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
摘 要:商務外語作為專門用途英語最重要的一個分支,其課程設置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學生畢業后不能有效地進行商務談判與溝通。因此,了解和分析商務外語專業的社會發展需求,修正培養方案,認識當今課程設置中出現的問題,是完善課程設置的主要途徑。基于需求分析理論,對商務英外語人才需求的趨勢及高校英語課程的設置進行了探討,并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詞:需求分析;商務外語;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6—0246—02
一、商務外語的現狀及新世紀人才培養的新需求
(一)商務外語的現狀
商務外語作為一門與經濟,金融業密切相關的課程,是外語知識與商務知識相融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具有交叉性和復合性的學科特點。在黑龍江省一些具有金融行業特色的高等院校中,商務英語培訓方面已經日趨成熟并且培養了一大批商務知識+英語的復合型人才。當前單一的商務英語已經無法滿足整個社會發展的需求,其他語種的商務人才也呈短缺狀態。該省的地緣特點是毗鄰俄羅斯,有著天然的開發俄語課程的地理優勢,并且還具有開發俄語課程的師資優勢。該省各高校匯集了眾多俄語方面的著名專家和學者,黑龍江大學俄語系在全國高校教學中可以說是遙遙領先。因此,商務俄語這門課程的設立已經勢在必行并會成為該省商務外語學科中的一大亮點。
(二)新世紀人才培養的新需求
《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2000年)明確指出:“高等學校英語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并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在外事,經貿文化、科技、軍事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復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多,主要是因為我國加入WTO后國外公司大量的進入,整個金融領域的發展順應潮流日益國際化, 商業活動迅速向城市中心區聚集而逐步形成城市中央商務區(CBD)。黑龍江省正在積極地建設黑龍江·大慶中央商務區,建設以金融、商貿為核心的高端聚集區。正是因為該省處于經濟高速發展的國際化的進程中,因此對商務外語人才要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同時也對作為人才培養基地的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對我院商務英語專業學生以及對用人單位的調查與訪談,本文擬從需求分析視角探討商務外語的課程設置并提出建議。
二、需求分析理論
在外語教學領域,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是商務外語課程設計中不可或缺的步驟。只有經過需求理論的分析并研究其結果,才能有合理有效地進行課程設置。 需求分析屬于調研范疇(Suarez,1994)。它可以用于了解學生對外語教學的要求,分析學生成績中的薄弱環節,確定外語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所在,以便能夠引起重視(Cohen et al, 2000:390)。
文獻顯示在外語界, 不同研究者基于不同視角、對象和背景, 對需求的定義、分類不盡相同。Berwick把需求分為覺察需求和意識需求(Berwick 1989)。前者是教育者設立的需求,后者是學習者本人的需求或愿望。Brindley認為,需求包括客觀需求和主觀需求, 學習者的“傳記性數據”如年齡、性別、國籍、婚姻、教育背景、已修語言課程、目前外語水平、外語學習中的困難以及目前或打算從事的職業等屬于客觀需求, 而學習者語言學習的認知和情感需求如自信、態度和期望等為主觀需求(Brindley1989)。另外,他認為需求還可以分目標情景和學習需求或產品導向需求和過程導向需求。Hutchinson & Water也贊同這種觀點, 認為需求可分為目標需求和學習需求, 同時還把目標需求細化為必學知識、欠缺知識和想學知識。
三、調查的結果與分析
(一)學生對商務外語課程設置的要求
筆者以商務英語的課程設置為例,從學生對商務類課程設置的感興趣程度、滿意程度、語言技能、對專業授課模式的認識以及課程學習自我評價四方面進行調查。調查數據顯示,有13.2%的被調查者對商務類課程很感興趣,54.2%的學生比較感興趣,33.6%的學生不太感興趣。但對商務類課程基本滿意的學生僅占到39.3%,不太滿意的學生占到46.5%,完全不滿意的學生占到14.2%。
表1學生對商務英語課程的感興趣程度
表2學生對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的滿意程度
表1、表2表明,在接受問卷調查的50人中,雖然有34個學生對商務英語課程感興趣,但是只有20人對課程設置比較滿意,有30位學生不太滿意課程的設置。從訪談中了解到,目前商務類課程的主要問題是:課程內容過于陳舊與當今企業的要求嚴重脫鉤,不能滿足學生的期望,概念性內容多,實際培訓少。大多數的學生提倡“英語基礎知識+商科的專業課+相關的實踐培訓”的培養模式,說明目前各高校采取的“英語+專業知識”的培養模式得到大多數學生的認同,但還應加大商務實踐技能訓練。
(二)用人單位對商務英語課程設置的要求
在用人單位對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是否滿意的訪談中,30家用人單位中有22家認為基本滿意,8家認為不是很滿意。用人單位普遍認為有的畢業生語言溝通能力有待提高,沒有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就無法有效地為企業做宣傳。很多情況下由于畢業生語言溝通技能的欠缺,再加上交際過程中不能使用地道的英語進行交流而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其次,用人單位認為有的畢業生不能勝任商務談判、洽談等方面的工作任務。他們缺乏談判技巧、缺乏在商務背景下的交際策略、語言功底差,在與外國客商的溝通中顯得較為生澀。在用人單位看來,大部分畢業生心理素質較差,在談判中容易緊張。此外,用人單位還反饋到希望學校和學生雙方在重視英語語言能力提高的同時,應該加強商務知識的學習以及商務操作流程的培訓。對于像經濟學、管理學、國際金融、國際貿易這些商務知識應加以重視,能夠有全面的了解。
