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獻權
摘要大學生黨建工作是高等院校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大學生價值觀取向多元化和網絡信息化的發展,大學生黨員在思想和行為上呈現出時代特點,給當前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帶來了諸多挑戰。本文通過分析新形勢下大學生黨建工作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對加強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做了進一步的思考。
關鍵詞大學生黨建工作加強思考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1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意義
我們黨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同時又在第十二次全國高等院校黨建會議上指出了實現高年級大學生黨支部在班級的工作目標;第十三次高等院校黨建工作會議也指出:“尤其要高度重視在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把優秀大學生及時吸納到黨的隊伍中來,努力實現本科生班‘低年級有黨員、高年級有黨支部的目標,不斷擴大學生基層黨組織的影響力。”中央第十六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還特別強調“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高校黨建尤其是大學生黨建工作是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對于培養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具有重大意義。高校能否培養出富有科學思想和創新精神且政治上合格的人才關系著國家民族的未來,大學生黨建作為青年培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著極大的作用。
2大學生黨建工作的現狀
2.1各級黨領導對大學生黨建工作都非常重視
從中央到地方高校各個層次領導都非常重視大學生的黨建工作。各級高校都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相關文件和有關重要會議精神,堅持不懈探索創新大學生黨建工作,夯實了大學生黨員發展教育、培養造就了可觀數量的杰出大學生黨員、先進高校大學生黨支部,激發了大學生黨員在生活、學習和其他活動中的先進性作用,同時發揮了高等院校大學生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給高校人才培養和公民道德建設帶來巨大的促進作用。
2.2黨的威信和凝聚力在大學生中逐漸增加,大學生入黨情緒高漲
近年來,全國各高校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充分發揮高校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據教育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滾動調查顯示:89%的大學生堅信“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筆者所在的學院,入黨學生申請人數超70%,有些班級甚至接近100%。在校的學生黨員達15%以上,學生黨員參加各種評比獲獎率達75%以上。
3時下大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典型問題
3.1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
隨著大學生黨員數量劇增和隊伍的不斷壯大,應適時地改進對黨員的后續管理和教育工作,還需要增強對大學生黨員的監督和管理力度,諸如此類的工作需要很多優秀的管理人才。然而當前高校專職黨務干事或秘書人數普遍偏少,很多高校的學生管理黨支部書記都由從事學生管理班主任或輔導員兼任,而班主任或輔導員日常工作通常都很繁忙,平常很少能有時間靜下心來思考和開展黨建工作,此外高校里絕大多數班主任、輔導員都是些年輕人擔當,這些人往往缺乏黨建工作經驗,且高校很少對學生黨建工作的同志進行系統性的培訓,多數黨建工作只是停留在行政管理上。黨務工作者不了解黨員發展的具體流程和所需的基本材料的大有人在,其結果定會對高校黨建工作帶來一定的危害。
3.2五花八門的入黨動機
當前社會中受多種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大學生的入黨動機開始變得越來越復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盲目性,有的入黨表現為一種“隨大流”的行為,尤其是那些剛剛入校的低年級的學生,看到其他人寫入黨申請書,為維護自己要求上進的表面形象,就跟風遞交入黨申請書,甚至有一個班級所有人都提交入黨申請書;其次是被強迫性,有的父母所逼、親戚朋友的輿論壓力,心不甘情不愿地提交入黨申請書;比較多的是功利性,受就業壓力形勢所迫,就業單位在招聘大學畢業生時尤其青睞那些學生黨員和有做學生干部經歷的學生,此種因素進一步激勵更多大學生爭先恐后地入黨,同時,也必然會使很多大學生把入黨作為能夠進入優秀就業單位的一種手段,為入黨而入黨。這樣的人群入黨動機帶有明顯的功利主義,非但無法體現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反而給高校教育留下負面影響,嚴重阻礙了大學生黨建工作整體水平和質量的提升。
