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玲
〔關鍵詞〕 數學教學;小組合作學
習;優勢;實施;運用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
23—0051—01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才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傳統的機械式數學教學,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死記硬背公式。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動起來,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去找到答案,讓學習的過程變得快樂起來,讓學生對結果記憶深刻,并能舉一反三。在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在哪里呢?又該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呢?
一、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
1.有利于學生團結互助精神的培養。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實施合作學習徹底轉變了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它將學生個體轉變成了一個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團體。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團體意識,才能夠更加和諧地相互幫助、相互監督,共同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2.有利于教師對學生因材施教。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機械的填鴨式教學法,只是一味重視對學生的知識傳遞,而忽略了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這樣就打擊了一部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實施了合作學習模式后,課堂中就有了更多的討論時間,教師也有了更多的時間來關注學生的接受能力。例如,當一個小組分到一個研究課題后必然會遇到各種困難,這些困難也許是他們學習的盲點和相關知識的延伸,這時教師就可以根據他們的不足來進行相關知識的授課,最終夯實他們的數學基礎。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和運用
改變數學課堂教學方式的關鍵點在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可分為組內合作學習、組間競爭學習和課外學習。
1.小組內合作學習的實施。即教師將全班同學進行分組,讓各組成員事先準備與本節課學習內容相關的材料,上課時各小組成員通過共同討論得出結論并與正確結論相對比,最終獲得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例如,在進行“多邊形的內角和”教學時,可以讓各小組成員在紙上畫出不同的多邊形,共同探討得出其內角和的方法。學生在畫圖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不同的方法,但最終都會歸結到利用三角形的內角和來計算多邊形的內角和。所以,小組成員在對這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必然會對該知識點有所了解,并最終獲得深刻印象。
2.小組間競爭學習的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不僅體現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更表現為一種競爭。在初中數學教材中方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包括方程的解法和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等。對于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通過競爭的教學方式來促使學生合作學習。例如,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時,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其分組,每組成員中既有數學能力強的學生,也有數學能力較弱的學生。然后,教師給每組成員分發一張紙,每張紙上均寫著相同的方程組若干,每組的每個成員只能解其中一個方程組,做完再傳給下一位成員,依此類推直到每個成員輪完為止。最后,計算各小組所用的時間。通過這種學習方法,不僅有利于學生競爭意識的培養,也有利于各小組成員間的互相幫助。當某一小組因為某個數學能力較弱的成員而用時較長時,其他成員必然會對其進行幫助,最終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3.小組課外學習的實施。眾所周知,學習的最終目的在于應用,數學的學習更是如此。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將所學的課本知識應用于生活。例如,在學生學了統計的相關知識后,教師可將全班同學分組,并選出小組長,每組調查小組成員家庭一周、一月、一年的水電費,分工合作,將所獲得數據制成相應的圖表,并根據圖表給每個家庭提出合理化建議。學生在這種課外學習模式的學習中不僅能夠扎實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而且能解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 編輯:劉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