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勝
近日,浙江溫嶺城西街道藍孔雀幼兒園教師顏艷紅虐待兒童的照片在網上引起熱議。溫嶺公安官方微博稱,目前顏艷紅因涉尋釁滋事已被刑事拘留,另一名參與拍照的女教師童某,因尋釁滋事已被行政拘留七日。(人民網)
“耳光老師”丑聞尚未淡出人們的視野,圖“一時好玩”而強行揪住幼童雙耳向上提起的惡行又引發公眾憤怒,有媒體更是據此列出了近年來發生的11起幼兒教師“虐童”事件。盡管每一起案件的肇事者都受到了輿論的譴責和相應的懲處,但“虐童”案屢禁不止仍是令人心痛和亟待反思的沉重話題。
按理說,一個受人尊崇的教師隊伍,一個期盼呵護的幼兒群體,兩者相處構成的幼兒教育,應該是愛與被愛的和諧關系,但緣何問題頻出,究竟是因為幼兒教師的素質低劣,還是有關部門的監管缺位,抑或是相關法律的懲罰不力呢?筆者以為,三者當兼而有之。遏制虐童的頻發勢頭,應當立足于系統整治的綜合治理。
首先,愛心良知是從事幼教的職業底線。無論是就解疑釋惑的教育本質解讀,還是從教書育人的職業特性考量,愛心都是教師職業入門的首選資質。正如夏丏尊先生所言,“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本团巴叨?,不管其對此是以“心情不好”搪塞,還是以“出于好玩”掩飾,都難以掩飾其“惡”的本質。因此,欲就職于幼教,必須有將幼兒視如己出的愛心本能。不具有和不打算釋放這種愛心的人,請別染指或褻瀆這一神圣職業。把虐童當“好玩”、情愿為虐童“拍照”,唯有冷酷,何談愛心。
其次,從事幼教必須擁有寬容慈愛的耐心素質??v觀11起虐童事件,除了愛心缺失外,缺乏誨人不倦的耐心也屬重要原因。貪玩好動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天性,犯“不聽話”、“不守紀律”、“完不成作業”等“錯誤”在所難免,教師有責任對此提出批評或加以規范。但幼教的實質是“啟蒙”,糾錯的方法必須是循循善誘而非簡單粗暴。無論是對幼兒肢體的體罰還是“罰寫千遍”的羞辱,都是對幼兒身心的傷害,既有悖師德更涉嫌犯罪。
其三,遏制虐童尤需強化監管和彰揚法治。對虐童頻發不能止于師德指責,監管缺位和法治不彰才是問題的病根。其表現有三,一是虐童老師缺乏對幼兒的人格尊重和對相關法律的敬畏;二是“先上崗、后考證”的做法明顯有?!俺肿C上崗”的要求,凸顯教育部門的監管滯后;三是虐童事件頻發表明,對虐童肇事者只給予辭退或拘留懲罰,是否導致違法成本過低,不足以形成殺一儆百的震懾威力。如何加大對虐童行為的懲罰力度,應當成為司法部門的必需考量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