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才
【中圖分類號】G623.5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2-0084-01
教育部已把信息技術課列入必修課范疇,從小學就開設了信息技術課,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中學信息技術課將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性學科。現就本人多年來的實踐,談談我的看法:
一、加強興趣引導,突出分層教學
因為信息課內容豐富,剛開始接觸計算機,學生都非常感興趣,可時間長了,有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慢慢減弱了,覺得沒意思,這時需要及時保護好學生的學習興趣,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我都是這樣做的。
1.評選小老師,對很快掌握的學生發放特權,建立小組合作學習,對最先完成任務的小組發放小紅花,采用鼓勵的態度,對待接受能力相對差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2.采用分層教學,在共同完成任務的情況下,可以進一步將任務進行拓展,根據完成情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任務,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二、指導學生合作學習,利用差異資源
我在教學《節日賀卡》時就有這么一個問題,這一課是信息技術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的拓展內容,其實學生在前面也制作過PowerPoint演示文稿。這樣就讓教師很難把握好該如何指導。
如果教師就采用自己演示一遍,學生也做一遍的話,學生達不到本課的教學目標和目的,學生做的只是機械的模仿教師做單一的演示文稿,有的學生還會因課堂內容太多而沒有完成任務,也使教師講得非常辛苦。這樣的教學過程是按照課本一般的思路來設計的,沒能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現在的信息技術課,教師占用課堂時間少,不能多講,但又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瞎操作。這一課可以以任務驅動教學,讓學生自已動手去試試。同時,教師在教法中一定要引申出許多問題讓學生思考,以達到任務模式教學。從學生上機時間占課時的70%出發,學生可以采用練習法、發現法、觀察法等,利用小組合作,在課前就給學生分小組,4人一組,在每組中選出一名電腦操作技術較好的學生負責這一組的答疑和管理調度。這樣能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好地掌握知識,并且有問題可以及時解決,學生更能發揮主體作用,而教師只需檢查總體、指導個別學生。在這課結束前各組展示作品,形成競爭氛圍,激發學生對電腦的興趣。這樣一種教學過程,讓電腦技術好的學生能更好地發揮指導作用,而讓電腦技術不好的學生能得到更多的幫助,教師也不用對每個學生作指導,只要對個別學生作一下指導就行了。這樣教師教得輕松,學生也學得快樂。
三、創設生動情境,突出教學趣味
例如在《修飾文章》的教學時,我以學生喜愛的卡通人物喜羊羊與懶羊羊為主人公,將喜羊羊修飾過的文章和懶羊羊未經修飾的文章進行對比,讓學生從直觀是感受修飾文章的美感和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審美觀,激發學生學習修飾文章的欲望。
通過喜羊羊和懶羊羊的作品對比,我在介紹了字體、字號等工具后,安排學生先自習教材再探索操作。為了排除障礙,教者讓學生讀記操作要點:“先選中再操作”,并指名說出操作步驟,使得學生的練習能夠順利進行。
在學生掌握了修飾文章的字體、字號和顏色后,教者提出標題居中等更高的要求,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礎,學生觸類旁通,很快完成了趣味練習題目。為了讓段落看起來更美觀,教者最后提出用字體對話框對文章進行修飾的要求,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
在教學中,我并且當場將請學得好的同學讀:將操作步驟、要點錄成音頻,為卡通人物配音,將學生的對話轉換成卡通人物的對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和激發學習興趣。
四、悉心指導學生, 培養創新能力
現代教學中大力倡導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信息時代產物的信息技術學科,更是率先垂范,而且最具學科優勢,小到每一項操作,每一個練習,都有不同的方法。特別是有個性的學生,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對問題也有獨特的見解,同樣方法達到不同效果更是司空見慣。如教學PowerPoint課件制作時,同學們都會根據自己的喜好或審美觀來設計課件,最后制作好的課件都非常有自己的個性,都是一個可以代表自己的作品,所以只要老師用心挖掘,悉心指導,到處可以展現學生智慧的火花,培育學生創新的幼苗。
在設計每節課的時候,我注重體現以下幾個要點:1.講練結合。單就內容而言,對三年級學生來說是非常感興趣的東西,因此在課堂上只需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重難點知識精講。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并且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自我創新等),獲取信息,掌握操作。3.任務驅動。布置任務,讓學生不知不覺在情景中積極主動地接受任務。
五、整合課程資源,不斷與時俱進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我們信息技術老師也常會說“現在計算機課真難教”。一方面由于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有些同學從初中就學習了計算機,可有些同學卻從來都沒有見過計算機是什么樣子,部分同學認為太深,部分同學又認為太淺,老師把握不好分寸;另外一方面是教材內容存在重復性,一些東西是以前學習過的,沒有新鮮感;還有就是對于同樣的內容來說,由于在學習教材的選擇上,由于不同學校在開設的課時上,開課的年級上有區別,所以不同學校的學生在學習內容的多少和深淺上又不一樣。
同年級的學生,可是從不同小學過來的,其計算機水平相差很大,中學信息技術老師在所有學科中應該是最辛苦最努力學習的一族,要面對不斷更新的計算機知識,要面對不同水平學生的提問,除了教學以外,自己要擴充自己的專業知識,所以計算機老師要通過互聯網,通過書籍來不斷為自己增加能量,每天都要更新自己,不斷引進學生需要的信息技術知識,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總之,我們作為信息技術課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差異出發,根據教學內容,巧妙設計教學方法,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適當引入競爭機制,讓學生在合作的氛圍中學好信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