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和日本作為當代世界最發達的兩大經濟體,其企業發展顯示了強勁了競爭力,企業文化功不可沒,而這種企業文化卻是在各自國家民族文化的背景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本文通過比較兩個國家民族文化和企業文化的特點和相互關系,研究企業文化在民族文化影響下的形成機制,并加以借鑒應用,在分析了中國的民族文化后提出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的策略。
【關鍵詞】民族文化企業文化 集體主義 個人主義
一、美國民族文化影響下企業文化的形成和特點
(一)美國的民族文化
美國建國只有200多年,文化根基很淺,但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經過200多年的相互融合和優勝劣汰選擇,形成了自己鮮明特色的民族文化。
1.清教文化。首先新教中的一批“清教徒”不滿現狀提倡簡樸追求自我的生活方式。其次《五月花盟約 》的簽訂賦予了美國民族文化倡導道德、民族、平等的內涵。與中國天人合一的儒家文化不同,清教文化認同人是萬物的主宰,重視人的自由和權力,并通過法律和制度規范下來,建國初期美國頒布了《人權法案》,從法律上認可個人在人身、財產和政治上享有完全的自由。這些在思想上、文化和制度上為實現個人理想和自由奠定了社會基礎。
2.移民文化。首先美國初期居民是各國移民,主要依賴個人奮斗,所以美國人崇尚生活的強者,鄙視弱者,這使得美國人更加崇尚自由和平等。其次從地理位置看,初期美國基本處于荒蕪狀態,可供開發利用的資源眾多,自由農民面臨太多機會,這些培育了美國人打破常規,開拓進取和敢于冒險的理想主義性格。第三,美國是由游牧民族發展起來的國家,加上西進運動的拓荒,生存環境是原始和殘酷的這培養了他們的個人英雄主義。第四,美國是移民國家,這些移民在融入的同時也將各自的言文化和習俗等帶到了美國,美國包容兼收發展了美國文化。最后,早期的美國居民開發北美大陸的過程是打破常規,服從實際問題解決的過程,從而決定了美國人一切為了效益和成功的實用主義哲學。
(二)美國民族文化對企業文化的影響
1.清教主義將打破舊傳統進行自由抗爭的精神應用于勞動和企業發展中,認為勞動和進行企業經營不是僅為賺錢的欲望而是對上帝的負責,是獲得上帝恩寵的唯一手段,一種全力以赴的工作態度便出現了。同時政府加以引導以維護和延續主流價值觀、加強移民對主流文化認同的公民教育,強調 “愛國與忠誠”、 “誠實與仁慈”、“自律與容忍”,注重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責任、自律以及社會關系中的誠實等。可以說,美國人對主流文化的普遍認同與公民意識既是人們的自覺行為,也是政府有效引導的結果。
2.契約制度建設。美國是在打破專制的舊宗教建立的新國家,從建國開始就重視人權和自由,并通過制度和法律形式規范下來,這種制度建設從一開始就貫穿在美國人的意識中,在企業發展中也必然重視民主制度和契約制度。
3.美國的清教文化和移民文化中都特別呈現出個人主義精神,強調自由、平等,強調開拓創新和英雄主義,也必然在社會和企業發展中重視員工的人權、包容員工的個性,重視并發揮員工個人才能,重視員工的創新能力,在經濟制度發展中實行自由的市場經濟制度。
4.實用主義哲學影響下,美國人不喜歡正規的、抽象的概念的東西,更崇尚物質生活,認為生活舒適是理所當然的人生追求。在美國人眼里,有用就是真理,成功就是真理。
(三)美國的企業文化的特點
美國民族文化反映出的核心是個人主義,由此所形成的美國企業文化的核心也是個人主義。美國麥肯錫顧問公司在訪問了全美最優秀的62家大公司,最后以獲利能力和成長速度為標準從中選出43家接觸的模范公司,并對這些公司進行調查研究后,出版了《追求卓越—美國管理最佳公司的經驗》提出了美國企業杰出企業的八項原則:行動神速、顧客至上、支持創新、尊重員工、重視價值觀、不離開本行、精兵簡政和寬嚴并舉。美國作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是十分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的,正是在這種民族文化影響下便形成了美國企業文化:尊重人的價值主動發揮員工的個人才能、簡潔功利的實用主義、契約化的管理制度、自由平等的人性化管理、重視創新建立激烈的競爭機制等。
二、日本民族文化影響下企業文化的形成和特點
(一)日本民族文化形成和特點
