,這提示,在臨床醫療過程中,我們在對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進行治療需要提高警惕,盡量減少患者術后感染、褥瘡等并發癥的發生,家人要避免患者摔倒,提高患者的手術療效。可見,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手術療效同時受自身因素、既往健康狀況和患者家屬照顧到位與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這也提示我們應該針對性的采取干預措施來提高患者的手術療效,改善患者的預后。
[參考文獻]
[1]王振業,溫琦. 股骨轉子間骨折治療的進展[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2,12(3):356-357.
[2]荊健. 老年人股骨轉子間骨折手術治療研究進展[J]. 山西醫藥雜志,2011,40(10):999-1000.
[3]韋紅戈. 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治療研究進展[J]. 包頭醫學院學報,2010,27(4):134-136.
[4]白云飛,王軒,高堃. 股骨轉子間骨折手術的治療進展[J]. 臨床醫學,2012,32(3):116-117.
[5]許偉,姜榮輝,李明學. DHS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78例[J]. 中國醫學創新,2012,9(9):132-133.
[6]呂濤,賈曉軍. PFNA與DHS應用于股骨轉子間骨折內固定的比較[J]. 吉林醫學,2012,33(10):2054-2055.
[7]黃濱. 兩種不同內固定方法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療效比較[J]. 廣西醫學,2011,33(8):993-995.
[8]李悅芃,田京. 不穩定性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手術治療進展[J]. 臨床骨科雜志,2011,14(2):210-213.
[9]Yin D,Zheng Q J,Liu B,et al. A comparison study of DHS,PFN and FHR treatment on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J]. Bone Join Injury,2010,25(4):298-301.
[10]葛舉鵬. DHS結合大轉子部松質骨螺釘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J]. 臨床骨科雜志,2011,4(6):722.
(收稿日期:201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