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宇
摘要教師評價是促進教師素質和專業水平發展的重要舉措。本文對獨立學院教師評價的現狀進行了概述,對目前教師評價機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比較適合于獨立學院教師績效管理的考核評價方法的改進對策。
關鍵詞教師評價獨立學院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教師評價是以教師的教學和科研績效為對象的評價活動,通過評價過程的反饋、調控作用,發揮教師教學評價的導向、激勵、改進的功能。然而,教師的工作是一項復雜的腦力勞動,如果完全按照基于企業流水線標準設計的此類評價手段,則會一方面難以維持或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另一方面也給教師本人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和心理負擔。
1高等教育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的重要性
教師教學質量的高低是學校生存的生命線,通過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既可以準確地了解學校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又能收集學生對教師教學的信息反映,對教師改進教學及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有重要意義。
2國內獨立學院的教師評價模式
目前,越來越多的獨立學院認識到績效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在績效管理方面嘗試做了很多工作,期望通過績效管理考核進行教師評價,使廣大教師能圍繞學校總體目標不斷改進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實現學校整體水平的提升。然而從實際情況看,許多獨立學院的教師評價模式實施效果并不理想。
表1是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績效管理辦法中對教師的考核評價模式。
3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教師評估已有評價方法及其存在的問題
3.1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教師評估已有評價方法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教師年度考核于每學年末進行,從工作量、學生評教、督導評教、學部(系)評價四個方面考核教師工作績效。教師工作量依照有關辦法確定;學生評教情況由兩學期學生網上評教系統成績平均后取得;督導評教由兩學期督導聽課記錄所給定的成績平均取得;學部(系)評價主要是評價教師的團隊合作和敬業精神,由本學部(系)負責人直接給出或以不記名的方式由本學部內部人員投票得出。每項考核均采用十分制。教師的工作量權重為40%,學生評教權重為30%、督導評教權重為20%、學部(系)評價權重為10%。教師年度考核總成績由上述四項加權得出。
3.2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教師評估方法存在的問題
3.2.1考核標準設計的缺陷
近十年來,獨立院校的發展是我國高等教育辦學機制的大膽探索和創新,它在吸收民間資本辦學以滿足群眾的教育需求、繁榮地方經濟等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獨立院校重點是突出一個“獨”字。獨立學院實施相對獨立的教學組織和管理,獨立進行招生,獨立頒發學歷證書,獨立進行財務核算。教育部要求,獨立學院的專業設置應主要面向地方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特別是要創造條件加快發展社會和人力資源市場急需的短線專業。因此,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既要達到本科生應具備的理論基礎,又要有相對突出專業技能,應培養“本科應用型”人才。
所以,對獨立院校的教師評價標準既要符合高等教育普遍的評價標準,又要符合獨立院校特有的評價標準。以上述的教師理論課程課堂評價指標和學生評價教師的指標為例,我校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估采用了目標導向模式,指標體系的設計常用目標分解法,按照教學質量的相關因素對目標逐級分解,同時使各級指標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結合以便明確可測。評估力求體現教育規律和全面,對現有教學有明確的導向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指標體系的設計仍然基本參照公辦一二本高校的評價模式。對獨立學院教學結果特色凸現不夠,例如不同學科、不同類別的教學在培養目標、教學方式、講練比例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應在指標體系中有所反映。其次,定性評價不足。指標體系中影響教學結果的無形因素性問題的設計不夠,如學生評價教師的指標中對學生的情感意志等心理指標在教學中的反映不夠。
3.2.2培養“本科應用型”人才所要求的標準在評價指標體系中不突出
我校的《課堂教學質量標準》也還是按照公辦一二本院校的評價體系來做的,獨立院校的“獨”字表現在哪里呢?難道能做到課后輔導耐心及時,按要求布置、批改作業就能培養出“本科應用型”人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獨”在哪里呢?考試方式體現了創新特色嗎?
3.2.3考核評價信息準確收集的問題
在評估指標確立后,準確收集各項指標的信息就顯得最為重要了。我們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借助日常管理程序收集數據,如從規定上報表中提取信息;抽查或普查方案,個別訪談或小組座談;專家組或委員會評議等。
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指標采集和處理中存在誤差。如目前常用的學生評教的調查方式涉及的學生人員其成熟認知事物的能力參差不齊,不能保證采集信息對評價充分有效。由于缺乏基層管理機構層次(比如本校的教研室層次還較薄弱)對日常教工基本表現數據的常態記載收集或信息不完整,信息處理有誤差及效率較低等,都會影響到最終真實的評價結果。
4獨立學院教師評價方法改進的對策
4.1在評價觀念上樹立人本的評價理念
從組織行為學的角度看,以人為本,就要求關注教師個體的處境和需要,尊重教師的個體差異,激發個體的主體精神,以促其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價值?,F有獨立學院的評價考核過程是由學校制定出評估考核辦法,根據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品德、能力、出勤、業績等方面的表現加以量化,由校行政主管部門的評價者對教師進行評價。這種評價體系由于完全比照企業其實效性值得商榷。高校教師是準知識型員工,在教師評價中應該充滿人性關懷,充滿同情與理解,尊重每個被評價者獨特的精神世界和心靈體驗,通過評價活動促進教師的自我反思,幫助其自我成長。
4.2構建更為完善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
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由三者構成:評價考核方法和工具,評價考核程序,評價考核與激勵機制的完美結合。三者的基礎是方法和工具的開發與確定,而最關鍵的是設計出精細、量化的評價指標體系。
4.3在學生評價上提高準確度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師的工作效果要在學生身上才能得到體現,因而對教師的評價,學生最有發言權,但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評價如何真實反映事情的本源而不摻雜任何情感因素也是一個較難解決的問題。班主任和教師及學校都要對學生有個正確引導,培養其明辨是非和正確辨別是非的能力。
4.4合理應用評價結果
教師評價不僅僅是對教師工作進行管理的方式與途徑,更是讓教師從評價反饋中獲悉自己的不足,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促進專業發展和教學質量提高。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來說,要達到愉悅和承諾的結果,愉悅是說教師被考核評價后,能愉快接受自認為較為合理的結果。承諾是說教師被考核評價后,經過正確的歸因愿意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績效。
參考文獻
[1]曹江培.360度考核法在高校教師績效評價中的應用[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4.
[2]同勤學.基于BSC理論的高校教師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研究[J].決策參考,2010.2.
[3]張提.論發展性教師評價制度[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7.
[4]郭健.論360度反饋在教師績效評價中的運用[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4.
[5]馬利濤.論發展性教師評價的特點與策略[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3):55.
[6]李長華.美國高校教師管理的新變化及原因探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2(6):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