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愛琴
摘 要:特種設備作為固定資產的一個大類,是企事業單位中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較高的一類設備,其管理的好壞與各單位的科研生產、試驗研究、職工生活等的安全保障息息相關。結合近年來本人在特種設備管理工作中接觸到的具體問題,在特種設備管理方面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自己一些初淺的認識與大家探討。
關鍵詞:特種設備 現狀 分析 思考
中圖分類號:V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c)-0189-02
1 國家法規體系要求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的數量不斷增長。特種設備由于本身或者外在因素的影響,一旦發生事故,往往就會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并產生惡劣的社會影響,可以說是企事業單位中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較高的一類設備,其管理的好壞與各單位的科研生產、試驗研究、職工生活等的安全保障息息相關?;诖?我國于2003年專門以國務院令的形式頒布了我國第一部關于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法規《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該條例對特種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使用、檢驗檢測全過程的安全監察進行了明確的規定。
近年來,隨著特種設備管理工作的不斷加強,以及節能管理工作的深入,生產安全事故管理問題的日益突出,國務院對2003年發布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進行了修訂。2009年1月24日溫家寶總理以549號國務院令發布了新修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新條例從2009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
新修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簡稱《條例》,下同)增加了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管理的規定以及特種設備事故分級和調查的相關制度;另外將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安全監察明確納入條例調整范圍;鼓勵實行特種設備責任保險;新條例同時對相關的法律責任進一步完善,加大了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加大了對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或者對事故發生負有責任的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的行政處罰。針對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擅自動用、調換、轉移、損毀被查封、扣押的特種設備或者其主要部件的違法行為,增加了行政處罰。此外,新條例對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節能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節能責任制度管理等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對新增的安全監察職責,設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2 特種設備管理的現狀分析
結合近幾年日常管理所掌握的情況來看,在特種設備管理上存在的一些問題比較突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2.1 設備問題
特種設備數量多,安全監管難度大。蒸汽管道、壓縮空氣管道、天然氣管道等由于來源不一,有架空的有埋地的,新舊程度也不同,
由于各單位對特種設備使用、維護保養以及安全附件定期檢驗工作的重視程度不一,設備的使用狀況和安全狀態差異較大。設備的日常使用、維護保養以及安全附件的定期檢查和校驗工作有的存在脫節現象,部分移動式空壓機多渠道購置,投入使用后不能及時有效地納入安全監管的范圍,這些都給特種設備管理工作留下了一定的安全隱患。
2.2 管理問題
一是管理職責分散且難于落實。作為直接管理的使用單位由于對特種設備的安全認識尚存差距,往往忽視對特種設備進行精心的維護和保養管理。由于管理職責分散落實起來就比較難,基層單位沒有明確專人負責和管理,特種設備的檔案資料缺失,導致管理部門無法正常辦理使用登記手續,無法納入正常的安全檢驗檢測;由于一部分設備沒有得到必要的維修和保養,致使有些設備安全狀況不明確,給設備的安全管理也帶來了因患。
2.3 人員問題
包括三方面:一是使用單位領導安全意識參差不齊,對設備的安全運行重視程度也是各不相同。部分單位單獨考慮經濟性或由于采購人員經驗不足,往往買來一些資料手續不齊全的特種設備,致使一直無法注冊登記。二是管理人員太少,管理易出現監管空檔。由于基層使用單位特種設備種類、數量分布不一,日常管理協調的工作量和難度比較大,不利于工作持續有效的開展,導致部分工作職責無法有效落實或工作滯后。在基層出現未按規定及時申報在用設備的注冊登記手續;設備安全附件超過檢驗有效期限繼續使用;設備操作人員未經安全知識培訓無證上崗等等。三是操作人員不固定或工作兼職過多。由于特種設備的固有特性,如果使用設備不當,極易發生災難性事故,因而對設備操作人員應有嚴格的要求。人員不固定,無疑會使設備操作和維護保養水平的提高受到嚴重制約,安全管理的薄弱環節明顯增多,設備安全運行難以得到保障。人員兼職過多,造成人員分工忙閑不均,工作忙時極易出現使用未經培訓的無證操作人員現象,增加了特種設備發生事故的潛在隱患。
3 特種設備管理工作的體會
3.1 特種設備管理的成敗取決于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
不管是對特種設備日常使用中的維護、保養、定期檢測及安全監督管理,還是在特種設備管理過程中對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的調配來說,在一個單位中往往涉及多個職能部門,如果領導不重視,特種設備管理協調、配合起來就比較難,或者工作配合比較慢、效率低、效果差。其次管理和組織實施在各職能部門,落實在各使用單位,只有各部門、各單位通力協作,互相支持,工作形成一種合力,管理工作才會保持高效,否則工作必然出現扯皮、推諉現象。
3.2 特種設備管理的難度在于持續不斷的有效監督和檢查
