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靜
[摘要]本文從企業會計風險概述出發,對企業會計風險進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其類型,主要有內部企業會計風險與外部企業會計風險兩類,繼而探討了企業會計風險的成因,最后提出了一些防范對策,希望對相關事業有所借鑒。
[關鍵詞]會計風險 風險類型 防范對策
一、企業會計風險概述
1.界定。企業會計風險指的是企業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影響,導致了企業的會計工作者提供失真會計信息從而引發了企業產生損失的可能性。目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越來越速度,并呈現出了多樣化的趨勢,加之部分企業為求得利益最大化往往會不顧企業會計管理,從而導致了企業會計風險與日俱增。企業會計風險往往會給企業帶來一些巨大的影響,嚴重的時候甚至致使企業“滅亡”,因此企業構建完善的會計風險防范措施已經成為了當前大部分企業必須務實的事情。
2.類型。企業會計風險類型根據不同的分類方式,其類別不同,本文根據企業內外部關系將企業會計風險分為了內部企業會計風險與外部企業會計風險。
(1)內部企業會計風險。企業會計人員在使用內部會計信息時,若信息失真,便會導致其作出一些失當的決策從而使企業權益遭受損害并引發一定程度的經濟損失,這種情況便為內部企業會計風險。
具體而言,企業經營權與所有權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是相互分離的,企業所有者將其經營管理權交由受聘者(企業管理者)管理,而受聘者為了完成自己的職責,企業就需要為其提供相關的會計信息(與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有關),方可做出經營管理決策;企業的利益往往又與職工密不可分,職工自然希望會計信息能被披露,因為會計信息能反映本企業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以及可持續經營的狀況,職工可以根據企業會計信息進行評估,一方面評估企業的發展潛力與風險,另一方面評估自身的薪資提升空間,從而作出決策:留職或另謀出路。因此,如果企業內部會計信息失當,無法符合受聘者與職工的需求,那么極易導致會計風險。
(2)外部企業會計風險。企業會計人員在使用外部會計信息時,如果信息失真,便會導致其作出一些失當的決策從而使企業權益遭受損害并導致一定程度的經濟損失,這種情況便為外部企業會計風險。
目前,我國社會市場存在著不同類型的利益者,比如投資者、債權人、供應商、購貨商等,他們對企業會計信息的披露要求各不相同。具體來講,投資者希望企業會計披露企業存在的風險及投資報酬;債權人則希望企業會計披露企業的償債能力;供應商與購貨商則希望企業會計披露的是企業的運營能力、償債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等。對于以上的不同情況而言,若企業會計信息失真,不能與相關利益者需求相符,則很容易引發會計風險。
二、企業會計風險的成因探析
從目前來看,導致企業會計風險的原因很多,這里簡要介紹幾種成因:
1.理論。企業在實現會計目標過程中,一般會運用多種理論來指導會計實踐工作,這些理論包括了會計原則、會計技術以及會計假設等,這些理論受到了不確定的客觀環境制約,因此存在局限性,而理論的局限性引起了會計信息的質量失真,從而導致了企業會計風險。比如貨幣計量理論,其成立的原則是幣值不變,但任何一個國家的幣值都是處在波動中的,因此根據幣值不變而生成的會計信息顯然具有不確定性。這種由于客觀環境與自身理論局限所導致的會計風險,一般可以盡量避免,但是不能完全除卻。
2.規范。企業受到了一些客觀經濟條件制約,使得在制定規范時往往會預留會計規則選擇權,使得企業會計信息質量不可靠,從而引發了企業的會計風險。任何企業若想實現會計核算目標,保障核算系統的正常運行,就需要建立一套能具體操作的完善行為規范。雖然,我國已經有了明確的規范行為準則體系,但是不同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各不相同,加之交易市場的復雜、經濟狀況的多變,企業的行為規范便不能完全包羅當前的或未來的交易事項與經濟狀況,因此就不會有一種普遍適用且穩定不變的會計規范。客觀經濟環境的不確定,加之會計規范本身也有局限,從而就無法避免風險的發生。
三、企業會計風范的防范對策
為了防范企業會計風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加強會計內部控制,發揮內部審計的功用。會計內部控制可以從兩個方面體現:健全的機構與內部控制結構之間的分工、牽制,企業要想有效防范風險,就應該加強會計內部控制,充分發揮其內部審計的功用。加強會計內部控制,就要建立企業的相關制度:組織機構控制制度、業務處理程序控制制度、內部審計控制制度以及會議記錄控制制度等,在這些控制制度中,尤其要注意內部審計控制制度,因為會計核算的真實與可靠,直接關系著會計信息的質量。
2.加強會計準則規范的制定,完善準則體系。陳舊的會計準則規范已經無法適應快速波動發展的企業會計體系,尤其是在近幾年,經濟飛速發展,企業要想適應時代,就必須在準則規范上有所改觀。隨著對企業會計的重視程度增大,國家為了實現企業準則規范的時代性,一直在努力探索著。會計準則在幾年之間便有了一定的革新,并且與企業之間的融洽程度越來越高。有效防范企業會計風險,就需要加強會計準則規范的制定,并完善會計準則體系。
四、結語
企業會計風險是無法躲避的事情,但我們可以有效地進行規避,使得風險最小化。企業要想實現有效防范會計風險,就得從內部與外部加以控制,完善相關的準則規范、法律法規,還應該加強企業內部人員的素質教育等。
參考文獻:
[1]楊琴.企業會計管理風險與防范措施[J].中國商貿,2012,(3):81-82,93.
[2]陳仿秋.企業會計風險防范制度的構建探討[J].投資與合作,2011,(12):64.
[3]成仲毅.淺析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的風險及對策[J].時代金融(中旬),2011,(3):66-67.
[4]賀強.探析企業會計風險防范制度的建立[J].現代商業,2012,(2):245-24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