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煉 楊光輝
摘要大學生進入傳銷組織的事件層出不窮,傳銷對大學生就業的沖擊危害影響之深,對于高校來說,防范傳銷組織向高校大學生滲透,加強高校大學生對傳銷活動危害的認識,創造良好的就業市場環境,尤其重要。
關鍵詞傳銷活動高校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1傳銷活動對高校教育的危害表現
1.1傳銷對大學生身心發展的影響
傳銷促使大學生無法正常完成學業。高校大學生涉世未深,社會經驗不足。傳銷組織利用大學生這一特征,以找工作、創業等為幌子,誘騙大學生參與傳銷。學生被“洗腦”后,一般表現為對自己“事業”的狂熱和執著,將自己的精力轉移,出現逃課和厭學,騙取老師和家長的信任,久之,部分學生甚至選擇自動退學,直至荒廢自己的學業。傳銷組織通常都向其成員鼓吹和灌輸不擇手段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思想,傳銷的“洗腦”,讓人不以欺騙為辱,反以此為榮,這種嚴重扭曲的價值觀將改變大學生的思維方式,摧毀大學生的人生理想和信仰。
傳銷給大學生參與者及其家庭造成傷害。大學生承載著父母的希望,一旦陷入傳銷便不能自拔,傳銷組織的一個特征就是“殺熟”以及“殺親”性,這種不擇手段欺詐親友的方式,將嚴重危害家庭的幸福與和諧。同時,傳銷促使一些大學生鋌而走險,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的大學生急于挽回損失,盲目聽從上線的安排,對新進人員進行強制看管甚至是毆打,淪為傳銷組織的幫兇,受到法律的制裁。
1.2傳銷對構建和諧校園的沖擊
傳銷對于構建和諧校園的沖擊在于其破壞校園的誠信和道德體系建設。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創建文明和諧校園不可缺少的精神品質。傳銷組織摻雜著一些欺騙行為和觸犯法律的詐騙行為。大學生參與傳銷組織后,利用其在同學、家庭、社會當中的聲譽欺騙同學、親人等,對于和諧校園的誠信建設以及其家庭都是沉重的打擊,這些行為都是與構建和諧校園與和諧社會格格不入的,傳銷活動更不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同學關系。
傳銷活動不利于維護高校校園的安全與穩定。很多參與傳銷的大學生,為了虛無的經濟利益,淪為傳銷組織的幫兇,走上犯罪道路。他們在校園里尋找下線,拉幫結伙,欺騙他人,擾亂正常的教學秩序,甚至集結社會上的閑雜人等,做出違法犯罪的行為,嚴重威脅到校園的安全和穩定。
2高校學生參與傳銷的原因分析
2.1傳銷組織強大攻勢和誘惑力
傳銷組織具有極強的號召力,通過“洗腦”,來說服人按照操縱者的愿望改變自己,這種精神控制主要通過顛覆人對一些事物的固定的認識,使其對某些事物形成偏執的看法與認識。“洗腦”這種極具魅惑力的手段,使得不少起初抱著懷疑態度的受害者就會對傳銷組織深信不疑,受到精神與物質的雙重控制。而傳銷組織所宣揚的巨大的財富誘惑,也使得部分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2.2大學生的自身因素
高校大學生處在相對單純的社會環境中,自身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容易輕信他人。當前社會就業形勢緊迫,還有一些家長對大學生期望值過高,家長們的種種殷切期待,使得有知識、有文化的大學生出現強烈的成功、成才的心理需求。傳銷組織者利用大學生急于求成的心理弱點,讓部分懷揣著理想和抱負的學子們深陷傳銷組織的漩渦。中國經濟騰飛以來,人們的思想道德觀念也受到巨大的沖擊。當代大學生在人生觀和價值觀上也開始呈現出功利性。傳銷組(下轉第133頁)(上接第81頁)織正是迎合了這種功利思想,經常以一些“體面”、“高薪”的工作來誘騙學生。大學生功利思想和浮躁心理為傳銷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思想基礎,也正是大學生為什么會深陷傳銷組織的重要的原因。
2.3高校相關部門監管不力
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大學生的管理工作日趨復雜。部分高等學校實行的學分制使得學生缺乏集中管理,使得大學生的學習自由度增加,導致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相對減少,不能全面了解到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為表現。另外,在一些特殊時期內,高校相關部門監管出現疏忽。例如,在高校大學生的畢業實習期間,由于實習地點的分散性,不能及時掌握到每位學生的實習情況。即使有學生身陷傳銷組織,學校管理部門也鞭長莫及。在寒暑假期間,由于學校與家庭監管的力度相對放松,對于學生的活動安排,校方以及家長都很難像在學期內那樣嚴格管理,因此,一些家庭經濟情況較差的學生打零工時不慎落入傳銷組織。
2.4就業形勢的嚴峻
隨著我國高校的迅速擴招,大學生數量的急劇增長,大學生就業壓力不斷增加。社會就業崗位的總體減少,國家企、事業單位嚴格的考試準入制度,高校的部分學科設置與現實就業嚴重脫節使得大學生就業面臨困難的局面。大學生擇業觀念的偏差以及單位用人觀念陳舊,也將剛畢業的大學生拒之門外,這也是大學生陷入傳銷的原因之一,而傳銷組織正是利用大學生急于求成的心理,迎合了他們弱勢的一面。
3加強高校防范傳銷活動的對策研究
3.1與政府部門協作建立打擊傳銷的長效機制
要防范傳銷活動,光靠學校的教育和公安與工商執法部門的努力顯然是不夠的。各級政府應加強打擊的力度以及對高校大學生的保護形成打擊傳銷的長效機制,為各高校營造一種和諧安全的校園環境。第一、政府部門加強對傳銷組織的違法犯罪的懲處。第二,高校要加強與政府部門的聯系,建立健全打擊傳銷的協作制度。一旦發現有學生參與或者陷入傳銷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要形成長期的監管體制。
3.2加強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對貧困學生的扶持力度和人文關懷
根據大學生的思想特點,高校應該大力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對貧困大學生容易陷入傳銷組織的問題,各高校的相關部門要加大對貧困生的資助力度與人文關懷。第一,對貧困生加大國家生源地貸款的宣傳力度,使貧困學子了解到辦理助學貸款是解決讀書難的的最佳途徑。第二,校資助中心要不斷完善資助體系。第三,高校應盡可能地為貧困學生提供勤工儉學的崗位,養成“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習慣。第四,輔導員老師與心理咨詢中心老師要對貧困生多加關懷,適時地對相關的貧困生做好心理調適與干預工作。
3.3加強大學生就業教育及改進就業指導工作
高校要堅持加強大學生就業教育與改進大學生畢業的就業指導工作,特別是加強對貧困生的就業指導教育,重視畢業生外出實習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學生們在外出實習的自我保護意識。再者,高校要不斷擴展正規的就業渠道的同時,經常與各地企業保持聯系,嚴格審查一些企業的經營范圍。只有多管齊下,才能有效防范大學生落入傳銷團伙,切實維護大學生的權益。
4結語
大學生作為國家的棟梁,是社會主義現在化建設的接班人。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防范傳銷活動對當代大學教育的滲透與侵噬,將有利于大學生身心的發展,有利于校園的安全穩定,在保障大學生的就業工作的順利開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校園方面也發揮出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浩.傳銷洗腦實錄[M].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9.
[2]張浩.非法傳銷揭秘[M].東方出版社,2005.
[3]章順來.從大學生屢陷傳銷反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中國高教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