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廣磊
【摘要】建構主義理論在當前的新課程改革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我國新課程改革的兩大理論支撐之一。本文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結合新課程生物的教學特點和中學生心理特點以及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嘗試,以《食物的營養成分》一節為例,運用建構主力理論精心進行教學設計,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升課堂效益,使生物課堂對學生充滿樂趣和誘惑。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3-0101-02
時間反演:定義時間為對運動的度量,T為時空兩點之間的一種映射。
M孤立時空的拓撲結構。
電荷共軛:假設電荷在本質上沒有區別,由于存在宇稱變換,在試驗上我們才會觀察到正負電荷。正反物質在鏡像上存在宇稱:
因為M是拓撲結構,如果方程式(2)成立,我們可以找到M′和M之間的推前拉回映射。奇偶宇稱不守恒可以理解為推前拉回之間的映射函數。
由于宇稱不守恒,伴隨奇偶宇稱轉換存在對稱破缺,正物質帶負電,反物質帶正電荷。
CM=M′⑶ [C, P]0即CPM=PCM ⑷
即正負電荷間存在著共軛。我們猜測正負電荷為不同極性的磁單極子,電子就是最小的磁單極子,正負電子湮滅可以形成一個小磁疇,類似安培分子電流假說。
空間反演:為了簡單起見,假定在平直時空中有一真空態Ψ,我們假設真空態出現簡并是由于宇稱不守恒:
由(3)~(5)式,可以推出:
即ψ滿足反宇稱。
把CP,T綜合起來考慮,在空間反演P下,由于宇稱不守恒,真空出現簡并,在并行空間里,出現對稱的玻色子和反對稱的費米子。加上C作用,并行空間M和M?蒺互相微分同胚,
因為M和M?蒺是并行的,所以
也就是說CP和T不對稱。M和M′之間沒有因果關系,M和M′之間互相作為對方的類空空間。發生在M和M′中的運動時間是同步的,但是沒有因果性。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找到額外維的證據,M′和M可以理解為兩個平行的宇宙。
參考文獻
1. Michael E. Peskin Daniel V.Schroeder (An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Field Theory)P64(1995)[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作者簡介:
甘柳杰,吉林師范大學物理學院應用物理專業,2009年本科畢業,學士學位,2009年到目前在大連理工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理論物理粒子物理專業學習,目前處于休學狀態。
美國心理學家特爾福德認為:“驅使學生學習的基本動機有兩種:一種是社會交往動機,另一種是榮譽動機。”這就告訴我們,教學評價要以激勵性評價為主。適當的激勵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主動參與,積極參與,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物理課程標準》把構建新的評價體系作為新課程的一種基本理念,提出了“在新的評價觀念指導下,注重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結合,構建多元化、發展性的評價體系,以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教師的不斷進步”。
自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全國各地初中物理教學中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但在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有的教師不重視評價,有的教師的評價過多注重學科知識,特別是課上的知識,忽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考查。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往往因不及時或不恰當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良評價造成的陰影有可能影響到學生的一生。由以上可以看出學習評價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在物理教學中探索高效的學習評價方式成為教師需要研究的課題。
2009年我校開展生本實驗教學,而生本教學倡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合作學習的理念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同時也將這一目標作為教學評價的最終目標和尺度。隨著生本教學的深入開展,合作學習成為了我校課堂的主流。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小組中開展學習活動,相互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個體的成敗關系著團體的榮辱,因此,對于合作小組整體的評價是非常重要的。針對小組學習情況教師們鼓勵其他組同學給予及時恰當的評價,通過幾年來的努力,我也積累了一些適合初中物理合作學習的評價方法。下面我從科學小組劃分到小組合作學習評價具體談一談。
為了確保課堂教學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首先應把全班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劃分的方法是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目的和學習心理特點等,把4~6名個性不同、程度各異的學生劃分為一個特質互補的學習小組,即同組異質。而不同小組的整體狀況基本相同,即異組同質。每個學習小組通過民主選舉出一名組織能力強、有責任心的學生任組長,協同老師統一協調小組的學習活動。這種學習小組的劃分有利于小組學習過程中各方面都得到優勢互補,有利于每個學習小組的全面發展和提高。劃分后各小組由組員根據小組特點或目標為小組起一個響亮的名字,制定小組紀律與學習目標。
合作學習的科學評價原則主要有:評價要貫穿合作學習的全過程;評價要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對物理學習較差、自信心較低的學生,應以表揚鼓勵為主;評價多用正強化,慎用負強化。表揚、批評能夠給學生的學習活動以肯定或否定的強化,從而鞏固和發展學生的學習動機。
近幾年來我總結出的合作學習的評價方式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教師評價
為了提升整個學習小組的學習積極性及組內成員間團結一致的戰斗力,可在班內實施階段性學科檢測,把成績轉化為等級。具體操作方法為:
1.平均分計分法:將每個成員的考試分數加起來,求出平均分,作為組內各成員的得分。這種計分法的好處是組內優秀組員為提高自己的得分,主動去幫助組內成績較差的組員。
2.總分計分法:將每個成員的考試分數加起來,此總分作為成員得分。這種計分法的好處是小組成員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分數一起努力,學生們會更計較分數得失,更有利于學困生基礎知識的掌握。
3.最低計分法:取小組成員考試分數中的最低分作為每個小組成員的得分。這種計分法的好處是組內優秀的組員十分關注學習上有困難的組員,他們會制定出考試目標和輔導計劃,從學困生基礎入手,進行補習,更有利于小組團結。
另一方面為了提高學生課堂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教師可,從而幫助學生矯正學習偏差,樹立學習信心。
4. 整合遷移,拓展提升
學習是一種診斷性、反思性和自主性的學習過程,通過當堂訓練,能使學生及時評價自己的學習。在學生訓練達標中可采取筆試、口答、設計方案和調查報告等方式,筆試內容也應著重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知識、能力和素質的綜合評價。所以,筆試訓練題目的設計需要精心選擇,內容要有針對性、量力性和典型性。并盡可能像考試那樣在課內獨立、按時地完成,教師不作指導,但要勤于巡查,以及時準確地了解學情。
通過本節的設計和實際操作,我感覺到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充分體現出來了,展示了學生的表演才華、學習潛能和其它各種能力。在生物教學中,有很多課例我都采用了類似的設計。這種設計,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同時,我也感覺到,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雖然有很多優點,但并非適用于所有的學習內容。運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教學時,一定要考慮教學內容、學生認知水平等因素,決不能簡單地生搬硬套。但建構主義理論確實改變了我們的課堂,以“學”為中心道出了教學的真諦。改變一種思想,改變一種行為,這會讓本應豐富多彩的生物課堂充滿情趣,精彩不斷。保持這樣的精彩,我們一定能實現學生學習的跨越,進而影響學生的一生!
參考文獻
1.《建構主義與教學改革》http://edu.qz.fj.cn/keyan/zl/4.htm#2
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http://baike.baidu.com/view/630921.htm
3.陸菊芳:《行為主義理論、認知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