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獲雙白金唱片獎
最近由Sony音樂發行的2012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唱片傳來捷報,唱片在短短一個月內共賣出十五萬張,取得了奧地利雙白金的驚人成績,其中百分之五的銷量來自網絡。
Sony音樂公司為此在最近舉行的一場慶祝儀式上將白金唱片獎牌頒發給了維也納愛樂樂團總經理克萊門斯·赫爾斯伯格和奧地利廣播公司總裁亞歷山大·弗拉貝茨。同時,2013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也確定由維也納國立歌劇院音樂總監、奧地利指揮家弗朗茨·維爾瑟-莫斯特(Franz Welser-M?st)擔任指揮。曲目將包括威爾第和瓦格納的音樂作品,因為2013年是這兩位作曲家的紀念大年。
英國《古典調頻》雜志停刊
由英國最大的古典音樂電臺提供內容,Haymarket負責出版發行的《古典調頻》雜志將于2012年4月停刊。四名全職員工將全部下崗,這包括雜志的主編約翰·埃文(John Evan)。埃文告訴英國媒體,雜志失敗的原因之一是網站一直沒有得到版權方Classic FM的授權開通,因此雜志在市場份額中一直處于劣勢。
《古典調頻》雜志創刊于1995年,在全盛時期曾宣稱銷量比主要競爭對手《BBC音樂》雜志多出一倍,高達五萬余冊,而如今雜志的發行方宣稱銷量僅為三萬冊左右。
雜志的出版方Haymarket亦是1923年創刊的《留聲機》雜志的發行方。Haymarket原本計劃以高端路線的《留聲機》和大眾路線的《古典調頻》夾擊《BBC音樂》雜志的市場份額。目前這一戰略隨著《古典調頻》雜志的停刊宣告破產。
古樂先驅萊昂哈特逝世
荷蘭羽管鍵琴和管風琴演奏家、指揮家古斯塔夫·萊昂哈特(Gustav Leonhardt)于1月6日逝世,享年八十三歲。2011年12月12日,萊昂哈特在巴黎舉行音樂會后突感不適,因此取消了此后所有的音樂會,那場音樂會也成了萊昂哈特的告別音樂會。
萊昂哈特既是鍵盤樂器獨奏家,也是自己創立的萊昂哈特合奏團的總監。他灌錄過上百張唱片,與他合作的音樂家包括尼克勞斯·哈農庫特等。這些人一同開創并定義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風行歐洲的本真運動。就萊昂哈特而言,他的音樂語匯也在不斷變化中,比如他分別在1952、1965和1979年三次錄制過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
隨同他1955年創建的合奏團,萊昂哈特灌錄了更廣泛的巴洛克曲目,包括室內樂、管弦樂和舞臺作品,也在發掘拉莫、呂利和安德烈·康普拉(André Campra)等早期音樂方面立下汗馬功勞。合奏團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還是與哈農庫特的維也納古樂協奏團(Concentus Musicus of Vienna)一同為德呂風根(Telefunken,現為Teldec)唱片公司的“古老的作品”(Das Alte Werke)系列灌錄的巴赫康塔塔全集。全集錄音從1971年開始,一共花了二十年才完成整個錄音計劃,唱片以盒裝問世,內附康塔塔的全套總譜。后來萊昂哈特又為Alpha唱片品牌單獨灌錄了巴赫的宗教康塔塔。
在本真運動席卷全球的熱潮中,盡管一大批年輕人諸如克里斯托弗·霍格伍德、特雷弗·皮諾克、威廉·克里斯蒂、羅杰·諾林頓、尼克拉·麥克吉根和菲利普·赫爾維格等人后來居上,紛紛在歐美建立各自的合奏團,但萊昂哈特依舊是古樂界極富影響力的權威。萊昂哈特是個“頑固”的本真派。1985年,他在法國南希指揮蒙特威爾第的歌劇《波佩阿的加冕》,堅持不使用舞臺燈光而改用油燈照明。
論演奏風格,萊昂哈特傾向于返璞歸真的方式,裝飾音的處理趨于理智而不是花里胡哨。他在音樂會中不茍言笑就像一個清教徒,很少與聽眾互動交流。萊昂哈特不喜歡指揮,因為他曾說“指揮太簡單了,不會像演唱或者演奏那樣有出錯的壓力”,但他堅持多年指揮英國的啟蒙時代樂團和德國的弗萊堡巴洛克樂團的演出。
多明戈獲以色列大獎
男高音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于1月中旬獲頒以色列沃爾夫獎章。沃爾夫獎章是以色列聲望極高的大獎,與多明戈一同獲獎的還有其他七位來自美國、英國和以色列的非音樂領域頂尖人士。大獎由以色列沃爾夫基金會頒發,每位獲獎者的獎金高達十萬美元。往屆獲獎者中大約有近四十位后來獲得了諾貝爾獎,這也是沃爾夫獎聲望的由來。大獎組委會表示,多明戈是首次獲得此項大獎的聲樂表演藝術家。
此外2012年夏天即將在烏克蘭首都基輔舉行歐洲足球錦標賽的開幕式。大賽組委會表示多明戈將在基輔從6月26日待至7月2日,并于6月29日為球迷們一展歌喉。多明戈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球迷,他不僅歌唱得好,球也踢得一級棒。
埃爾加手稿浮出塵埃
英國萊斯特郡(Leicestershire)的官員近日在清理儲藏室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作曲家愛德華·埃爾加的一卷手稿。除了簽名版樂譜之外,他們還發現了埃爾加的書信若干,信是寫給一家電影公司的。埃爾加于1934年逝世,這批手稿估計市值為一萬英鎊。
樂譜手稿是一部名為《鐘琴旋律》(Carillon Chimes)的作品。這部作品是為1923年7月在拉赫郡的女王公園舉行的紀念儀式而寫的開篇曲,公園內有一座鐘琴塔。紀念儀式是為悼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當地士兵。專家認為那封寫給電影公司的信應該是和一卷膠卷一并寄出的,而膠卷的內容很有可能就是紀念儀式的開幕。
巴托莉獲卡拉揚獎章
意大利女中音塞西莉亞·巴托莉(Cecilia Bartoli)于2月16日成為了2012年赫伯特·馮·卡拉揚音樂獎項獲得者。這一獎章由德國巴登-巴登節慶大廳文化基金會頒發。基金會主席伯西格(Clemens Borsig)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大獎是用來獎勵那些一如既往地探索音樂瑰寶的頂尖音樂家”。頒獎儀式連同獲獎音樂會將于11月30日在巴登-巴登舉行。
除了在專業領域,巴托莉在商業上也大獲成功。她累計售出了一千萬張唱片,贏得五項格萊美獎和兩項全英古典大獎。在德國,她獲得了九項回聲古典大獎。
赫伯特·馮·卡拉揚音樂獎章成立于2003年,由赫伯特·馮·卡拉揚基金會贊助。歷屆獲獎者包括安妮-索菲·穆特、瓦萊里·杰吉耶夫、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丹尼爾·巴倫博伊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