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昕
信息化管理在政府采購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信息化采購,能建立公開、公平、公正和透明的現代政府采購制度,對塑造政府形象、促進政府廉政建設以及信息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拉動效應。隨著政府采購范圍不斷擴大,政府采購制度的不斷規范和完善,政府采購信息化管理是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政府采購信息化管理的內涵及發展現狀
政府采購信息化管理是隨著信息技術和政府采購的不斷發展而相應產生的。政府采購信息化管理,本身是政府的一項職能和工作,涉及政府對供應商的管理和審批,屬于電子政務范疇;同時,由于政府采購是一種交易行為,又涉及政府與供應商的交易,所以也是電子商務行為。因此,政府采購信息化管理與電子商務、電子政務之間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我國政府采購經過多年的改革和實踐,已經取得了比較顯著的建設成效。從改革進程來看,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的重心已由改革初期的建章立制、擴面增量轉向現階段的程序控制、行為規范上。從實踐中來看,我國政府采購規模持續快速增長,采購范圍和采購構成逐步趨于合理,采購分布逐步趨于均衡,逐步形成以集中采購為主、部門集中采購和分散采購為輔的采購格局,公開招標成為主要采購方式,政府采購功能實現由管理向多政策目標轉變,采購隊伍不斷壯大,政府采購信息化應用初見成效。
二、政府采購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政府采購的信息化管理與應用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無論在廣度還是在深度上都還有待進一步深入和加強,突出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政府采購法律體系建設滯后,內在沖突明顯。目前,我國政府采購法制建設明顯落后于政府采購實踐要求,嚴重影響了政府采購工作的正常開展。雖然在《政府采購法》頒布前后,分別出臺了《政府采購管理辦法》、《政府采購招標投標管理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但仍不完善。作為我國政府采購法律制度重要組成部分的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的法律程序設計還不合理。此外,我國政府采購立法與《WTO政府采購協議》之間存在很多差異,立法規定過于原則,缺少與之相適應的實施細則,實踐中的隨意性較大。
2.采購規模和范圍小,缺乏統一、規范的管理制度與交易平臺。我國政府采購整體規模偏小,與國際一般水平相比有著很大的差距。地區之間缺乏必要的聯系和整合,難以實現批量化采購。同時,采購范圍仍然過于狹窄,一些法律規定的采購項目還未納入政府采購管理范圍。如工程項目采購遲遲未納入政府采購制度管理的范疇,貨物類采購所占比重仍顯偏大。同時,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和交易平臺都相對獨立和封閉,不能進行全面統一規范。各地區之間政府采購信息化水平的差異,給信息共享、形成全國統一的政府采購大市場帶來不小的阻礙。
3.競爭的缺失,難以充分發揮市場效率。我國各地區和行業在政府采購執行中人為進行地區封鎖和行業限制,導致全國性政府采購市場難以形成。市場的分割一方面體現在各地政府采購信息發布的地域性限制,另一方面也體現在供應商準入資格與評判標準的不一致,很多地方依照本地特定企業的產品規格設立招標文件的技術標準,更有甚者強制本地區的采購單位購買本地區和本部門的商品和勞務。這些限制都不同程度地導致了競爭的缺失,使政府采購效率賴以生存的土壤受到侵蝕。
三、完善我國政府采購信息化管理的對策
1.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建設。針對政府采購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應完善傳統的政府采購相關法律,讓政府采購信息化有法可依。一是修訂現有的相關政府采購法律法規,二是建立電子政務、電子商務方面的法律體系,三是明確電子招投標的相關標準。采用立法的形式,明確電子招投標的行為標準,包括招投標程序、環節、內容、操作方式、評審方法、結果公布等方面的標準化,明確電子招投標安全級別的標準和安全評估、審計和管理的權利和義務。
2.著力擴大政府采購實施規模和范圍。政府采購應圍繞財政支出,保障重點,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創造條件推進政府購買服務,逐步擴大公共服務、商務服務及專業服務的政府采購實施范圍。在增量擴面的基礎上,提升服務類項目政府采購比重。一是增強政府采購制度的剛性約束力。對于納入政府集中采購目錄的項目,必須由政府集中采購;二是進一步明確公共采購的范圍。對滿足于公共利益的公共產品和準公共產品的采購,都應當納入政府采購制度的約束范圍內;三是規范工程采購,盡快將工程項目納入政府采購制度的管理范疇內,強化對工程項目的管理和監督。
3.加快政府信息化采購管理平臺建設。建立全國統一的政府采購管理交易平臺,逐步實現從申報到驗收、從招標到評標、從支付到監督全方位電子采購流程。疏通采購信息的共享渠道,整合基礎信息的互通平臺,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為買方和賣方市場提供最新最快鍵的信息,增強采購的公平性,規范財政資金的利用。 政府采購信息化管理統一平臺建設應全局謀劃,穩步推進,更需要制訂由點到面,協調各方的實施計劃,才能實現政府采購科學化、管理精細化。
4.加強監管工作,構建政府采購競爭機制。政府采購信息化管理運行過程中需要建立多部門的協調機制。一是實現監督部門對政府采購的全程監督和采購活動的在線檢查,提高政府采購監督的日常化和長效化。二是建立協同認證網絡服務,建立與工商、稅務、質檢、信息工業、等職能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的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認證網絡服務體系;三是建立社會監督機制,通過建立采購結果和采購流程執行時間的網上公布機制,提高社會各界對政府采購的監督,將有助于形成內部和外部監督的合力,促進立體化監督機制的建立。
四、結語
政府采購在我國仍是新生事物,與國際發達水平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推行信息化政府采購任重道遠,必將是艱巨和長期的。但只要正確分析,適宜形勢,科學合理地決策,積極應對,并充分利用一切國內外有利條件,共同努力,必將使政府采購信息化建設繁榮有序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