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裘琨
摘 要:在當今人民幣匯率不斷升值的形勢下,出口貿易出現了不斷下滑的趨勢,而這個趨勢在出口貿易占GDP貢獻率很大比重的溫州,尤為明顯。溫州以民營經濟為主,出口集中于勞動密集型產品,可以說對于溫州地區的出口貿易與匯率關系的研究可以有一定的代表性。將研究重點集中于溫州地區的三類企業: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外商獨資企業,分別就人民幣匯率變動對該三類企業的影響進行實證分析,探討匯率變動對于企業的影響程度以及三類企業各自的承受風險能力。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出口額;溫州企業
中圖分類號:F820.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6-0187-03
引言
近年來,由于國際社會對于人民幣升值的不斷加壓,人民幣匯率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這使得中國的出口貿易出現了下滑的跡象,在一些出口貿易占GDP較大比重的地區,影響尤甚。本文將就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于溫州企業出口貿易的影響進行系統分析,探討人民幣匯率以及其他因素與溫州出口貿易之間的關系。
目前,國內在人民幣匯率與進出口貿易影響這個課題上的研究不在少數,但是著重分析溫州地區兩者關系的文章卻不多見,例如在林宗卿的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溫州進出口貿易的影響一文中,作者以匯率變動與進出口貿易間的經濟學關聯為基礎,建立了以進出口貿易為因變量,匯率變動為自變量的回歸方程,通過回歸分析,最終得出了變量間的關系,但是文章對于影響進出口貿易的變量考慮的太少,并且沒有深入分析不同類型的企業進出口貿易對于匯率變動的反應程度。而在沈悅、王如豐的溫州市出口貿易影響因素分析一文中,作者考慮了更多的影響因素,諸如外資因素,價格因素,國內供給等,但是由于各因素之間彼此關聯度很高,使得作者得出的結論缺乏準確性,并且作者亦沒有更深入地探討在溫州出口貿易背后的企業層面。
基于現有的在此課題上的文獻,本文將在先前的基礎上,以出口額為因變量,自變量的選取為人民幣匯率,而類似FDI額度,GDP等先前有文獻作為考慮的變量,查閱了溫州地區近二年來的FDI值和GDP,并未出現大幅度的增長或者減少,所以暫不作為自變量。同時,文章的創新點也是重點,是分別對溫州地區的以下幾類企業:國有企業,外資企業,私有企業分別探討其對于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反應程度。
一、實證檢驗
建立如下的回歸模型:InY=aInX+c
Y表示出口額,X表示人民幣匯率,即分析兩者變量的變動率間的關系。
由此本文將從國有企業,外資企業,私有企業三類企業研究其與人民幣匯率變動的關系,并通過SPSS進行回歸分析。企業分類依據溫州海關發布的數據統計,數據亦來源基于溫州海關所發布的溫州地區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間進出口貿易額共32組數據,以萬美元為單位,人民幣匯率采用直接標記法,選取上述時間段內月平均匯率。相關數據(如表1所示):
由以上分析結果可以得出,各項指標均再符合的范圍之內,當置信水平在95%的情況下,顯著性F值=0.016小于0.05,說明回歸模型通過了F檢驗,并且系數為-4.735,表明兩個變量的變動率之間呈負相關,即人民幣匯率變動1%,出口貿易額度反向變動4.735%。
二、理論分析
基于上述三個回歸分析的結果,本文可以分析出如下的結論。
1.由于溫州地區私營企業的出口占據整個地區出口額度相當大的比重,所以可以得出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對于溫州整個地區的出口貿易是存在負相關關系的,這也驗證了近幾年人民幣匯率在國際環境的壓力下,不斷升值使得溫州地區的出口貿易受到影響,連續下滑,也對溫州地區的GDP增長產生了負面影響。
