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兵 李煒 張寅
【摘 要】 村鎮銀行的建立改善了河北省農村金融服務不足和金融競爭不充分的問題,增加了農村信貸資金的供給和農村金融產品與服務的創新,推進了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章分析了河北省村鎮銀行的發展現狀和制約因素,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以指導村鎮銀行的健康發展,更好地促進河北省村鎮銀行和農業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 河北省; 村鎮銀行; 金融產品
截至2012年3月,河北省已成立(含批籌的2家)23家村鎮銀行。這些村鎮銀行大多分布在金融機構網點覆蓋率低、金融服務不充分的縣區,有效解決了河北省空白金融鄉鎮問題;增加了縣域地區的信貸資金供給;加快了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推進了農村金融市場競爭,也提升了農村基礎金融服務均等化水平。但由于成立和運行的時間較短,各項制度和運行機制不健全,村鎮銀行在運行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指出制約河北省村鎮銀行發展的因素,提出有效的對策和建議,對于實現河北省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促進河北省農村金融環境的改善、農村金融體系的完善和農業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河北省村鎮銀行發展取得的成績
(一)規模增長較快
從村鎮銀行在河北省開展試點以來,其數量和規模增長很快,發展迅速。根據河北省銀監局的數據,2010年河北省共有5家村鎮銀行開業;截至2011年11月末,河北省已開業的村鎮銀行為16家,注冊資本總額為5.858億元,各項存款12.52億元,各項貸款7.92億元;而截至2012年3月末,已開業村鎮銀行達到21家,注冊資本總額10.16億元,資產總額28.86億元,負債總額23.32億元,各項存款22.02億元,各項貸款11.42億元。
(二)經營績效較好
從河北省銀監局獲得的數據顯示,河北省村鎮銀行業務發展迅速,經營財務狀況總體良好。截至2012年3月末,河北省轄內已開業的21家村鎮銀行共發放中小企業貸款5.25億元,發放農戶貸款5.52億元,實現利潤927.26萬元。村鎮銀行針對縣域中小企業和農戶開展的金融服務初步改善了河北省農村地區當前金融覆蓋率低、競爭不充分、金融服務缺位和供給不足的現狀,滿足了“三農”多層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緩解了當地農村經濟組織和農戶貸款難的難題,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市場定位合理
村鎮銀行設立的目的就是改善和加強農村的金融服務,完善農村金融體系,滿足“三農”的金融需求。河北省村鎮銀行在近四年的發展過程中,始終是按照這一定位進行管理和運行的。根據河北省銀監局的數據,截至2012年3月末,河北省轄內已開業的21家村鎮銀行共發放農戶貸款5.52億元,發放中小企業貸款5.25億元,貸款戶數1 756戶,投向農戶和中小企業貸款占全部貸款的94.31%,充分體現了村鎮銀行“支農、支小”的市場定位。
二、河北省村鎮銀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社會認可度低、吸儲能力差
作為一種新型的農村金融機構,村鎮銀行成立和運行的時間還比較短。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村鎮銀行普遍具有經營規模小、經營范圍狹窄、結算手段和渠道落后、金融供給能力弱、沒有資金進行廣告宣傳等特點,廣大農民對村鎮銀行的認識不足,村鎮銀行的社會認可度低、吸儲能力差,這使得村鎮銀行儲蓄存款的市場份額較小,資金規模有限。而吸收儲蓄存款是村鎮銀行擴大經營規模和進行資金放貸、獲取利潤的主要業務,儲蓄存款少將直接制約村鎮銀行的經營和發展。為增大儲蓄存款資金的來源,各個村鎮銀行目前基本上都采取了組織銀行職工營銷來吸收儲蓄存款的辦法。但村鎮銀行儲蓄存款的增長速度較慢,很多村鎮銀行不得不通過資本金來發放貸款,如果這種通過資本金發放貸款的現狀在一段時間內得不到改善,將會影響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
(二)業務品種單一、盈利空間小