四、創建新型的商務外語課程體系的幾大途徑
作為新型的應用型學科,商務外語學科的交叉性和專業復合性決定了該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特點。在基于需求分析的同時,各高校在課程設置時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構建課程設置的創新性
需求是雙向的,一是社會的需求,二是學生的內在需求。社會、市場的多變性會導致需求的變化和發展。商務外語專業教育旨在培養能夠參與全球經貿競爭的國際商務人才。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同時,國際經濟狀況在不斷變化,隨之而來的對商務外語人才的“需求”也呈現出多元化態勢。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隨時代的發展而變化,教育也必須隨時代的發展而變化。只有教育面向了社會,那么所學知識和技能才能滿足社會崗位的需求,這才是真正判斷課程設置是否成功的根本。因此,為了能夠培養出當前社會最需要的商務人才,應調研出近五年本校畢業生的就業單位;并在網上收集當年商務英語專業招聘單位的需求情況和預測需求發展趨勢;整理數據,分析研究數據得出社會需求的新情況;從而有效的調整本校的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
(二)構建課程設置的實踐性
商務英語教學,既要培養普通英語技能,即聽、說、讀、寫、譯的基本語言技能,又要傳授商務知識和技能,涉及貿易、管理、法律、金融、會計等眾多方面。而英語基礎課和商務知識的授課比例要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而變化。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普遍認為商務操作技能課程和商務理論知識課程的比例應有所提高,同時希望有更多的實習實訓機會,而教師從學生具體課堂表現的角度認為,學生在重視商務操作技能的同時,需要進一步提高英語語言能力,這也是對于語言類專業學生的基本要求。為了合理的配置授課比例,有些高等教育專家認為應該將商務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融入低年級語言技能課的教學中,同時適當地介紹商務專業詞匯、術語及商務英語表達方式的內容,并可以把語言基本功訓練貫穿于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例如練習收發電子郵件、收發商務傳真和信函、介紹產品或項目以及商務談判等。這樣,不僅可以鍛煉英語語言的能力,同時也加強了商務知識以及商務操作流程的練習。
(三)課程設置的融合性
商務英語專業包含豐富的商務知識, 強調知識的實用性、能力的針對性和崗位對應的靈活性。高校在課程設計時, 以所需能力為目標, 課程內容可以融通互補, 將英語語言能力與商務理論知識、實踐技能的培養結合在一起, 打破原來模塊間各自分立的框架體系。在課程設置時,應從英語語言能力、商務知識與商務技能操作、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及商務禮儀四個維度綜合考慮,強調文化的多元化對商務談判的影響,從而培養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在國際商務背景下進行跨文化商務溝通的能力。因此, 在構建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時, 應立足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加強創新能力和開拓精神的培養, 將西方文化教育融入到日常英語和商務知識教學中。用人單位認為專業課程的設置中應注重實踐環節,加強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并且強調了交際策略的重要性。
五、結論
總之,商務英語專業的目標在于培養復合型商務人才,在教學中既要強化學生英語語言技能,又要強調商務專業知識的重要性。要想建立有特色的商務英語專業,必須從“需求”出發,用需求分析理論來指導課程設置。當前,商務英語正在國內快速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是增強自身競爭力的唯一途徑。了解社會需求,制定切合實際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而需求分析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此在專業設置中,要根據社會需求的不斷變化,及時調整課程安排和教學方法,這樣才能使課程設置具有靈活性、科學性和實用性。
參考文獻:
[1]阿瑟·雷伯.心理學詞典[K].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
[2]朱智賢.心理學大詞典[K].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
[3]徐新宇.需求分析與商務英語課程設計[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9,(9).
[4]習嚴瑾.高校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探討[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l).
[5]嚴明,馮莉.商務英語專業教育調查與發展策略研究[M].哈爾濱:黑龍人民出版社,2007.[責任編輯 王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