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晉萍
【摘要】 文章通過分析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的特點及業務范圍,認為以資金集約管理和綜合金融業務為兩大主線的發展模式是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發展的必由之路,并提出了實現財務公司盈利能力的途徑及保障。
【關鍵詞】 集團公司; 盈利能力; 中間業務
近30年來,隨著金融自由化的不斷推進和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財務公司作為一個混業式的非銀行金融服務機構和大企業資金司庫與商業信用管理的金融功能組織,其業務領域不斷擴展,規模不斷擴大,已經成為21世紀的一個舉足輕重的行業領域和企業國際化經營管理的重要環節。全球500強企業中有2/3以上都有自己的財務公司。美國通用電器每年40%以上的利潤來源于它的財務公司,利潤總額僅次于花旗銀行集團。我國財務公司作為企業集團的“資金蓄水池”,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財務成本等多方面都做了很大的貢獻,但如何在資金集中管理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獨特的金融機構功能,實現盈利能力最大化,我國財務公司能做到的并不多。業內較好的海爾集團財務公司2010年總資產收益率和凈資產收益率為1.79%和18.95%,有的財務公司總資產收益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僅為0.26%和0.12%,筆者所在財務公司2010年總資產收益率及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0.47%和6.37%,行業內收益差別明顯,財務公司在集團內發揮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一、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的特點
我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的定義是:“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是指以加強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業集團資金使用效率為目的,為企業集團成員單位提供財務管理服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從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的定義和業務范圍(略)可知,這些為了發展企業集團而設立的財務公司,在某種意義上,其發揮的就是內部資本市場的功能。與國家專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相比,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一)產業性
財務公司是為大集團公司提供金融服務的。所以財務公司是依托集團公司而發展的,它的經營不可避免地受制于該集團公司所在產業經營興衰的影響。
(二)金融性
財務公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為集團公司各成員企業提供特殊的商品——貨幣資金的金融服務。因而,它必須按照國家法律和金融體系的運行規律進行金融活動,利用各種金融工具為企業籌集資金,有效利用好資金,創造更好的效益。
(三)企業性
一方面表現為財務公司是集團公司出資興辦的,對企業具有強烈的依附性,它的經營業務必須是為集團公司各成員的業務經營及發展提供服務,其經營發展目標與企業密切相關;另一方面表現為財務公司是一個獨立的經濟核算的企業法人,具有企業的一切權力,它開展一切業務必須是盈利的。
財務公司作為一類特殊金融機構,具有主辦銀行、投資銀行、證券公司三位一體的特殊職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混業經營特征。因此,以資金集約管理和綜合金融業務為兩大主線的發展模式是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拓寬財務公司盈利能力的途徑
(一)在與商業銀行合作中,積極尋求主動權
財務公司從籌建開始就離不開與銀行的合作,很多情況下,與商業銀行存在著既合作又競爭的關系。在合作過程中,財務公司要樹立正確的風險觀、競爭觀、收益觀,學會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積極爭取市場競爭中的主動權,避免銀行坐地起價,充分發揮大集團資金集中管理平臺的優勢,利用財務公司存款業務可增加商業銀行存款規模,根據國家貨幣政策及存款業務給商業銀行帶來的效益,在不同時期、不同市場情況下要求商業銀行對財務公司采用靈活的存款利率,最終達到雙方合作共贏的局面。
(二)建立統一對外支付平臺,減少資金體外循環
搭建財務公司代扣代繳稅款操作平臺,清理成員單位繳稅專戶,對成員單位的專項資金進行集中管理,與稅務局、成員單位形成委托關系,由財務公司一頭對外。集中保證金業務,通過銀行將所有保證金集中管理,由財務公司集中統一辦理。可實現資金零在途,進一步縮減資金體外循環的規模,實現資金運作效益的最大化。
(三)充分發揮財務公司投資銀行的職能