雖然村鎮銀行允許開辦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辦理支付結算業務和其他各種中間業務,但具體到河北省的村鎮銀行來說,基本上都沒有開展中間業務,目前的業務基本上是以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為主,業務品種單一。加之部分地區農業產業基礎薄弱,高收益項目較少,風險較高,村鎮銀行盈利空間小。
(三)營業網點少、支付結算渠道不暢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小額貸款公司有關政策的通知》(銀發〔2008〕137號)規定,村鎮銀行如果符合條件可以申請加入大小額支付系統和支票影像支付系統。村鎮銀行加入這兩個系統,能夠解決其匯路不暢的問題,可以豐富和完善結算服務功能,為各項業務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但目前河北省的村鎮銀行均沒有以直接的方式加入大小額支付結算系統,其結算業務基本是采取代理方式,主要由其發起銀行代理清算。另外,各村鎮銀行的營業網點也較少,這不僅使村鎮銀行在吸收存款和開展各種結算業務時比較困難,而且也影響到了它的貸款業務。因為結算功能不完整,一些貸款客戶從村鎮銀行辦理貸款后,就需要馬上把款項轉到其他銀行去做結算。這不僅不能給村鎮銀行形成沉淀存款,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客戶的貸款已經從村鎮銀行轉出,村鎮銀行沒法監控對方的資金用途,同時也沒法監控貸款客戶的資金回流情況,使得村鎮銀行在選擇貸款對象和控制信貸風險方面受到了限制,影響了其貸款業務的正常開展。
(四)空間布局不均衡、不同地區發展差異較大
由于發起主體的經濟實力、開業時間和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河北省各地區村鎮銀行的發展差異較大。從發起主體來看,河北省各村鎮銀行的主發起人有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合作金融機構。如平山西柏坡冀銀村鎮銀行的主發起人為建設銀行;武安村鎮銀行的主發起人為邯鄲商業銀行等。從縣域經濟發展水平來看,唐山遷安、唐海、樂亭,石家莊鹿泉、辛集、藁城,廊坊三河、香河、大廠等地區縣域經濟發展較好,在近幾年河北省各縣GDP排名中都在最前列。因此,這些地區的村鎮銀行數量和質量要相對高一些。表1為河北省各地區村鎮銀行的數量。
(五)資本規模小、來源不足
河北省村鎮銀行的注冊資本規模平均在4 800萬元左右,所有村鎮銀行的注冊資本都沒有上億元的,最低的僅為1 000萬元。相對于其他省份村鎮銀行1億元或2億元的注冊資本,河北省村鎮銀行的資本規模偏小。資本對于村鎮銀行來說非常重要,它不僅僅是滿足其設立和監管要求的基礎,也是其開展業務和公眾判斷其可靠性的依據。對于剛剛成立不久的村鎮銀行來說,由于營業網點、結算渠道等方面的劣勢,其在與其他銀行的競爭中處于劣勢。社會認可度低、吸儲能力差,再加上初期的運營成本較高,與其他商業銀行相比,河北省村鎮銀行現階段的盈利能力較差,通過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等形成的資本補充能力有限,從而使其在短期內無法形成充足的資本補充來源。
三、河北省村鎮銀行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河北省村鎮銀行的發展總體上是較好的,已經成為河北農村金融服務的重要補充力量,有效地發揮了“支農、支小”的作用。但由于村鎮銀行屬于新生事物,成立和運行的時間較短,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在農村金融改革的過程中,還需要針對發現的問題不斷改進和完善。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村鎮銀行的公眾認知度和存款來源
村鎮銀行屬于新生事物,成立和運行的時間較短,廣大的農民群眾對它還不太了解,相對于農民已經很熟悉的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農民朋友對村鎮銀行還處于認識和了解階段。因此,村鎮銀行需要通過多種手段對其成立的目的、營業范圍、業務品種等進行廣泛的宣傳,提高廣大農村經濟組織和農戶對村鎮銀行的認知度和信任度,消除其對村鎮銀行的疑慮,放心到村鎮銀行辦理各種業務。另外,村鎮銀行在經營過程中,要注意營業環境、服務水平和企業文化等方面的建設質量,從一開始就要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以獲取廣大農民群眾的支持和信任,從而不斷拓展存款來源,促進村鎮銀行其他各項業務的順利開展。
