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莉
一、任務型教學的定義
“任務型教學”中的“任務”就是學習者為進一步提高語言學習能力從事的任務活動。它既包括簡單的練習,又包括分組解決問題、模仿和做出決定這些較為復雜的活動。我們可把任務分為:交際任務和能力任務。前者要求學習者多注意的是語言意義的表達,而后者要求學習者更多注意的是語言知識的積累。一些學者認為任務是引導學生進入語言交際的途徑,他們認為任務就是現實的語言交際。交際練習可以保證學習者現實語言運用的實現,如一個問題、一種活動或一個主題,而不是某個特定的語言點。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任務的定義更側重于語言的意義。后來有的學者將任務定義為:任務是學習者為了最終進行語言交流而運用目標語言的任何活動。
根據上述任務的涵義,可以對任務型教學給出如下定義,就是讓學生參與交際任務,參與某一交際問題的解決,用目的語進行對話性互動以完成任務,進而習得第二語言。[1]
二、任務型教學的理論依據
任務型教學途徑是外語教學法研究者和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有重要影響的學習理論,是“交際法”的最新發展。Keith Johnson強調,掌握語言大多是在交際活動中使用語言的結果,而不是單純訓練語言技能和學習語言知識的結果。[2]Keith Johnson認為:學生掌握語言應該通過“理解性的輸入”。假如輸入在一定限度上超過了個人的現有水平,習得就自然而然地產生[3]。Keith Johnson提出了任務型教學的理論基礎是輸入與互動假設,并強調學生需要的并不是簡單的語言形式,而是可以理解的輸入和合適的輸入機會。[4]
三、任務型教學的基本原則
(一)教學活動的設計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學生是語言活動的中心網。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運用目的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所以教學活動的設計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啟發學生進行創新思維,使他們能夠在語言操練過程中總結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學生最了解整個英語學習的學習過程是怎么樣的,經歷學習過程的是學生。教師的作用就是自始至終圍繞著學生的學習過程為其服務。任務型教學模式以課堂交際活動為主流,課堂交際模式的建立和維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交際范圍的認識。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情緒,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課堂上學生的參與,是教師對學生了解的一種方式,這種了解遠重于教師對學生語言的“對”與“錯”的判定。在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下,課堂已變成了一個社會交際的場所,生與生、師與生之間存在一種寬松、民主、和諧的情感氛圍,有利于習得語言。
(二)任務的輸入材料真實性的原則
真實性原則不僅指教師提供的語言材料應為真實的,而且設計的活動,營造的環境甚至對輸入的語言的理解都應是真實的。有些材料和活動可能不是現實生活中曾經發生過的,但是這些材料和活動涉及的語言技能或策略都是以后真實交際需要的。因此,任務設計的真實性主要考慮學生在真實交際時需要的交際能力。任務內容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具有信息差,用真實的語境把學習從形式轉向內容。
(三)階梯性任務體現由易到難的設計原則
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中,新設計的任務應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前后相連、層層深入,形成由初級任務到高級任務,再由高級任務涵蓋初級任務的循環,并由數個微型任務構成“任務鏈”,通過這種難易適中的任務鏈學生才可能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這樣既調動了學生探索的好奇心,又培養了他們自信的品質。倘若任務模式僅僅在同一水平上機械重復或是在過多角度上的標新立異,就只能使學生厭煩或產生“畏難”情緒。
(四)語用導向原則
語法教學的目的不只教學生語法規則、語言形式和句型,而且使學生學習語法規則,達到能正確地運用語言進行交際,即“語用”的目的。“語用”包括社會語境、語篇語境和對語篇的設想。語法教學情景化就是先談語言功能,再作結構練習。“語用”體現了學生在做中學的習得原理,使學生通過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在互動的過程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師生共同發展。
四、任務型教學法的評估與測試
就選擇的任務及實施任務的教學方法是否合理的問題,我們必須對其做出分析和評估。我們可以用交際、教學等整體理論及交互活動理論對任務進行分析。交際理論的學習任務觀認為課堂活動的目的是滿足交際能力的需要。教學理論認為學習任務為教與學提供課堂活動的理論基礎;而課堂交互活動理論最大限度地強調教師與學習者角色協商的重要性,強調教師與學生的靈活性與責任感,共同理解和完成學習目標及學習任務。
總之,任務教學法不僅適合我國的基礎教育,而且有利于解決我國當前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為英語教學與改革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任務型教學法的環境下,教師與學生要注意角色的轉換;教學要注意平衡意義與形式。各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如學生的能力、教學環境等漸進地推行任務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沒有明確規定大綱內容,只為教師與學生提供任務或任務材料,在任務類型設置、難易度及評估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師的能力判斷。任務型教學將日益顯示其獨特的魅力,有效地培養大批符合社會需求的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黃婉玲.農村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模式初探.福建教育,2003:38-39.
[2]田式國.英語課堂教學重的嘗試.浙江教學研究,2002:30-31.
[3]王蔚.任務型學習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嘗試.浙江教學研究,2002:30-31.
[4]Keith Johnson: 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2009.
[5]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5-16.
[6]田式國.英語課堂教學重的嘗試.浙江教學研究,200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