1.島國文化。日本處于四面環海、國土狹小、資源短缺、災害頻繁的島國生存環境,激發了日本強烈的民族意識,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第一,重視吸收外來文化,尤其是中國的儒家文化和西方的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第二,具有強烈的對外擴張侵占的沖動,以達到補充農業上地少,工業上資源缺乏的自然和地理上疆域狹小的限制。第三,地少資源匱乏,災害頻繁使日本更加重視人力資本的作用。第四,日本的四面環海的地理環境使日本自認為是地理上的中央王國。
2.社會結構。第一、縱向等級的主從結構。核心內容是以主從關系為軸心的等級身份制,主從結構、等級結構與家族結構相互交織,主從關系、等級關系、家族關系與政治關系相互滲透。第二、擬家族制的統治結構。日本人家或家族結構的顯著特征是泛家族主義,并將這種擬家族結構應用于社會各種組織中。
(二)日本民族文化對企業文化的影響
1.日本民族強烈的民族意識使日本的任何企業都把報效祖國的精神放在首位,所以日本企業價值目標有雙重傾向:一是社會責任,一是經濟效益。
2.日本吸收中國的儒家文化并和日本自己社會結構文化結合形成日本大和文化,使日本具有強烈的家族意識和嚴格的等級制度,使日本企業員工對企業忠、誠和和親一致,使日本企業具有極大的向心力、忠誠度和團隊意識。
3.日本為擺脫資源匱乏而重視人力同樣用于企業經營中重視以人為本的感情投資,并逐漸轉化為員工對企業的忠誠的集體主義。第一建立員工終生雇傭制,第二是實行年供序列工資制,第三是按企業組織工會,將勞資關系轉化為家族內部關系。
4.日本對外擴張侵略的沖動和大和民族優越的錯覺同樣運用在企業中,日本企業和員工以日本企業和產品為榮,重視產品質量,重視企業信譽,并極大限度的以產品搶占世界市場。
(三)日本的企業文化
通過日本民族文化對日本和日本企業的影響使日本的企業文化也體現著日本的民族文化,日本民族文化反映出的核心是集體主義,由此所形成的日本企業文化的核心也是集體主義。這些企業文化可以概括為日本企業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對外擴張的市場占有動機,日本企業重視學習先進的文化和技術等,日本企業重視感情投資重視人力資本,日本員工具有對企業強烈的忠誠的家族集體主義意識和嚴格的等級意識等。
三、美日企業文化在民族文化影響下的形成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美日企業文化的形成機制和特點。第一,企業文化離不開民族背景,企業文化是在民族文化的影響下形成的,美國的企業文化核心個人自由主義來自于美國移民文化和清教文化中的自由平等觀念,日本企業文化核心集體主義來自于日本民族文化的民族集體意識和家族意識;第二,企業文化是在充分吸收、繼承和發揚優秀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在企業文化中加強引導并放大。兩個國家民族文化中都有其不足的劣勢,但是國家和企業在建立企業文化過程中充分利用其積極方面并通過宣傳教育制度等加以引導,美國利用個人自由平等的觀念鼓勵個人才能的充分發揮,日本利用民族和家族意識鼓勵個人為集體做出貢獻,既符合民族特點又能發揮優勢促進企業發展;第三,兩個國家企業文化的內容已經超過了本國民族文化范圍,是在民族文化基礎上吸收外來文化,融合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建立的現代企業文化。美國雖然重視個人自由、平等和權力,但仍然建立現代契約制度、競爭制度、團隊合作制度促進企業發展,日本也是既重視個人對集體貢獻的集體主義精神同時又重視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理念。
四、中國民族文化影響下借鑒美日企業文化加強中國企業文化的建設
(1)中國民族文化分析中華文化悠久淵博,并深深積淀在我們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之中。而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干,從某種意義上說儒家思想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講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重視個人的道德和禮儀,重視家庭責任和倫理的家庭集體主義,具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精神和重視秩序嚴格的等級制度。可以看出中國民族傳統文化中,既重視個人道德和禮儀的修養,又重視家庭和國家的集體主義,但重視程度都不足。