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世峰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出現,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傳統一刀切的班級授課模式的弊端日益顯現出來,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教學內容,統一教學方法,統一評價機制的做法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優等生由于課堂容量與難度的不足而影響了能力的提升,差等生又因為跟不上大部隊而疲于應付,得不到真正的發展。這是班級制度帶來的尷尬,近幾年來,因材施教,分層要求的呼聲越來越高,我們信息技術課教學同樣也面臨這樣的問題。而事實上,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讓每一名學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的前提是對學生的原有的信息技術水平乃至于學生的其他各個方面的情況進行一個先期的了解,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與學習能力等具體情況將他們分成若干個不同的學習小組,針對不同的學習小組,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實行不同的學習評價,布置不同的課后作業。
那么對學生進行分組要考慮哪些方面的因素,分層的依據是什么呢。筆者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考慮。
一是學生的電腦基礎。現在的學生家庭,貧富差距比較明顯,尤其是在廣大農村地區,有些學生家長自身文化水平較高,對電腦比較熟悉,有的家長由于自身文化的局限,對電腦還比較陌生。這樣差異直接導致了家庭環境的不同,筆者曾經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學生的家庭擁有電腦,大部分家庭接入了寬帶,極少部分學生能夠運用電腦編程,制作網頁,也有一小部分學生家里沒有電腦,對電腦的使用僅限于打游戲,看電影。從這里可以看出,學生之間的電腦水平與基本操作能力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二是學生的個性差異。這里的個性包括學生的性格特征與自我控制能力。有的學生性格活潑外向,思維活躍,勇于嘗試,喜歡動手,不怕遭受挫敗;有的學生則性格內向,膽小怕事,操作起電腦來畏首畏尾,生怕一個不小心弄出什么故障來。這兩類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過程的思維速度與學習效率是完全不一樣的。另外,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要成為分層教學時應予以重視的因素。現在網絡技術將整個世界連成了一個整體,網上的信息面廣量大,積極的、消極的,有用的、無用的,健康的、不健康的,包羅萬象。一些自我控制能力欠佳的學生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干擾,從而導致在信息學習中的差異。這也是我們在分組時要考慮到的。
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堅守一些原則性的問題。這樣,我們的分層教學才不至于走上偏路。
一是要堅持學生自愿組合,小組合作學習,互學共進,適時調整,機動靈活的原則。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的最基本的形式是合作學習,新課程理念提倡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強調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助合作解決問題,促進組內每一個學生的共同發展,我們的信息技術學習同樣也可以這樣。在前面了解了學生各方面具體情況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大組,按每個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的高低情況、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將他們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分組時要注意同組學生之間是否水平相當,關系是否融洽,是否能優勢互補等,要確保每一組學生組合以后能互學共進,共同提高。所以,我們在學生分組時一定要注意自愿組合的原則,盡量滿足學生自己的愿望,這樣學習起來,學生的合作才更有興趣,更有熱情,效果才會更好。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學生之間的自愿組合,有時有不合理的地方,有的學生完全憑著個人的關系,而不考慮是否有利用于合作學習,這時我們老師要適當調劑。當然,我們知道,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是多變的,各個小組的發展與小組內各個成員自身的發展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原來的小組可能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這時,我們就要重新組合,以使小組內部合作學習效果最大化。
二是要堅持以學生個人自主學習為前提,然后再在小組內合作學習的原則。合作學習固然能夠讓學生相互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促進學生共同提高,但是,合作學習的前提是自主學習,信息技術課當然也是如此。如果小組成員對所學內容不事先自主學習,沒有個人鉆研,一味地依賴小組,那就發現不了自身所存在的問題。合作學習也就只剩下一個形式,沒有任何意義可言,必須要讓學生清楚,合作學習的目的在于發展每個學生自身的能力,著眼于學生個體的發展。所以,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一定要自己先自學課程內容,自己動手操作,以便發現問題,在課堂上拿來請教大家,同時對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認真鉆研,以便在合作學習中幫助他人,也鍛煉自己。另外,我們在課堂上一定要注意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牢記教師只是教學方向與教學內容的引導者。具體的操作多留給學生,以培養學生的實際的動手能力。
三是要堅持基礎性教學內容與個性化教學內容相統一的原則。前面已經講了,分層要教學的目的是為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礎上得到最大化的發展,避免整體化教學所帶來的學習優等生吃不铇,學習困難生吃不透的現象,但是,并不是說,分組以后每個小組都各自為政,互不相干了。如果這樣的話,分組學習則成了分班學習,只不過由原來的大班變成了現在的小班而已。應該看到,班級內部分組讓每個學生在最近發展區內都能得到最大的收益,最終目的還是要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所以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必須要堅持共同要求與個體要求相結合的原則,基本的內容,教學大綱規定的任務,要求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優等生在此基礎上可以適當加量,拔高。允許他們在學好規定內容的前提下,個人鉆研,超越大綱學習。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分步要求,放松標準,但并不意味著可以無限制地降低要求。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是底線,這個必須保證。
因材施教,分層要求這個課題,對于信息技術而言,具有較大的難度,但卻一定要實施,因為,這是我們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
(如東縣雙甸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