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揚帆

【摘要】本文從影響高職學生職場英語口語水平提高的不利因素出發,對目前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幾個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了職場環境下的高職口語教學改革的幾種方法,以便于職場口語教學活動的展開。
【關鍵詞】職場口語教學銜接情感障礙對策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2-0012-02
引言:2009年教育部的《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中明確指出 “高職英語課程以職場交際為目標, 以應用為目的,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 經過學習“使他們能在日常活動和與未來職業相關的業務活動中進行一般的口頭和書面交流;同時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為他們提升就業競爭力及今后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此背景下,培養高職學生的職場口語表達能力,使他們能夠進行一般的口頭交流為未來的職業服務將要成為未來高職英語課程的重點。但是如何才能達到這一目標呢?
一、職場英語口語教學的現狀
隨著社會上對既有專業知識又有工具語言的復合型高職人才的需求的日益增多,英語教學受到了高度的重視并且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果。高職學生的英語四項基本技能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聽和讀的能力提高較快,而寫和說的能力進展緩慢,尤其是說的能力還停留在較低的水平。有些通過了PET考試的學生開口講英語時卻南腔北調、不知所云。我們不能把一切歸咎于學生,這些現象也反映出高職的英語口語教學目前還比較薄弱。其不足之處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1.職場英語口語教學沒有明確地納入高職英語教學的過程之中,更缺乏有效的檢測手段。2.職場英語口語訓練的質和量遠遠達不到激發學生用英語表達思想的要求。3.忽視了英語學習中最初接觸英語的關鍵時期。4.高職英語教學中對學生的職場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要求不大切合實際。高職英語口語的教學現狀已經極大地束縛了學生的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職場英語交際能力產生了較大的障礙,我們的英語教學必須對此投入更多的關注。
二、高職學生職場英語口語水平的分析
1.課堂教學環境不利于教師職場口語活動的展開
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授課的重點和課堂練習主要是針對教學材料的語言成分來設計的。因為目前高職院校中三校生的招生比例在逐年的擴大,為了照顧到各個層面的學生,教師在組織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困難重重。很多英語教師在授課中從頭到尾使用漢語講解內容,師生之間缺乏用英語交流的氣氛,不能激發學生使用英語表達思想的愿望。這種課堂教學根本不利于學生提高英語口語水平。學生在課堂上長期得不到基礎英語口語的練習,因此就沒有勇氣更不會有興趣來參加口語練習活動,慢慢地“說英語”對他們來說就成了一種可有可無的事情了,更不用說進行職場口語訓練了。
2.傳統的高職英語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對職場口語能力的培養
在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把過多的精力花費在了對學生的語言文化的輸入上了。英語教師授課時更多地局限于語言點的講述,而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進行交際方面,投入的精力較少,或者甚至根本不重視。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中心”,學生只是動手,不去動口。這樣就造成了學生從中學到大學畢業,歷時多年,所學英語教材幾十本,盡管對所學的語法規則如數家珍,但卻聽不懂,說不出,學成了地道的“啞巴英語”。職場口語能力根本無從談起。
3.“情感障礙”對高職口語教學的影響
所謂的“情感障礙”是學習者由于某種心理因素引起的對英語學習的阻力。“情感障礙”主要有三種:動機、自信心和焦慮。實踐證明,明確的學習動機可以使學習者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從而促使他們勇敢地克服口語交流中出現的困難,積極主動地進行交流,因而取得較好的效果。自信心對學生的口語交流的成功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高職口語教學中教師常常發現,那些羞于開口,自信心差的學生往往口語表達能力也很差。給學生帶來心理壓力的是焦慮。焦慮對學生的口語表達既有促進作用但也有負面作用。如何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交流,減少他們的焦慮,又不會使其漫無目的、毫無壓力,這是高職英語教師在口語教學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三、職場英語口語教學的對策研究
學生職場英語口語水平的提高,要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方能實現。職場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應該有一個可行的明確目標,既要符合職場口語交際的特點,遵循口語學習過程的規律,又要結合我國當前的高職口語教學的實際進行改革,力爭盡快全面地提高高職學生的職場口語表達能力。
1.加強職場英語口語課的課程設置