由于財務公司擁有充足的資金,在未來的企業發展中,財務公司不僅是資金平臺,更應該是一個金融平臺。依托財務公司,可以把公司金融和產業發展融合在一起,甚至以融促產。可以嘗試把財務公司沉淀的資金用來投資理財,發展公司金融,以錢生錢,不僅可利用財務公司來平衡企業集團內部的資金,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而且通過對其運作,投資金融,還可以贏得利潤繼續推動產業的發展。2011年12月28日,中國華電集團財務有限公司的官網上出現了一則披露過去一年投資收益的信息:“全年投資收益達到 6 000萬元以上,其中申購新股方正證券獲得投資收益2 050萬元,突破財務公司有證券投資業務以來單筆收益最高紀錄,收益率高達50%。”
(四)大力發展中間業務
《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賦予了財務公司發展中間業務較大的空間,在穩定發展傳統業務的前提下,大力開展中間業務,這不僅符合監管部門的要求,也符合財務公司的長遠利益。中間業務作為一項收益穩定、風險小、成本低、見效快的金融服務,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巨大的發展潛力,有利于強化財務公司的經營管理,優化財務公司的資產結構,對于提升財務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有著積極的意義。且既是非銀行金融機構,又被視為集團“內部銀行”的財務公司,在發展中間業務方面具有許多天然優勢,國航財務公司2005年擔任了國航股份企業債券的第一分銷商和第一財務顧問,配合發行工作的順利進行,承銷企業債2.6億元,2006年后,還積極參與了國航A股上市、集團并購及其他重大資產運作等,這些中間業務不僅為財務公司帶來了持續的收入來源,而且為國航主業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五)積極參與企業年金的投資管理
在企業年金管理中,財務公司可積極爭取賬戶管理人和投資管理人的資格,直接參與年金管理,為集團的企業年金提供賬戶管理和投資管理服務;也可以參股已獲得管理資格的機構或擔任年金理事會的顧問,間接參與年金管理,分享年金市場快速發展的潛在成果,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并以此為契機,帶動自身投資業務發展。南航財務公司作為南航企業年金管理的財務顧問,為集團企業年金提供賬戶管理和投資管理服務,實現企業年金的保值增值。
三、實現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盈利能力的保障
(一)創新思維,創新觀念,適應不斷變化的金融市場
創新關乎財務公司的發展,關乎財務公司在集團公司的戰略地位。財務公司不創新就無法滿足集團公司發展需求,就有可能被企業集團邊緣化,就沒有發展出路。財務公司只有不斷開展金融業務創新,通過創新推動傳統業務向縱深發展,通過創新提升金融平臺的資源集成能力,通過創新健全金融風險管理體系,在創新中謀生存,在創新中求發展,才能不斷地熟知資本市場的游戲規則,最終發展成為企業集團成員單位與外部金融機構的中間金融服務商。
(二)樹立正確的風險觀,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
風險與收益同行,財務公司的風險管理就是對風險與收益進行平衡與選擇的過程。風險偏好不同,戰略目標不同,采取的風險管理模式和方法都有所不同。財務公司經營過程中要樹立正確的風險觀,形成風險管理文化,培育全體員工的風險管理意識,使全體員工在同一種文化背景下,對風險有統一的認識,有統一的行為模式;建立從風險識別與衡量到規避與控制,最終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以實現經營利潤的最大化和財務公司的持續生存、發展。
(三)健全人才培訓機制,提高員工業務素質
21世紀的金融業是以知識為基礎的高附加值產業,財務公司要想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主要地位,必須造就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金融員工隊伍。人才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是競爭力的關鍵因素,財務公司的人員大多數是從會計部門轉入的,對理財規劃比較陌生,且服務意識和營銷理念比較落后,因此應選派知識面廣、年輕有為的員工進行二次學習深造,建立健全人才的規劃、培訓、考核、成長、獎懲機制,提高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一批不僅懂實體經濟更懂金融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去更好、更快地設計軟件,設計資金的管理模型,達到拓展業務新領域的預期目標。
“十二五”是山西省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山西省委提出要利用資本市場促進山西經濟轉型發展,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準備在“十二五”期間讓山西的IPO上市企業達到50到60家,筆者所在的集團也一直在謀劃企業整體上市,這對山西的財務公司來說是一次非常好的機遇,可以此為契機,積極參與本集團及其他公司的IPO發行工作,擔當企業上市、并購、重組中的財務顧問,相信財務公司定會在山西的轉型跨越發展中大放光彩。
【參考文獻】
[1] 王軍,張亮,楊德玲.商業銀行財務公司存款利率定價和評估模式研究[J].商業時代,2010(19).
[2] 杜勝利,王宏淼.財務公司——企業金融功能與內部金融服務體系之構建[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 陳德康.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精析[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