特種設備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往往帶來較大的危害和損失,要保障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要有專職的部門、專業的人員來從事這項工作。需要單位配備專門的特種設備管理人員,專職的特種設備管理安全檢查人員和固定的檢查隊伍,隨時發現問題和隱患,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和督促整改,確保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3.3 特種設備運行管理安全性的提高需要資源支持和投入
要保證特種設備運行管理的安全性不斷提高,不僅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資源投入,而且包括對原有特種設備的技術改造投入,對新技術引進和新的管理方法的引進,否則要達到安全可靠的管理效果很難。
3.4 加強特種設備管理單位之間的調研走訪可以取長補短
可以肯定,各單位在特種設備管理方面都有自己獨到的一面,加強各企事業單位之間的調研走訪,充分取長補短,通過行業內部相互之間交流學習,使各單位特種設備管理系統的領導和職工在不斷探索特種設備管理新的理念和方法上少走彎路,走得更穩,進一步提高特種設備管理水平,筑牢安全生產大堤。
4 特種設備管理工作的思考
4.1 建立穩定的特種設備管理工作機制
應成立專門的特種設備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特種設備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特種設備管理相關的規章制度,督促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專業管理部門和安全監督部門在分工明確的基礎上相互協調做好各自分管的工作。
對使用單位通過明確職責和工作流程,抓好使用單位日常對特種設備管理制度及有關規程的落實、人員崗位培訓、現場設備安全狀態以及各種運行檢查記錄的完善等工作。對專業管理部門主要控制特種設備檢驗周期、檢測報告、資料檔案的管理。對安全監管部門主要加強設備使用的安全監督、安全附件的齊全有效和受控、人員上崗證的培訓和管理等。進一步形成“有序使用、協調管理、全面監督”這一穩定的三角形管理機制,為我中心特種設備管理工作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4.2 進一步落實特種設備管理工作職責
除了技安環保部門等的管理監督以外,在基層各單位強調作業人員、維保人員持證上崗的同時,還應強化安全監督員的職責。在特種設備比較集中的單位,除了對專門的特種設備使用操作人員進行持證上崗培訓外,還應對單位的技安員、技術員等進行特種設備管理人員持證培訓,充分保證管理職責的落實以及工作的有效開展。必要時應從部門機構設置、崗位職責規劃上統籌考慮,明晰特種設備管理的機構權限、明確特種設備管理的人員職責,做到崗位、人員、職責三落實。
4.3 強化現場管理確保運行安全
特種設備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設備的現場安全運行,這就要求要不斷完善、細化特種設備運行的現場管理,落實安全操作規程,嚴格巡檢檢查、交接班、設備維護保養、設備生產現場的安全保衛等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并且按照標準,及時安排對設備進行定期監督、檢查,確保運行現場管理井然有序。
加大對重點特種設備的監督檢查力度。對設備數量集中或問題突出的使用單位,對管理基礎差、危險性大的特種設備,實施重點監察。重點關注特種設備無使用證、無操作證、安全附件未校檢或超期使用等現象,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對鍋爐房、空壓站等現場的運行資料要求詳細記錄,還對運行結束后的運行記錄進行定期整理和標識,以方便檢查和歸檔,組織技術人員定期對有關的運行數據進行匯總和分析。對特種設備掛貼標示牌,對壓力容器及相關管道涂刷標準色,設立警示標志,從現場管理環節上加強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確保安全運行。
4.4 加強監督檢驗確保運行受控
特種設備的運行管理是一項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極高的工作。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檢測是對特種設備在壽命周期內的安全有效受控狀況進行綜合評價的一種手段,也是政府對企事業單位安全生產活動的一種有效監督。要確保特種設備運行安全受控,不僅要抓好日常的安全運行,經常的巡視監督,檢查到位,而且要根據有關規程要求,協調做好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的定期檢驗檢測工作,確保特種設備總體運行安全。
4.5 加強特種設備資料檔案管理
特種設備的資料檔案是反映其從設計、制造、使用直至報廢退出使用全壽命周期內的原始證據和技術文件,加強資料檔案管理是做好特種設備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
由于各單位機構設置和管理分工的不同,特種設備的資料檔案管理也不同,有的單位比較分散,要求也不是很統一,有的資料在動力廠,有的資料在設備科,有的資料在技安科。有的單位特種設備的運行記錄、原始資料、檢測資料分別保存在不同的部門,有的單位甚至一部分原始資料存在檔案館。有的部分檢測報告都對應不起來。實際中反映出單位資料檔案管理狀況比較差,急需要一個部門或者單位履行起統一規范的特種設備資料檔案管理工作。
4.6 加強信息溝通和有關法規、規程的學習
隨著特種設備管理工作的不斷完善,國家質檢總局隔一段時間就會出臺或補充修訂一些特種設備的法規和規程,在日常的特種設備管理工作中,要特別注意國家有關特種設備管理方面政策法規和有關文件的學習和宣貫。積極與省、市、區質量技術監督系統、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等協調溝通,確保管理信息及時共享、管理業務順暢辦理。特別是在特種設備日常運行監督管理方面,力爭得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各單位特種設備管理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加大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宣傳教育力度。使設備使用和管理單位熟悉《條例》、掌握《條例》,并按《條例》要求做好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逐步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自我約束機制,確保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