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陽見 趙文濤
摘 要:在中職教育中,專業課是中職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重要課程,對學生畢業后能否勝任工作、能否進行創造性的工作起到決定性的影響。要學好專業課,首先要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在授課的過程中不斷地探索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中職專業課學習興趣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7(c)-0171-01
中職學校專業課具有內容抽象、覆蓋面廣、實踐性強的特點,是連接理論和實踐的橋梁,即是指導實踐的理論,又是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理論。而中職學生起點低,文化素質及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較差,因而在學習過程中,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學習興趣,學習質量不高。所以,在中職專業課教學中,教師探索創新教學方法以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
1 中職學校學生學習特點分析
(1)生源差、文化基礎薄弱、缺乏學習興趣。中職學校的生源,一方面主要是文化基礎較差、成績不好的初中畢業生;另一方面是“學困生”,中職學校實施報名注冊招生制度,只要愿意上學的學生都能進入中職學校,那么又進來一部分素質較差的“學困生”,甚至還有未讀完初中的學生。所以,中職學校學生文化基礎知識較差,理解能力差、又欠缺學習能力,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學習興趣。
(2)目標不明確、沒有進取心。中職學校很多學生之所以上中職或學某一個專業,不是因為自己想上學或喜愛這個專業,多數家長則是根據自己的主觀意愿要求孩子上學或報考這個專業,而沒有想到或尊重子女的個人愛好或特長,甚至有些學生上中職,只是年齡太小,家長不想讓孩子過早進入社會。這樣,進入校門后,既不能使孩子的愛好和特長得到發揮,又使他們一開始就缺乏對學習的興趣。因此,這部分學生沒有任何學習目標,更別說什么進取心。
(3)學習無壓力,自制能力差。學生上中職后,從初中階段的應試教育解放出來,沒有了應試教育的壓力,學習的壓力也就沒有了。上課時,很少做到專心致志,學習效率低下;做作業時,很少有學生真正去完成;課余時間,受社會環境影響及家長、學校未能對學生形成有效制約,使他們迷戀不良嗜好,把大部分精力投放到上網、游戲、小說、課外雜書、交友游玩等。另外,隨著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學生上學也沒有承擔過重的生活壓力,學習對他們來講可以說是可有可無,更別說會有什么學習壓力了。
(4)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有效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能夠讓學習事半功倍。但是,部分中職學生惰性大、依賴性強,學習不自覺、不主動,課前不預習、課中不認真聽課或根本不聽課、課后不復習,作業不規范、思路不清晰、抄襲、甚至不做作業,考前不復習、考中設法作弊、考后不及時總結,整個學習過程無計劃、無目標、不求甚解,是應付式、被動的學習。
2 激發專業課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
心理學認為,興趣是探究某種活動的傾向,興趣是求知的起點,是思維的培養和能力提高的內在動力。因此,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中職學生學習特點、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因材施教”,合理運用情景教學、案例教學、理實一體化教學、任務驅動教學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1)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用情景教學法激勵學生學習興趣。
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是人們在實踐的基礎上,客觀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產生的一種關于事物現象的認識,沒有感性材料,理性認識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和文學語言的描述,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從感知開始,通過感知形成表象,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合理運用“情境教學法”,能使被感知的事物鮮明、生動、具體的再現于學生面前,使學生大腦中的表象清晰、豐富,有利于活躍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激勵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結合實際生產,用案例教學法推動學習興趣。
案例教學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要求,結合實際生產,選取典型案例,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對案例的進行調查、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教給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道理,進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學生對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種特定的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從實際案例出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舉一反三,理論聯系實際,融會貫通,增強知識,提高綜合能力和水平。合理運用“案例教學法”,有利于教師在教學中與學生共同針對某些問題進行探索,并在此過程中相互討論、交流、質疑,不斷調整、建構自己的知識。這樣,學生才會把這些知識和道理看成是自己的見解、主張和結論,從而從心理上接受,并將這些知識和道理轉換成自己的觀念和信念,所以才能推動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學習興趣。
(3)適時結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理實一體化教學是指將課堂理論教學搬到實訓車間,根據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合理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把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融為一體,通過一體化教師的講解、演示、巡回輔導等教學手段,讓學生通過聽、看、練等環節全面調動大腦的學習動機,使學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
理實一體化教學法打破理論課和實訓課的界限,將某門課程的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際操作的訓練緊密結合,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直觀和抽象交錯出現,教學內容更具針對性,教學環節相對集中,師生互動性強,同時又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且互相配合、靈活運用,故能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和興趣,使學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進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4)以學生為主導,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在任務的驅動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需的學習資源,通過問題解決式的分組探究,自主學習、自行完成學習任務的教學方法。其主要特點就是要圍繞任務展開教學,是一種在好奇心驅使下,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內容和形式都十分豐富的學習活動。
在這個過程中,任務對學生就是一個興趣、一種“催化劑”,促進他們積極學習,通過完成任務,學生能不斷地獲得成就感,求知欲望最大程度地被激發,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過程,從而培養出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精神、更加積極地學習。
總之,合理運用上述教學方法后,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很大提高,學生由“不愿學”變成了“我想學”,教學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 車希海.現代職業教育教學實用手冊[M].山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2] 張光偉.技工學校專業課教學方法探索[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