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亞
摘要: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其情感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與質量。師生情感上的一致性,會喚起雙方心理的“共鳴”和“共振”,在教育管理中起到巨大的相互調節作用。在物理教學中可以適時實施情感教育,有利于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關鍵詞: 物理教學情感教育學科情感情感體驗
一、情感教育在學生品德形成中發揮著特殊的作用
情感是影響人格和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有學者指出,人對道德信息的接受以情緒活動為初始線索,個人道德的發展最終由個人內部以情感為核心的動機系統作為內在保證。如情感對道德觀念的確立有很大影響。情感對道德行為有引發和調節作用,情感一旦形成定勢,就能夠維持和深化人的某種行為,保證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的統一。因此,在學生工作中實施情感教育,有利于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在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把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所灌輸的思想轉化成學生本身的要求和思想,而實現這種轉化,正需要借助于情感教育。教師言傳身教,對學生付出真正的關心和愛護,學生才會產生對教師的信任感,才會對教師的意見和要求產生肯定的傾向,進而愉快地接受。教師對學生的真誠和關愛,是贏得學生信任的基礎,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心理前提。在情感教育中,教師用自身的榜樣力量和創造性的勞動,用充滿情感的激勵,能使學生具有積極價值取向的情感得到彰顯與發展,形成良好的品德。
二、師生關系是情感教育的奠基石
“親其道,信其師”。師生關系是教育管理領域里人與人關系的具體化,其實質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情感關系。師生情感上的一致性,會喚起雙方心理的“共鳴”和“共振”,在教育管理中起巨大的相互調節作用。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在師生情感的“共鳴”、“共振”期所給予的教育,學生接受性最強,效果最佳。在正確的認知和積極的情感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良好的心理關系,能促進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形成。在學生管理過程中,最強烈、最深刻的情感莫過于教師對學生投入的愛,它是具有明確的社會目的性和穩定性的普遍的愛,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愛的河流是雙向流動的,它能夠溝通師生思想,協調師生關系,并具有遷移作用,可以產生“教師期待效果”。情感教育就是在滿足學生的需要的同時,使其向更高層次發展。只要我們善于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換情,就必然會換來學生的激情和熱情及對教師的親近感,產生心心相印的體驗。因此,情感教育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重要環節。
三、運用物理學家的故事培養學生的物理情感
在物理教學中,不僅要注重物理知識和方法的傳授,而且要注重挖掘物理科學中的人文資源,適時充實于教學中。這樣做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物理學科的枯燥乏味,使學生喜歡物理,而且能讓學生在掌握自然科學知識的同時,受到人文文化的熏陶,有所領悟,興致勃勃、樂在其中地學習。在講電磁學部分奧斯特發現通電導線旁的小磁針突然轉動的實驗奧斯特就做了3個月60多個實驗,最終證明了電流對小磁針有力的作用。法拉第后來評價這一發現時說,它猛然間打開了科學領域的大門,那里過去一片漆黑,如今充滿了光明。如在講到德布羅意假說時,我引用了這樣一段史實:1924年,德布羅意以實物粒子也具有波動性的思想寫就博士論文,但巴黎大學不少物理學教授反對以此進行答辯。他的導師朗之萬不得不解釋說:“這個博士答辯生的思想當然很荒唐,但論文(內容和觀點)表述得非常優美與和諧,所以我同意進行答辯。”我就此作了以下闡述:科學美是啟迪思想的重要源泉之一。在物理教學中有很多動人的勵志的故事對于學生的情感培養是大有意義的。
四、運用物理實驗培養學生的物理情感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物理實驗真實、生動、形象、直觀、新奇、趣味,最能激發學生尤其是物理學困生的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注意設計一些精巧、有趣的演示實驗,把一些演示實驗改為學生親自動手的實驗,讓學生增加動手動腦的機會,還用學生身邊的用具、玩具做物理小實驗。物理教材中有很多插圖、小實驗、閱讀材料等,這些插圖形象逼真、生動有趣。利用彩圖激發學習動機,使學生加深對有關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在講解離心現象時,洗衣機的脫水桶、棉花糖機都是例子。我們就自制了棉花糖機,利用小電機和可樂瓶再找些白砂糖,利用它們把一個小試驗呈現給大家,并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體會離心運動。通過精巧的既有科學性又有趣味性、啟發性的小實驗,激發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
五、利用物理美感培養學生的物理情感
物理學的研究對象大到天體,小到共振粒子,從實體到另一形態的場、光等都是物質的。物質又是運動的,如機械運動、分子熱運動、光波傳播,實際上是不同形態的物質的不同運動形式,它們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自然界是合理的、簡單的、有序的,因此,科學家們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往往以科學美作為追求的目標,通過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論,在內容上、形式上是那么自然、簡單、和諧,都放射出美的光輝。教師平時在教學中應向學生展示物理美的一面,激發學生的愛美天性。例如:熱是眾多物理學家爭論了一個多世紀的問題,卻以“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十個字做了結論;物理學的對稱美,給人一種圓滿。勻稱的美感,運動與靜止,勻速與變速,引力和斥力,反射和折射,物理學理論內部相互間的自洽而展現和諧美,自由落體、豎直上拋、下拋和各種直線的勻加速與勻減速運動都可以統一于運動學的速度和位移兩個公式中,牛頓力學公式可以把地上的物體與天上的星體統一起來。在講解高中《磁場》這章時有心形線、花瓣線,都是某些粒子在不同的場里的運動軌跡,讓自然界的美和物理的美統一起來。由此可見,教學中只要我們善于發掘,物理學的“簡潔美”、“對稱美”、“和諧美”等美學特征在中學物理中便有許多例證。我們要讓物理學美的素材震撼學生的心田。
總之,影響學生認知活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影響學生情緒活動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我們應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充分認識學科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意義,注意利用和充分發揮情感教育的遷移性、感染性、情境性、自主性、可導性等功能,真正做到在數學教學中既教書,又育人。羅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發現。”讓我們一同努力發現物理情感教育的方法。
參考文獻:
[1]賀忠麗.論物理情感教學.廣西民族學院報(自然科學版).2001,7:13-14.
[2]劉化君.簡明物理學史.山東大學出版社,19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