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秋玲 麥冬玲
摘要我國高校畢業生正面臨嚴峻的就業壓力,以創業促就業是解決大學生就業的一個有效途徑,然而真正想創業的大學生卻不多。從馬斯洛需求層次視角來看,當代大學生的創業觀符合從生理需求到自我實現的遞進層次,這可以讓我們客觀理解大學生的創業意愿并正確引導其有效創業。
關鍵詞馬斯洛需求層次視角當代大學生創業觀
中圖分類號:G46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邁入大眾化教育階段,大學每年畢業生數量由2001年的115萬人增至2012年的680萬人。據中國勞動科學院預計,應屆和歷屆大學畢業生需就業人數達到1000萬左右,高校畢業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壓力。解決大學生就業的一個有效途徑是鼓勵大學生創業,創業不但可以解決學生自身就業問題,還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實現“就業倍增效應”。然而,真正想創業的大學生卻為數不多,究其原因,主要受社會價值取向等就業與創業觀念的影響。
1當代大學生的擇業和創業觀
當代大學生就業受社會和家長觀念影響較大。由于受傳統就業觀念的影響,許多家長不支持孩子走自主創業之路,總是想方設法讓孩子大學畢業后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他們認為大城市、大機關、大企業,工作穩定、待遇優厚,將來可以一勞永逸,而自主創業風險大又吃苦。當今社會流行就業觀,如“寧愿出國帶光環不在國內做職員”、“寧到外企做職員不到中小企業做骨干”、“就業難不如再考研”、“創業不如就業”……在這些觀念影響下,絕大多數大學畢業生在“找個好工作、考研、出國、創業”的選擇中,“找個好工作”通常被排在首位,而“創業”則被排在最后。據《中國青年報》報道,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平均比例是0.3%,廣東地區為1%,這一數據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大學生創業率20%相差甚遠。
為更好地了解當代大學生的創業意愿,“問卷星”對大學生的創業意向和創業意向影響因素進行了調查,以下是“問卷星”至2011年12月結束問卷調查的部分結果:(1)對“你是否有創業打算?”回答“考慮過但還未實施”占67.92%,“完全沒想過”占21.7%。(2)對“創業你會選擇哪種投資?”回答“風險小收入穩定”占47.17%,“分散投資盡可能減少風險”占39.62%,“高風險高收入”占8.49%。(3)對“你認為創業過程中的主要障礙是什么?”回答“經驗不夠缺乏社會關系”占85.85%,“資金不足”占68.87%。(4)對“你認為自主創業要求大學生具備哪些素質?”回答“出色的溝通及交際能力”占91.51%,“管理及領導藝術”占79.25%。(5)對“你覺得現階段創業的目的是什么?”回答“挑戰自我實現理想”占80.19%,“興趣愛好”占50.94%,“發財致富”占45.28%,“緩解就業壓力”占27.36%。
這些數據與筆者對本校部分學生做的調查相似,問卷結果說明:超過半數的學生曾有過創業想法,只是由于各種條件制約而未選擇創業;大部分學生創業目的更偏重于“挑戰自我、實現理想和興趣愛好”,真正為解決就業問題而創業的只是少數;影響大學生創業主要原因一是來自“缺乏社會經驗”和“溝通交際能力”等個人主觀因素,二是來自“缺乏創業資金”客觀因素;多數大學生在選擇創業投資時,“尋求資金安全降低風險”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以上關于當代大學生創業觀的形成原因和具體表現,從馬斯洛需求層次視角來看,符合人類需求的基本規律。
2從馬斯洛需求層次視角分析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于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中提出“基本需求層次理論”,亦稱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在馬斯洛看來,人的動機來源于需求,人類需求層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個層次,也可將其歸納為基本需求、心理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三個方面。該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類行為和心理活動的共同規律,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有效解釋當代大學生的創業觀。
2.1從基本需求視角分析
馬斯洛認為人的基本需求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兩個層次:生理需求指人們對空氣、水、食物、衣服等最基本的需求,是推動人們行動的首要動力;安全需求包含勞動安全、健康保障、生活穩定、免于災難、對未來有保障等。