在這樣的民族文化背景下,中國的企業文化也就呈現出同樣的特點:重視企業員工的個人修養,以和為貴,義利并重,但同時缺乏競爭;重視家庭責任的集體主義,同時難以形成企業和社會大集體主義;強調家庭社會倫理和等級制度,同時束縛了創新和冒險。因此,中國企業和社會的發展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而在美國以個人主義為核心的企業文化極大地調動了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日本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企業文化調動了企業和員工的責任感和忠誠度促進了企業的發展。中國企業要想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和中國社會發展也必需將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融合發展中國企業文化。
(2)中國民族文化背景下借鑒美日企業文化加強中國企業文化的建設。中國要想建立發達的企業文化同樣要借鑒美日企業文化的形成機制,吸收民族傳統文化精華,借鑒吸收美日民族文化和企業文化的精華為我所用,并融合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建立現代企業文化。
中國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以儒家文化為重心的,儒家共同承認的核心價值,大體上是以仁愛為中心的展開,重要的范疇有如仁、義、禮、智、信、孝、悌、忠、恕、誠、敬。通過儒家文化建立增強個人修養的企業文化、建立產業報國、服務社會的企業文化,以此來達到社會行為規范并可以內化為企業人際關系、精神風貌、風俗習慣、行為準則等,也可以外顯為禮儀、品牌、服務、榮譽、公眾形象等。通過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影響,使企業形成注重個人道德修養、企業社會責任和尊重人才的氛圍,通過國家和企業的不斷正面宣傳教育和制度引導,使員工同企業一樣具有強烈責任心、道德誠信和職業形象。
日本企業的集體主義雖然有一定的局限,但其強烈的忠誠度和責任感卻為我國企業建立大集體主義文化帶來借鑒。通過建立企業對民族的忠誠度和責任感來影響和建立員工對民族的大集體主義精神,通過將企業的榮、辱與企業員工個人的榮、辱緊密結合建立員工對企業的家庭歸屬感促進員工對企業強烈的忠誠度和責任感,從而使整個企業文化具有集體主義的精神。
美國企業的個人主義更加重視個人的能力、自由、平等與權力。借鑒美國企業的個人主義,中國企業應該建立尊重個人價值的文化,注重發揮員工的個人才能,提供公平競爭環境、競爭規則和獎懲制度,鼓勵冒險和創新,強調在“個人自由”、“機會均等”的基礎上進行個人能力的發揮。
借鑒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建立現代企業文化。現代企業中推行嚴密的組織機構和規章制度,具有適應形勢發展的戰略目標,并使之分解、轉化為可操作的實施計劃;具有保證戰略目標實現的既穩定、嚴密,又靈活多變的組織結構;具有確保實現戰略目標,維持良好組織狀態的規章制度;重視法律、契約,信守合同是現代企業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只有正當的法律過程,借以對事實的公正、客觀和無情評價而做出判斷,才有正義等。
參考文獻
[1]段鴻,李駿.企業文化中的民族文化內涵分析——以美國、日本為例[J].亞太經濟,2007:5,P60-63.
[2]王曉俊.試論美國個人主義價值觀的根源.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J],2010:2,P84-87.
[3]定雄武.企業文化[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P260.
[4]婁貴書.日本民族文化的成因探析.貴州大學學報[J].2007,9.P104-108.
基金項目: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 《基于中國民族文化背景下中美日企業文化在高校班級文化建設中的應用》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0QN41。
作者簡介:段登輝(1979-),男,山東人,貴州商業高等專科學校財政金融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管理、投融資。
(責任編輯:趙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