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華 尹斌
【摘要】注冊會計師承擔法律責任的直接誘因之一就是審計失敗,這是當前注冊會計師執業的重要風險之一。本文從審計準則的角度,詳細分析了科龍公司的審計失敗案例,指出了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失敗中所應負的諸種責任,以期提高審計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準則遵循意識,最終提高審計質量。
【關鍵詞】審計失敗責任案例研究
一、科龍審計失敗事件回顧
2001年科龍電器出現巨虧,大股東科龍集團占款出現15.6億巨虧,致使科龍被戴上ST的帽子。科龍在2002年之前由安達信審計,但是在2002年以后,安達信公司由于安然事件破產,ST科龍02-04年的財務報告就由德勤進行了審計。經過對ST科龍財報的審計,德勤在02年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在03年德勤出具了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而在04年德勤又出具了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2005年5月,科龍電器發布正式公告稱,公司因為涉嫌違反證券法而被中國證監會正式調查,科龍危機終于爆發。并于同年8月被認定有重大錯報事實。而德勤也因為審計質量不高,于06年3月開始遭到規模空前的投資者組成的律師團的起訴,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未充分考慮審計程序的充分、適當性,以及現金流量審計的問題等。
二、審計責任的分析標準
現代公司審計最重要的職能是審計公司財務報表在重大方面是否真實公允,不能以合理保證作為其擋箭牌,應以 “應有的關注”為標準來判定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
因此,如果德勤遵守了相關法規的要求,在執行審計中保持了合理關注的義務,就應該免于責任;而如果違反相關準則,未能盡到足夠的謹慎義務,就應該承擔審計失誤的責任。
三、德勤的審計責任
(一)審計中存在的問題
1.德勤未盡到應有合理謹慎的義務
首先,簽字會計師此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從業污點。胡某自2002年以來同時為古井貢實施審計,而古井貢也在今年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而另一位注冊會計師陳某則為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伙人,而中天勤則由于在銀廣夏事件中存在重大審計過失,被財政部吊銷了執業資格。其次,是被審計方給予高昂審計費,三年共計1320萬港元。最后,格林柯爾的高層管理者道德信譽一直存在問題,德勤承接業務時未保持應有謹慎。
2.未充分考慮審計程序的充分、適當性
首先,德勤在執行存貨監盤程序時,未合理確定抽樣范圍,所獲證據不可靠。其次,科龍在銷售收入確認方面未遵守準則,但德勤對此并未發現,這說明德勤沒有實施充分的程序。同時,對當時特殊的銷售退回業務,德勤同樣沒有實施充分的審計程序,未發現ST科龍利用其虛增了不少利潤。再次,德勤在執行成本和存貨審計時,未按準則要求計算期末存貨金額,并依據這個不準確的存貨金額來推算成本,這說明其在成本審計中程序不適當。最后,德勤歷年來沒有針對科龍的子公司實施現場審計,這同樣屬于審計程序不充分的范疇。
3.未發現重大現金流異常
根據畢馬威的事后調查:科龍公司從2001.10.01-2005.7.31之間,其與其主要附屬公司同格林柯爾系公司或疑似格林柯爾系公司之間發生了高達40.71億元的不正常現金流出,而不正常的的現金流出則約34.79億元,共計75.5億元。德勤在連續3年的報告中皆未反應這些問題。
(二)德勤應承擔的審計責任
德勤在審計中,違反審計準則和法律法規,未盡到合理的職業謹慎;并且因工作疏忽大意而未能將重大異常現金流查出來,應認定為重大過失。因為在畢馬威受證監會委托對科龍進行審查時,經過充分的審計程序獲得了充分的證據,足以發現科龍存在的重大問題。
四、德勤的法律責任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及其注冊會計師在履行審計責任時,未按相關法規職業,出現重大過失,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一)民事責任
依據《注冊會計師法》第四十二條 “會計師事務所違反本法規定,給委托人、其他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科龍的中小股東投資者如能證明德勤違反該法律,并給自己帶來損失,即可對其提起民事訴訟,要求民事賠償。如德勤不能舉證投資者損失與自己出具的不實報告無因果關系,就必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投資者起訴科龍、德勤也須承擔補充責任。
(二)行政責任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及其注冊會計師存在重大過失,證監會應給予行政處罰。應對胡某和陳某二人暫停執業、吊銷營業執照;對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罰款,沒收非法所得,進行警告處分;鑒于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的信譽和社會影響程度,目前不應責令其暫停執業。
(三)刑事責任
依據《注冊會計師法》第三十九條“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此案中,由于德勤是否是故意出具虛假審計報告尚無法得知,推定欺詐與重大過失兩個概念又往往難以界定。因而,應認定德勤會計師事務不存在刑事責任。然而在美國,許多法院將注冊會計師的重大過失解釋為推定欺詐,并放寬了欺詐的范圍,使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進一步增大。
五、案例重要啟示
1.在此審計失敗案例中,德勤應當承擔審計責任和相關法律責任。這一方面說明了事務所要重視防范審計風險,強化審計質量控制;另一方面說明注冊會計師應加強職業道德,不應以“審計固有局限”為擋箭牌。
2.重新審視四大會計事務所的權威地位,增大獨立審計行業的違規成本,證監會切實履行監管義務。
3.相關法律也應該對會計師事務所欺詐與重大過失的認定上提出更加明確的規定,兼顧社會公眾的利益與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娜娜.我國上市公司會計舞弊行為研究[J].太原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11.
作者簡介:高一華(1991-),女,河北衡水人,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本科,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研究方向:審計質量特征研究等; 尹斌(1991-),廣東深圳人,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本科,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研究方向:會計信息質量研究等。
(責任編輯:趙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