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美玲
從2009年開始,河北省實施新課程標準,使用新教材。新課標下如何實施數學教學?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一線教師。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標的形勢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課程標準理念要求教師從片面注重知識的傳授轉變到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而且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促進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引導學生探究學習,讓學生親歷、感受和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創新思維能力,重視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我們必須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下,更新教育觀念,真正做到變注入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變學生被動聽課為主動參與,變單純知識傳授為知能并重。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思考,自己表述,自己動手,自己得出結論,正確認識自我,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而奮斗。
在課程改革中,課堂教學如何讓學生主動起來,特別是數學教學,如何摒棄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問題。因此,教師如何研究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是提高教學質量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在新課標下,要讓學生產生更多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教師就要用新的觀點審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我就新課標下教師要怎樣做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這個問題談談看法。
1.創造性地設計教學。
新課標下的教材給了教師很大的發揮空間,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教師不再是照本宣科,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學設計的難點在于教師把學術形態的知識轉化為適合學生探究的認知形態的知識。學生的認知結構具有個性化特點,教學內容具有普遍性要求。在一節課中把二者較好地結合起來,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2.不拘泥于教材,對教材拓展,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
在數學新課程的視野中,教科書絕不等于課程,課程是一種動態的、生長的“生態系統”和完整文化。教學內容是靈活的、動態的,也可以是教科書外的,只要適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于學生的發展的都可以作為教學內容。教師應立足于教科書,但千萬不要受它的約束,不能拘泥于教科書,而應合理地用教科書進行教學。不同的學生在認知方式和思維策略上存在著不同的差異,教師要及時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面向全體學生實施數學教學。
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多給予及時的關照與幫助,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解題,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作為教師,我們應看到他們的點滴進步并給予一定的表揚,對出現的問題要幫助他們分析產生的原因,并鼓勵他們自己去改正,從而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
對于學有余力并對數學有興趣的學生,教師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材料,指導他們閱讀,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
3.有健康的學生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的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知識的意義。學習的過程是自我生成的過程,這種生成是他人無法取代的,是由內向外的生長,而不是由外向內的灌輸,其基礎是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教師在教學中要始終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了解他們已知的,分析他們未知的,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目的、教學方法。許多教師都知道要因材施教,可在實際教學中,又用一樣的標準去衡量每一位學生,如要求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掌握一定的知識,要求每一位學生完成同樣難度的作業,等等。每一位學生固有的素質,學習態度,學習能力都不一樣,對學習有余力的學生要幫助他們向更高層次邁進。平時布置作業時,讓優生做完書上的習題后,再加上兩三道有難度的題目,讓他們多多思考,增加思含量。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則要降低學習要求,使他能夠通過努力達到基本要求。布置作業時,讓學困生盡量完成書上的習題,課后習題不在家做,對于書上個別特別難的題目可以不做練習。
4.與學生共同探討。
“數學知識不是教出來的,而是研究探討出來的”。新課標下每節課的引言前都有探索問題,課堂也有安排。例如:研究線面平行這種位置關系,拿生活中的例子來探討,研究門所在的一邊與門口所在面的位置關系,通過觀察不難發現,在門旋轉的過程中,門的一邊與門口所在的面沒有公共點,即線面平行。
5.誘發學生靈感。
靈感是一種直覺規律,大體是由于長期實踐,不斷積累經驗和知識而突然產生的富有創造性的思路,它是認識上質的飛躍,靈感的發生往往伴隨著突破和創新。在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捕捉和誘發學生學習中出現的靈感,對于學生別出心裁的想法,違反常規的解答,標新立異的構思,哪怕只有一點點的新意,都應及時給予肯定。同時,還應當運用數形結合,變化角度,類比形式等方法去誘導學生的教學、直覺和靈感,促使學生能直接跳過邏輯推理而尋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新課程改革已全面展開,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盡快適應新的形勢,跟上時代步伐、與時俱進、順應時代潮流,做合格的令學生滿意的教師。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把學生放在“主人”的位置上,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讓新的數學教育給我們的所有學生“一雙能用數學視角觀察世界的眼睛”,“一個能用數學思維思考世界的頭腦”。實踐證明,只要教師能深挖掘自身因素,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就一定能實現由學生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重大轉變,使學生真正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從而積極主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