(二)創新金融產品,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國家對村鎮銀行建設的定位就是服務“三農”,完善農村金融體系,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因此,作為縣域一級法人的村鎮銀行,其定位就應該是縣域商業銀行,其優勢應當是根據縣域經濟發展情況和當地“三農”的需求特點提供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只有開發出適合本地市場特點和農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從而樹立起自己的品牌,提升村鎮銀行的公信力。這樣,村鎮銀行就能不斷擴大客戶基礎,爭取更廣泛的資金來源,促進其他各項業務的開展。另外,村鎮銀行作為新的金融機構,要增強發展的持續性就必須不斷提高其經營管理水平。應當由其主發起行從產品開發、風險控制、內部管理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指導和幫助,幫助村鎮銀行完善經營管理制度。
(三)協調村鎮銀行早日加入人民銀行支付結算系統
政府應牽頭與人民銀行協調,促使村鎮銀行早日加入人民銀行支付結算系統。村鎮銀行加入人行支付結算系統,一方面可以降低自身的結算成本,保證本行結算資金的快速流通,為本行客戶提供快捷的結算服務,從而滿足廣大客戶的需求,以爭取到更多的客戶資源。另一方面,暢通的支付結算系統也使村鎮銀行能像其他商業銀行一樣開展同業拆借業務,進行主動性負債,增加資金的來源,提高經營效益。
(四)加強對村鎮銀行發展的指導,堅持服務“三農”的市場定位,引導村鎮銀行在空間布局上形成合理的空間結構
針對河北省村鎮銀行空間布局不均衡、不同地區發展差異較大的發展狀況,政府應加強對村鎮銀行發展的指導,引導村鎮銀行在空間布局上形成合理的空間結構。在經營理念上,村鎮銀行必須堅持服務“三農”的市場定位不動搖。村鎮銀行應遵循服務“三農”和中小企業的宗旨,開設更多檔次的貸款期限,創新擔保方式,豐富貸款品種,更好地為種植戶、養殖戶、個體工商戶和生產經營性小微客戶提供信貸支持。在發展模式上,村鎮銀行應推行批量化、規模化的發展道路,促使村鎮銀行布局適度集中,強化主發起行批量化投資、集約化管理和專業化服務村鎮銀行的能力及責任。
(五)在對村鎮銀行的培育上堅持“四優先”和“四不批”原則,積極吸引大的金融機構和民營資本加入到農村金融體系建設中
為了把好準入關,確保新建村鎮銀行的質量,河北省將以批量化建設為重點,繼續大力培育和發展村鎮銀行,充分發揮村鎮銀行在促進農村金融服務均等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據河北省銀監局的介紹,河北省今后在對村鎮銀行的培育上要堅持“四優先”和“四不批”原則(表2),規范和引導村鎮銀行與農村金融體系的建設,積極吸引大的金融機構和民營資本加入到農村金融體系建設中。
(六)完善金融運行環境
村鎮銀行由于規模較小,競爭力和公信力相對于其他商業銀行處于劣勢,目前的吸儲能力有限,影響了其經營規模的擴張。如果能為村鎮銀行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則可以解決存款人的顧慮,使客戶愿意到村鎮銀行來存款和辦理業務。因此,應盡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給村鎮銀行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完善其金融運行環境。
四、結語
河北省村鎮銀行成立和運行的時間雖然較短,但已經初步顯示出支農扶農的效果。資金來源不足和結算渠道不暢是其在當前運行過程中暴露出的主要問題。村鎮銀行應積極通過協調和努力,早日解決這些影響其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各級政府和監管機構也要從政策上對村鎮銀行進行扶持和幫助,為其創造良好的金融運行環境,使其在推進農村金融改革和完善農村金融體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高立紅,馬青武.我國村鎮銀行的運營發展對策研究[J].商業時代,2012(1):72—73.
[2] 蔡旺,蔡旺清.基于客戶導向的村鎮銀行產品創新——以廣西平果縣國民村鎮銀行為例[J].財會月刊,2012(5):42—43.
[3] 蘇虹,胡亞會,張同健.基于信息能力視角的國有商業銀行操作風險控制研究[J].財會通訊,2012(2):151—152.
[4] 朱海城.定位、吸存與治理結構:我國村鎮銀行發展研究[J].會計之友,2011(23):27—28.
[5] 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會計財務處課題組.浙江省村鎮銀行發展研究——基于會計視角[J].浙江金融,2011(5):39—42.
[6] 陳隆建.村鎮銀行邊界分析:從概念與區域出發[J].武漢金融,2011(4):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