2.對于三類企業各自對于匯率變動的反應程度,國有企業受影響最小(基本不受影響),其次為私營企業,最后為外商獨資企業。筆者認為國企受影響最小或者不受影響的原因有幾個方面:首先,國有企業作為國家控股企業,其對于外部影響的反應機制和速度相較于私營企業都更為完善,所以所受沖擊較小。其次,國有企業的客戶群相對穩定,并且較為分散,因此能夠細化匯率變動風險。再次,國有企業的出口產品相對而言專業化程度和技術含量較高,不會因為相對價格優勢的減弱而流失大量的外部市場份額。最后,國有企業會有一定程度上的政府財政補助,因此即使人民幣升值使得利潤空間受到壓縮,也不會有非常大的沖擊。而對于私營企業,溫州地區該類企業的出口商品多集中于手工類產品,技術含量低,并且特別依賴價格優勢以搶占國外市場的客戶,所以人民幣的升值會極大影響出口產品的該項優勢,自然引起出口市場的縮小;其次私營企業客戶群單一,大的訂單往往集中于少數客戶,因此抗風險能力不高;最后,私營企業的風險緩沖機制不夠完善,諸多因素的存在使得私營企業受到的非常大的匯率變動的沖擊。這也是近幾年溫州私營企業因為人民幣升值而帶來的經營危機,進而倒閉的例子屢見不鮮的原因所在。最后對于外商獨資企業而言,從分析的結果來看他們收到的人民幣匯率變動的沖擊較之私營企業還要大,國內的文獻對于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在我看來,這可能是由于溫州地區外商獨資企業總部或者母公司大部分源于歐洲,歐洲地區經濟的持續低迷使得對于進口商品尤其是本國公司國外分部的進口需求大大減少,加上匯率變動帶來的結算風險和相對價格上升,使得外商獨資企業遭受了匯率變動帶來的比較大的影響。
三、建議
鑒于溫州地區企業發展的特殊性和代表性,此處參閱了不少作者關于溫州未來發展模式的文章,例如在作者鄭長洲的文章溫州外貿出口貢獻統計分析一文中,作者提出溫州特殊的區位優勢和地理位置,使其對外貿易在改革開放中率先取得發展,但其傳統的貿易發展模式受到嚴峻挑戰。從外貿發展現狀、外貿依存度和外貿貢獻率等三方面來分析溫州市對外貿易與當地經濟發展的關系,得出消費、投資和外貿三駕馬車共同推動溫州經濟發展,但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差距。建議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優化外貿發展環境等。同時在作者孫毅杰的文章溫州傳統外貿企業產業升級途徑研究一文中,作者認為溫州傳統外貿企業的出口產品仍集中在低附加值、品牌價值缺失的勞動密集型行業,溫州的削鞋業在這方面顯得尤為突出。如何從以代工生產(OEM)為主的低端層次跨越到以標準制定、全球營銷、品牌管理為代表的高端層次是擺在溫州鞋業產業升級中所必須解決的問題。文章在分析溫州制鞋產業現狀的基礎上,指出創新是溫州鞋業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在作者沈悅、李炎炎的文章淺析溫州外貿企業如何防范匯率風險一文中,作者指出:2005年“匯改”之后,因人民幣匯率波動昕帶來的風險對溫州的外貿型企業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不僅吞噬企業的正常利潤 甚至會影響外貿企業的生存。并提出以風險防范為理念,在分析溫州外貿具體特征的基礎上,借鑒日本的先進經驗,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綜上先前的研究文獻,對于溫州出口企業的未來發展有如下幾個建議。
1.對于國有企業而言,雖然防范外匯波動風險的能力是最強的,但是仍然應該繼續健全外匯風險的應對機制,同時國有企業應該加強與私營企業在各方面的合作,幫助私營企業在遭遇人民幣升值的沖擊時幫助其渡過難關。同時國有企業應當在同類產品上幫助私營企業進行技術分享,幫助其升級自身出口產品,以提升市場競爭力。
2.對于私營企業而言,由于人民幣升值對其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長此下去,必將對企業未來的生存發展產生巨大的壓力,因為筆者認為私營企業首先應當認清人民幣升值將會是接下來幾年的趨勢,如果還是非常依賴過往的發展模式,出口將勢必繼續減少,因而私營企業主應當在外積極尋求其他新興市場的客戶,將產品進行新的包裝和工藝升級,爭取能開拓出新的市場以此緩解舊市場疲軟帶來的危機;在內應當加強對于規避外匯風險的學習,在自身生產能力可以允許的情況下拓寬自身的產品種類,甚至跨業經營,伸向當前出口熱銷的產品;其次私營企業應當找尋降低成本的途徑,再銷售受阻的情況能夠最大程度保證一定的利潤空間,為企業未來的發展做鋪墊;最后行業的同類出口企業應當找尋合作的契機,共享經驗,共同開拓新市場,亦可以在可能的情況下合并已達到規模化經營與客戶資源的最大化。然而于外商獨資企業而言,應對匯率風險的機制和對國外市場的熟悉程度均要優于本地的私營企業,應當與私營企業互相取長補短,外商獨資企業應當積極向本地企業學習,汲取更多更好的方法利用本地的資源,同時應當幫助私營企業了解國外市場和近期金融市場的變動情況。
3.在政府的層面,溫州政府在當今銀根緊縮的市場條件下應當積極為本地企業尋求融資渠道,同時應組織貿易專家和顧問為當地企業家進行人民幣匯率和貿易等相關領域的培訓。而且政府更應該采取措施加快溫州企業的產業升級和轉型,加大技術引進,同時在人民幣匯率降低有利于進口的情況下加大先進國外設備和其他資源的引入,并且吸引外商加大在溫州地區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