通過近幾年的探索與實踐,目前高職英語教學中英語課程的設置基本如下:英語課堂教學中語言知識的含量大,著重于詞匯、語法結構、語篇分析和句段翻譯等內容。如果我們在課堂教學的課時中分出兩個課時的時間來專門進行職場口語課的授課,它的作用就不僅在于對非英語環境下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而且還在于聽說的實踐本身就是對準確熟練運用基本語言知識的最好的檢驗。我院在08年實施每周6個課時之后,教師們就嘗試在每周給學生一個課時的職場口語授課時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教師在職場口語教學中重視學生基礎口語能力的培養
在日常的口語教學中,教師們要重視學生基礎口語能力的培養可以嘗試使用Malay(李觀儀,英語教學法專家,英語教材編著者)教學法。這種教學法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這種教學方法分為三個階段:準備階段、流利階段和后續階段。在準備階段,學生就教師提供的學習材料自學并背誦和記憶。在流利階段,教師在教室里集中訓練學生言語的流利性。在后續階段,學生可以用新的材料進行自我練習。這種方法把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的目標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它會給我們英語教師的基礎口語教學注入活力。
3.注意基礎英語口語教學與職場口語教學的自然銜接
盡管在校學習者的英語學習環境——學校和學生未來的工作環境——職場在諸多方面存在著不同,但是兩種環境對目標人要求的本質是相同的。基礎英語口語的教學和職場英語口語教學的內核是相同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基礎和職場的自然銜接。學習者在學校學習的方式和內容如果與未來工作的方式和內容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為未來的職業服務。
4.消除學生口語表達過程中的“情感障礙”
如何消除學習者職場口語表達過程中的“情感障礙”,使更多的學習者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得到鍛煉?英語教師在此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英語教師首先要對產生“情感障礙”的原因進行分析,然后從根本上排除它們。高職學生的 “情感障礙”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性格。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
(2)年齡。若是成年人,還涉及到“保面子”的問題
(3)人際關系。是否與老師和同學的關系融洽?
(4)教師的態度和評價。是經常性的批評還是鼓勵?
雖然這些障礙多半是來自于學生本身,但是教師在消除障礙的作用方面也不可低估。教師的鼓勵有時候是一劑“靈丹妙藥”,短短的幾句贊美的評語不僅可以改變學習者在課堂上的表現甚至可以改變他的一生。一個合格的英語教師,除了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之外,還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學習現代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具備消除學習者“情感障礙”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職場英語口語水平。
5.學習者要嘗試不同的學習方法
好的學習方法往往是學習者的捷徑,會快速地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有兩種提高英語口語學習的方法深受亞洲人的歡迎。一種是風靡東南亞的鄭贊容學習法。這種學習方法分為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打通耳朵關”,也就是完全聽得懂。第二個階段就是模仿和練習,直到朗朗上口。第三個階段就是反復聽、寫和說,直到有了“舌根發癢,一說為快”的感覺。在第四個階段需要掌握和理解說英語國家的文化,在此基礎上朗讀大段的英語材料。最后一個階段就是在朗讀的過程中對英語語言材料進行消化和吸收,不用看材料就能繪聲繪色地用英語進行表達。這種學習方法使得學習者不斷地閱讀、不斷地復述語言材料,最終使學習者漸入文化融通、出口成英語的佳境。另一種方法是鐘道隆的“逆向”英語學習法。它包括“聽、寫、說、背、想”五個環節。
四、小結
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就是用于交際,而交際的含義是指語言能使其使用者互相交談,并且能夠完成他們的交流需要,更好地服務于職場的各種工作需要。但是,高職英語職場口語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艱辛的過程。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幫助高職學生逐步克服口語表達中的“情感障礙”,在練習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唯有如此,方能達到《教學要求》中的“為未來的職業服務”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李觀儀 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法[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
[2]傅沛明 從校企合作看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的融合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J].2011 (25)
[3]胡文仲 英語的教與學[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4]吳丁娥 外語教學與外語習得中的“輸入”及“情感障礙”[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4)
[5]陳曉燕 關于交際法和傳統法結合并用的幾點思考[J] 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4)
[6]鄭贊容 千萬不要學英語[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1
[7]鐘道隆 踏踏實實學英語——英語學習逆向法[M]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