3.3缺乏入黨后的監督與教育
當前在大學生黨員發展的過程中,很大程度上重視入黨前的考察與培養,但易忽視入黨后的持續有效的監督和教育。做好大學生黨員入黨后的再教育,除了繼續增加黨的基礎理論知識、宗旨信念、制度建設、組織紀律等教育外,特別還需要對他們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問題,努力探索有效的途徑。
3.4大學生受黨支部的影響不足
據相關數據顯示,接近33%的學生黨員表示黨的基礎知識和理論知識的學習對其自身的成長作用不是很明顯,近11%的學生黨員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感興趣。很多大學生黨員反映,有些黨支部把黨的理論知識學習看成是例行公事甚至敷衍了事,流于形式。
4改善大學生黨建工作的途徑
4.1做好黨務專業人員的隊伍建設
做好大學生黨建工作需要有一支強有力的黨務專業隊伍。大學生黨務專業隊伍具體是由高校黨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分管學生工作的院系黨總支書記、管理學生工作的輔導員、團委支部書記等組成。高校黨委如選拔、培養學術精英骨干一樣,選拔、組建出一支優秀的學生黨務專業隊伍,且要不斷地對這支隊伍加強理論培訓、業務提升等,也可以堅持一年一度的學生黨支部書記輪流培訓的制度,從而不斷提高其政治理論水平和進行黨務工作一般能力。學生支部書記還應該頻繁地參加各種政治理論報告會,舉行黨基知識、支部建設工作等專項內容的培訓,堅持不懈就能夠提升了學生工作支部書記對深入進行學習實踐活動重大內涵的理解,增強了他們帶領隊伍黨員深入進行學習實踐活動的組織與協調能力。
4.2增強大學生入黨動機的教育
要將“三級教育”制度作為大學生入黨動機教育的重點來開展,入黨動機的教育要至始至終地貫穿于對發展對象和學生黨員培養的全過程。“三級教育”,就是對剛入校的新學生進行入黨啟蒙性的教育,謂之一級教育;對入黨積極分子全面、系統地開展黨的基礎知識、基本政治理論和基本路線和綱領的教育,謂之二級教育;對即將要發展的對象集中進行“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的一系列專題教育,謂之三級教育。如組織新入校學生進行成人宣誓、參加升國旗儀式、參觀紅色旅游基地和聽取優秀共產黨員先進的事跡等活動,使學生自覺地向黨組織靠攏。此外還需發揮高校思政課、黨校、“黨員之家”等載體的作用,加強對培養對象、正式黨員開展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教育工作,為其純正的入黨動機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礎。
4.3全面加強對學生黨員監督,提高組織生活質量
普通學生成為預備黨員前很少有黨內政治生活鍛煉的機會,無法履行正式黨員應盡義務的實踐。很多學生入黨后,思想上就很快懈怠,缺乏持續向前的動力。所以,做好學生黨員的再教育工作是當務之急,增強學生黨員關于黨性的認識,提高行為的自覺性。同時,還要時刻對黨員的行動進行監督管理,及時糾正他們的錯誤,培養他們“時時不忘身份、處處爭模范”的思想。
4.4與時俱進,創新大學生黨建活動的有效載體
互動性、趣味性和針對性的缺乏是大學生黨建活動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很多學生黨支部僅僅局限于課堂上、局限于一般會議的形式,戶外的、生動活潑的黨建活動相對較少;雖然有些學生黨支部時常組織各種黨建活動,但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很少能顧及到大學生黨員的真實需求,教育作用微不足道。豐富、有效的載體是大學生黨建活動的開展的基礎,載體必須是大學生黨員所喜聞樂見的社會活動,使其在思想和學習方面得到豐收,且應根據學生的各自不同的年級階段特點,選擇不一樣的載體,可以建立專業學知識科競賽和科技創新活動載體,創建社會實踐活動載體,搭建網上組織生活載體。
參考文獻
[1]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
[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N].人民日報,2004-10-15.
[3]潘秀山.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挑戰與對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2(4).
[4]張乃琴.加強90后大學生價值觀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參照[J].中國電力教育,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