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華
【摘要】稅收發票的概述及種類;發票違法犯罪現象及其動機;《刑法》關于稅收發票犯罪罪名的規定;發票違法犯罪原因分析;幾點改進和治理建議。
【關鍵詞】發票違法犯罪治理
發票是我國經濟生活中的主要憑據,被廣泛用于單位或個人之間的往來結算、收付款項及稅費繳納等方面。發票控制是我國稅收源泉控制的主要手段,我國國家稅務局與地方稅務局負責各種稅收發票的使用與管理,據此強化稅收征管,起到了源泉控制的作用。稅收發票的種類繁多,依行業特點和納稅人的生產經營項目分類而使用不同的發票。現行稅收發票大致分為增值稅發票與營業稅發票,增值稅發票又被分為增值稅普通發票與增值稅專用發票;營業稅發票依行業和經營項目的不同分別使用不同的發票。對于發票的使用與管理,國家有嚴格的法律法規的規定(見于《稅法》、《刑事訴訟法》以及各種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
現實生活中各種稅收發票的濫用極其普遍,各種發票的違法犯罪現象時有發生。君不見,各個公司、單位及個人的傳真機旁通過自動傳真、各種形式的郵箱、公用聊天工具以及通過其他介質所收到的,甚至于露天的公用場所到處張貼的關于買賣、提供發票的資訊隨處可見,這種現象表明我國現階段,稅務發票的違法犯罪現象已經十分猖獗,甚至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究其各種發票犯罪的原始動機,無非是為了偷逃稅收追繳或者直接買賣、偽造發票,從中獲得可觀的非法經濟利益。
《刑罰》規定關于發票的涉稅犯罪主要有以下幾種:騙取出口退稅罪,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發票罪,偽造、出售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罪,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罪,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購買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罪,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發票罪,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發票罪,非法出售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發票罪,非法出售發票罪。以上各種關于發票的犯罪都有詳細的定罪量刑規定。
本人以為,我國的關于發票的違法犯罪的立法已經相對全面、具體而規范了,但是相對于日益猖狂的發票違法犯罪活動,顯然執法力度是不夠的。作為基層企業的一名普通會計人員,感覺到有關財政稅務部門的財務稅收的監督檢查力度不夠,檢查面不夠廣泛,檢查頻率也不夠高,具體地說,表現在:一是只檢查發票來源的真偽,增值稅發票是否按照規定抵扣,不檢查是否按照規定開具和傳遞;二是不檢查經濟業務的真偽,是否有應開未開,不應開而虛擬業務隨意開具的情況;三是不檢查是否提前和推后開具發票從而調節收入和稅收的情況,四是只著重檢查增值稅發票而不重視檢查普通發票。本人認為,只從表面上檢查發票的真偽意義不大,起不到治標治本的效果。發票的檢查應該結合會計賬務、稅收檢查同時進行,才能起到相互促進的效果。有一些反面的例證表明,有些犯罪分子正是利用財政稅務機關檢查的漏洞大肆虛開、偽造、編造、買賣發票從而偷漏國家稅收,造成國家稅收的大量流失或者直接獲得非法經濟利益,嚴重地踐踏了國家法律的尊嚴。另外,新《刑法》的實施已經取消了有關發票犯罪方面的死刑判決,應該說這在一定程度上滋長了發票犯罪的氣焰,使得犯罪分子認為違法成本低廉而不惜以身試法。
針對目前我國發票管理的現狀,本人提出如下管理方面的建議:
第一,加強財政部門對會計工作和會計人員的管理。我國法律規定,財政部門是會計行業的管理部門,我作為基層會計人員中的一員,感覺到實際上目前財政部門對于會計人員的管理只限于每年的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且不說這個“繼續教育”對于廣大會計人員的管理力度如何,而財政部門對廣大會計工作的管理也近乎于空白。這種管理現狀不得不讓產生如下質疑:我們的管理層有沒有發揮應有的效能?當然廣大會計人員和會計工作的質量也就無法提高,針對發票的管理,財政部門沒有發揮到應有的作用,各級財政部門應該借助每年的會計證“年檢”對涉及到發票濫用、違法犯罪人員進行嚴格查處,從而使得這部分人員喪失執業資格,嚴肅行業準入制度。
第二,強化稅收征收管理,從源頭上抓好發票的領購使用管理,防止發票違法亂紀現象。稅務“納稅評審”流于形式,稅務稽查流于任務化、形式化,基層稅務機關的執法力度不夠,為了完成每年的稅收目標,以各納稅人的實際稅負率作為第一管理目標,而不管納稅人實際申報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慫恿了納稅不實、發票濫用現象。目前稅務稽查案件大都取材于民間舉報,正所謂“民不舉,官不究”。能夠立案的是極其少數,而有些偷漏稅人員逍遙法外,虛開、亂開、買賣偽造、編造發票現象十分普遍,以至于發票違法犯罪現象演變到現在十分猖獗的地步,所以必須加大稅收檢查、稽查和發票專項檢查的力度。
第三,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財稅代理記賬等中介機構的管理。當下一些事務所和代理記賬機構為了經濟利益不惜違背職業道德,幫助客戶偷漏稅收,對于發票濫用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代理記賬機構只按照實際開具發票數入賬,收據跟未開票業務不做收入,這已是心照不宣的秘密。這種現象的普遍存在與中介服務機構和行業協會監督管理的松懈密不可分,行業監管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發票違法與這些行業的不規范執業不無關系。
總之,發票的規范管理必須從稅務、財政、會計的管理方面抓起,并作到有法必依、違法不糾、執法必嚴、防微杜漸,加大發票違法犯罪的懲戒力度,從而加大對違法犯罪分子的犯罪成本,只有這樣才能從源頭上減少發票違法犯罪現象,從根本上解決發票犯罪,為國家積累更多的財政稅收收入,凈化我國的經濟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全國注冊稅務師執業資格考試教材編寫組.2011年全國注冊稅務師執業資格考試教材《稅務代理實務》.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責任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