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生貴
〔關鍵詞〕 寄宿制;安全管理;安全意識;食品衛生;校外安全
〔中圖分類號〕 G6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
19—0024—01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形成規模辦學效益,合理調整教育結構與布局,已是當前農村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寄宿制辦學模式日趨成為農村小學辦學的主流模式。寄宿制小學的安全工作牽涉著千家萬戶,關系到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農村教育的重中之重,是辦好讓人民群眾滿意教育的基礎和保證。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切實采取措施,大力加強安全管理力度。
一、培養必要的安全意識
小學生由于年紀小、見識少,普遍缺乏應有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弱,自我保護能力差。因此,農村寄宿制小學應在學生中開展各種安全教育活動,使廣大學生樹立強烈的安全意識,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自護技能,提高在各種危急情況下自救、互救和自我保護的能力,保證學生身體、心理、知識、能力的全面和諧發展。對低齡學生嚴加照護(照顧和監護),因為低年級學生適應環境能力差、自我保護意識弱,不時會受到高年級學生的侵犯,同時伙伴間的游戲也容易造成傷害;對高年級學生重在宣傳教育,因為高年級學生經教育后能明辨是非,懂得哪些事不能做;針對女生則要她們學會保護自己,要求她們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另外,通過發放“安全須知”手冊,張貼安全掛圖,認真閱讀《小學生安全圖解》,開展安全教育宣傳月、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周等活動,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意識和預防事故能力。
二、防患于未然,消除安全隱患,特別是要把好食品衛生關
衛生安全如果出了問題,很有可能威脅到寄宿生的生命安全。為了確保食品衛生工作不出問題,首先要把好采購關。一是大宗物品定點采購,以防發生飲食安全問題找不到供貨責任主體。二是辦好采購索證手續,嚴防采購“三無產品”。三是嚴格把好蔬菜類無證貨物的采購關、驗收關,對所購的蔬菜進行嚴格審查,杜絕不合格的食品進入食堂,以確保師生健康。其次是要把好操作衛生關,要確保洗滌、加工、操作、供應和保潔等操作過程中的每一環節都符合衛生標準。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寄宿生在學校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三、加強學校內安全管理
首先要健全并落實《農村中小學安全管理規范》、《住宿生安全制度》,抓好安全措施的每一項規定動作,明確分工,責任到人,不斷提高學校安全管理水平。其次要深入開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積極構建學校現代化的安全技術防范體系,增強校園內部安全防范和學生自我保護能力。三是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積極開展應急演練。四是要建立安全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社會化的長效機制。總之,各級教育部門、公安、衛生及安監等各有關部門要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提高安全教育的實效性,切實降低事故發生率,保障學生健康、快樂、安全地成長。
四、加強在校外的安全教育
平時要對學生進行防火、防水、防電、防雷、防騙和防交通安全等教育,重點要求學生不能私自下河到禁止游泳的地方游泳;不進游戲機室、網吧;不試吸毒品、煙、酒;不在馬路上追逐、嘻戲。教會學生在校外遇到危險時的求救方法。
五、加強安全設施建設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一章第四條規定:“學校的舉辦者應當提供符合安全標準的校舍、場地及其他教育教學設施和生活設施。”因此,對進入學校的藥品、食品、飲水等要嚴格把關,杜絕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食用、飲用物品進入校園,經常性地對學校食堂和小賣部進行檢查,發現問題馬上進行整改。大力推進校舍、教學設備、生活設施標準化建設,同時要建立家長聯系卡,適時召開家長會,簽訂《學生安全管理責任書》,明確校方與家長的職責,共同配合管理,確保寄宿學生的校內外安全。
總之,寄宿制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學校領導和宿舍管理人員要高度重視,千方百計地做好此項工作。這關系到所有住宿學生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關系到學校的穩定,關系到住校生家長的切身利益。因此,學校的每位教師,尤其是學校負責這項工作的人員在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積極探索,勇于創新,不斷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提高教育質量,讓生活在寄宿制學校里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健康成長,讓家長放心,社會滿意。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