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 頓琳 趙冬
1 學生存在的問題
1.1 存在放松懶散的思想
實習生在剛進入臨床初期,學生學習情緒穩定,工作也積極努力。但3個月后,松散的情緒開始出現。有的學生片面地認為緊張的理論學習階段已經結束了,考試的壓力也減輕了,實習期可以放松了。另外,經過一段時間的科室實習,一些學生認為對臨床工作比較瑣碎,自己能參與的很少,導致實習熱情減退。學生的學習態度松散,其表現是學風問題,其危害是影響在院期間的實習質量和畢業后的敬業精神。
1.2 對實習階段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大多數醫學院校臨床實踐的考核無標準或標準不統一,實習期間筆試和技能操作分值只占最后總成績的極小部分,而且很多科室對學生的實習考核沒有具體的量化標準,實習手冊上的考核內容基本只有帶教老師的評語或者日常考勤打分等,這樣就造成學生表現的基本相似,努力不努力,積極不積極基本沒有區別。而最后學校畢業證的頒發只要求學生畢業考試成績及格,這樣的考核標準造成許多學生重理論輕實踐,造成學生認為實習階段的好壞沒有關系,從而對臨床實習重視不夠。實習期末,則有的學生認為招聘單位的擇優條件與臨床實習好壞無關,從而對實習的目的、意義及重要性理解不到位。
1.3 面臨考研和應聘的雙重壓力
目前,隨著畢業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學生畢業后實習自主擇業。而事業單位改制,大部分省市級醫院、醫學院校及研究機構用人要求趨向于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高學歷學位的畢業生。為了找到一個理想的工作單位,報考研究生進一步深造成了很多學生的選擇,使得他們在實習期間不得不集中精力進行考研復習,或者迫于就業壓力奔波于各城市各醫院的應聘中,這樣直接影響了醫學生的臨床實習質量。目前學生考研的考前復習、參加考試、聯系就讀的院校及導師、雙向選擇等,都在學生的臨床實習期間,學生實習和考研、就業時間的沖突極大地分散了學生的實習精力,嚴重影響了學生實習的質量。
1.4 動手機會少造成學習無熱情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隨消費意識和法律意識的普遍增強,患者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在很多醫院,病人都可以自主選擇醫師,而且偏向資歷高的專家大夫,更不愿讓實習醫生檢查、治療。而且隨著頒布《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要求醫務人員嚴格依法行醫,因此帶教老師本身就面臨患者和規定的多方壓力,更不愿意因實習生的操作不規范,從而發生一些不必要的醫療糾紛等。這些方面都對實習生的臨床學習帶來了很大的限制,帶教教師不敢讓實習生操作,造成學生臨床操作機會減少,臨床技能得不到鍛煉,無法達到知識結合實踐的實習目的,終日只能干雜活的現象也極大地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1.5 對老師的帶教水平和帶教意識不滿意
有些臨床帶教老師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學培訓,雖然知識淵博,但是帶教經驗不足,不知如何更有效地培養和引導學生。另外,帶教老師都有繁忙的臨床醫療工作,有些還身兼數職,醫療責任重大,用于臨床教學上的精力和時間相對不足,加上教學時間不能合理地納入個人的績效考核,使得很多教師對臨床帶教缺乏積極性,教學意識淡薄。少數帶教老師責任心不強,只讓臨床實習生跑腿打雜,甚至放任不管,嚴重影響了實習生的積極性。
2 相應的教育管理方法
2.1 抓好下科前培訓,是做好實習生思想工作的前提
下科前的崗前培訓是所有臨床實習生到醫院實習的第一步,該培訓直接影響學生的整個實習過程。
醫院安排的培訓內容應包括醫院的歷史、文化,各項規章制度,實習生管理制度,病歷書寫,電子病歷培訓,醫務人員禮儀,醫療衛生相關的法律、法規,醫患溝通等。另外,必須安排至少一周的內外婦兒各科基本臨床操作培訓。
通過培訓,規范了學生的言行和儀表,要求生活上要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教育學生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與患者溝通,尊重患者,保護患者隱私,贏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
通過規范的科室基本臨床操作培訓,可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臨床操作流程,可以勝任簡單的臨床工作,便于增加學生和帶教老師的配合度,幫助學生更快地融入到科室的日常工作中去。
通過系統規范的實習崗前培訓,使學生更全面地了解醫院的有關規章制度、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項,從而較快地適應實習醫師角色,更快地適應臨床工作。
2.2 建立切實可行的臨床實習質量評價體系
應盡快建立健全臨床實習考核制度、具體的責任體系和可量化的評價考核體系,并將學生的實習期表現和評分如實填寫在實習手冊上并記入學生檔案,學校應向用人單位如實提供學生的實習情況,這樣實習的質量與就業的好壞就聯系起來,學生就會主動重視實習期間的表現,真正做到改變重知識、輕技能,重理論、輕實踐等狀況,從而提高實習生的臨床實習質量。
2.3 教育學生正確處理實習與考研就業的關系
為了減少實習期間考研、就業等事項對實習的影響,一方面可在考研前夕集中給予學生4到8周的考研學習假期。另一方面,系統開展就業指導課,盡力為學生開辟多方就業市場,及時為學生提供就業信息,在實習期間合理安排相關招聘會,使學生可以有的放矢,不必過多地奔波于各人才市場,從而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安心實習。
通過教育學生正確處理實習與考研、就業的關系,重點是端正學生對臨床實習的態度,認識到臨床實習的重要性,合理安排實習、考研和就業的時間和精力。
2.4 鼓勵教師多為學生創造動手機會
要轉變臨床帶教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 可以通過對學生的技能評比量化帶教教師的臨床帶教成績,促使和鼓勵教師大膽培養,放手讓學生操作,強化學生的基本操作訓練,鍛煉學生的臨床操作技能。同時要轉變學生的觀念,要使學生意識到臨床操作技能只能從臨床實踐中去學,如果不積極動手就無法學到實際的操作能力。
另一方面,通過積極溝通,改變患者的態度和意識,改善醫患關系,讓病人理解并支持醫學教育工作,從而創造良好的實習氛圍,為學生盡可能多創造動手機會,讓學生更多地實踐操作,同時在實踐中提出問題,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將理論知識轉變為實際工作能力,多進行臨床基本操作的技能訓練,將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醫生。
2.5 提高帶教教師帶教水平,強化教學意識
實習醫院應積極對待實習教學,加強硬件設施建設;醫院可以通過定期開展教學觀摩,師資培訓講座、教師授課評比等活動,建立和完善師資隊伍考核管理機制,促進教師提高帶教水平;強化教師的教學意識,明確其帶教職責和工作范圍,樹立醫療、科研、教學并重的理念;引進激勵機制,開展評選優秀帶教教師的工作,獎勵優秀帶教教師,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帶教氛圍。
綜上所述,影響醫學生臨床實習期間思想變化的因素很多而且相互影響,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和醫學模式的轉變,加強醫學生在實習期間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在臨床實踐教學中將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因此,只有進一步調整教學計劃,改進教學環節,強化實習管理,努力提高帶教教師的教學意識和教學水平,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有效提高臨床實習質量,才能真正培養出合格的醫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