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力資源管理受《勞動合同法》影響是多方面的,電力企業關注并亟待研究和明確新法對電力企業產生哪些影響、如何有效應對。《勞動合同法》將對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產生影響。
【關鍵詞】人力開發規范和諧
自《勞動合同法》發布之日起,立即成為了勞動者和電力企業的關注焦點,于2008年1月1日實施。
一、用人成本的上升
(一)招收人員的成本提升
《勞動合同法》對試用期的限制、對聘任期的限制、勞動人員辭職權限的擴大、勞動人員解聘保障的提升使電力企業要更加注意把嚴入職關”,以降低未來企業員工不必要的流動及由此帶來的成本增加。
(二)人力開發成本提高
電力企業內尤其是管理層及技術性崗位,一般都需要出資培訓。新法實施之后,違約金沒有了懲戒功能,保留了補償功能。其功能下降表明電力企業斥資進行崗位教育培訓風險增大,提高了成本。
(三)聘用成本提升
《勞動合同法》規定,關系到勞動人員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電力企業最終與工會或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及未能夠按照相關法律繳納社會保險,勞動者可要求解除勞動合同,并支付相應經濟補償等,這說明提高了制定規章制度的難度以及社保成本的提高。
二、管理意識轉變
轉變對強勢、弱勢的認識。從經濟、財務等角度而言,電力企業是強勢,如果從法律角度而言,則勞動者是強勢。
勞動的立法保護傾斜使得勞動人員在法律上的強勢地位更加鞏固,這樣電力企業在法律上的地位更加削弱。這樣的認識才能使電力企業正確進行勞動關系管理。
三、加重違法成本
1.應簽未簽的成本。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電力企業應從用工之日起一月內與勞動人員簽訂書面合同,超過一個月仍未簽訂則應支付勞動者每月雙倍的工資,滿一年后仍未簽訂則被認為電力企業已經與勞動人員簽無期限合同。這將大幅提高電力企業的應簽未簽的違法成本。
2.違法解雇的成本。之所以講《勞動合同法》加大了電力企業違法解雇的成本,主要在于《勞動合同法》規定的賠償金額是原法規定的經濟賠償金額的兩倍。這就加重違法成本。
四、用工風險增長
1.勞動者離職風險。
2.勞動者勞動合同的“長期化”與“穩定化”風險。勞動關系“長期化”并且“凝固化”給電力企業帶來的主要風險就是職無法有效調配人力資源,難以做到適才而用。
五、管理難度加大
1.依法管理的要求提高。《勞動合同法》提高了勞動標準、增加了勞動者的權利、加大了電力企業的違法成本、加強了政府監管的責任,這些變化都將依法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的要求,因此較《勞動合同法》之前難上加難。
2.提高了成本與風險控制的要求。用工成本和用工風險的有效控制是人力資源依法管理的另一重要要求,成本和風險控制必須在合法的前提下進行,提高了成本與風險控制的要求。
3.工會職權的增大。《勞動合同法》規定,電力企業制定或者修改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時,應當與職工代表和工會在平等地條件下互相協商確定。由此工會在此類規章制度制定上的“監督權”變成了“決定權”,工會的權利由此擴大,因此類規章制度是人力資源管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規范和依據,故此種權利的擴大是實質性,即很大程度上將增加人力資源管理的難度。
六、用工規范的加強
(一)規范的內容要合法
規章制度類和勞動合同類用工規范都是電力企業內的“小法”,即是“大法”——法律法規類用工規范的細化,但不能與“大法”相悖,相悖者無效。而當前實際狀況是“小法”違反“大法”的情況非常普遍,之所以出現如此情形,立法方面的因素主要表現在:一是立法盲點、立法不統一和立法多法;二是違法后果設置太輕,威懾力不強。《勞動合同法》的出臺恰恰改變立法方面的這兩缺陷,使勞動合同立法詳細、統一和穩定,顯著提高了電力企業“小法”違反“大法”的法律責任和風險。因此,《勞動合同法》將使電力企業有必要加強在用工規范合法性方法的工作力度。
(二)規范的制定程序要合法
《勞動合同法》在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制定程序的規定,使電力企業不僅要充分征求勞動者方面的意見,更要得到勞動者方面的同意,規章制度制定的難度因制定程序的變化而顯著提高。如何與勞動者平等協商,如何確保規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合法,這對于電力企業來說是一個更高要求。
七、用工方式調整
專業外包的使用。專業外包是勞務派遣的替代品,其本質上不同在于勞動派遣是“賣人”,專業外包是“賣服務”,專業外包的人員一樣接受電力企業管理,但工資不由電力企業發放,休假待遇、工傷等都跟電力企業無關,同時電力企業支付的是服務費而非勞務派遣的管理費。電力企業可以把一些不擅長或者非核心的部分進行專業外包,一可降低用工成本,二也順應“專業的事由專家去做”,提升電力企業的競爭力。
綜上所述,這些原因都給人力資源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挑戰,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難度的加大,將使得人力資源管理在電力企業管理中地位提升,如何能夠更好的做好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需要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摸索。
參考文獻
[1]謝良敏.勞動合同法200問.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出版社,2007年8月.
[2]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十大影響.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出版社,2008年1月.
[3]張世誠.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釋義.紅出旗出版社,2007年12月.
作者簡介:冀志軍(1972-),男,呼和浩特,學士學位,經濟師, 研究方向:熱能與動力工程。
(責任編輯:趙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