從生理需求角度,我們可以解釋當代大學生為什么先選擇就業再選擇創業。就業可以獲得一份穩定的收入以滿足生理需求,而創業風險性大這是不爭的事實,創業初期由于資金缺乏常常會餐風露宿甚至食不果腹,一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讀了十幾年書,到頭來還要遭受創業的艱辛,這讓一些害怕挫折和吃苦的大學生望而卻步。“問卷星”對“創業你會選擇哪種投資?”回答“風險小收入穩定”和“分散投資盡可能減少風險”占到了86.79%,說明大學生們把投資安全、生活穩定、未來保障等安全需求作為創業投資考慮的重要因素。可見,大學生在選擇就業和創業時,首先考慮的是基本生理需求,其次才是資金安全和生活保障方面的安全需求。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創業班學員在淘寶網開網店創業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證。幾年前,義烏工商職院學生畢業后很難找到工作,因為相同專業用人單位首選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就業這一基本需求無法滿足時,該院另辟蹊徑鼓勵并指導學生自主創業,他們選擇讓學生在淘寶網開店既解決就業又規避投資創業的風險,不用囤積貨物、不用門面租金甚至不用交稅,只要有保證資金安全的支付寶定單就可以去義烏小商品城進貨、發貨,創業對這些學生而言既快樂又充實。
2.2從心理需求視角分析
馬斯洛認為人的心理需求分為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社交需求也叫歸屬與愛的需求,是指個人渴望得到家庭、朋友、同事的關愛與理解,是對親情、友情和愛情的需求;尊重需求是指一個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別人的尊重、信賴和高度評價,尊重需求得到滿足,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體驗到自己活著的用處和價值。
從心理需求角度看,我們可以解釋出身寒門的大學生創業比普通學生更能吃苦,他們希望通過不懈努力獲得財富、地位和威信,從而受到別人的尊重。義烏工商職院通過鼓勵學生開網店創業,造就了一批擁有百萬財富、得到許多師生尊重和崇拜的創業成功者,因此吸引大量學生報讀該校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
就社交需求而言,許多學生不僅渴望得到家庭、朋友、同事的關愛與理解,而且認為良好的溝通交際能力有利于創業成功。在“問卷星”對“你認為自主創業要求大學生具備哪些素質?”回答“出色的溝通及交際能力”占91.51%,“管理及領導藝術”占79.25%;對“你認為創業過程中的主要障礙是什么?”回答“經驗不夠,缺乏社會關系”占85.85%。說明許多大學生不愿創業的一個主要原因與自身的社交能力欠缺有關。
2.3從自我實現需求視角分析大學生創業觀
馬斯洛認為人的最高等級需求是自我實現需求。自我實現需求是人成長與發展、發揮自身潛能、實現個人理想的需求,這種需要表現為勝任感和成就感,能勝任某項工作以及工作成功的喜悅比任何報酬都大。馬斯洛認為高層次需求比低層次需求具有更大的價值,熱情是由高層次需求而激發的。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希望個人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大學生們更是如此。“問卷星”對“你覺得現階段創業的目的是什么?”回答“挑戰自我實現理想”占80.19%,“興趣愛好”占50.94%,“發財致富”占45.28%,“緩解就業壓力”占27.36%。說明當代大學生的自我實現需求意愿較高,他們選擇創業更多的是出于挑戰自我和實現理想,并非為了單純的就業和發財致富。
廣西北流市山圍鎮李村的女大學畢業生劉賢,辭掉銀行高薪工作回老家,把種植馬鈴薯作為自己創業的“第一跳”,這一案例充分說明了當前大學生創業意向的主要推動力是自我實現,并不是很多研究者認為的投資回報高。一旦積累了資金和經驗,大學生以自我實現需求為目標的創業激情會比其他需求來得更高,這種成就型價值觀將最大程度地促進大學生在創業路上不斷進取。
3結語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視角,縱觀我國當代大學生的創業觀,我們可以較客觀地看待我國大學生創業率遠低于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原因:我國大部分大學生來自普通百姓家庭,大學畢業找份工作獲得一份穩定收入養活自己,滿足人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這樣的擇業觀符合我國目前國情。當我國人均收入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時,基本生理需求將逐漸被自我實現需求所取代,大學生的創業意愿也會逐漸高漲。當然,大學生自主創業意愿低也與我們學校、社會不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有一定關系。因此,自主創業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體系改革的一個方向。
創業對大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創業者既要懂經營又要善管理;既要能協調處理各方面的關系又要能當機立斷、指揮若定;既要能開拓創新又要不怕挫折和困難。因此,建議各級各類高校要加強對大學生創業意識、創業知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努力營造大學生創業的優良條件;同時希望政府把對大學生創業支持的更多精力放在創業指導服務上;另外,資金欠缺是大學生創業的主要制約因素,整個社會都應該盡量在這方面給大學生優惠條件和資金支持,熱情積極地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幫助。
本文系2011年“廣西高校優秀人才資助計劃”課題《三個課堂融通的創業訓練營教育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蔡毅強.當前大學生創業觀的內涵與形態特征分析[J].中國林業教育,2011(1).
[2]樂國安,張藝,陳浩.當代大學生創業意向影響因素研究[J].心理學探新,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