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婷 涂群章 劉斌
0 引言
2005 年6 月23 日中央軍委頒布施行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條例規定軍隊院校教學、科研、圖書、檔案等專業技術崗位可公開向社會招聘文職人員。隨著我軍文職人員制度有步驟、有計劃的實施,越來越多的優秀應屆畢業生和社會優秀人才被聘用到軍隊院校。①②現今,非現役文職教員已逐漸成為軍隊院校教員隊伍的生力軍,承擔著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教學任務。努力提高非現役文職教員的專業教學素質和能力,對全面提升軍隊院校師資隊伍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非現役文職教員專業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相較于國外已十分成熟完善的非現役文職制度而言,③我國的非現役文職制度起步較晚,在很多方面還處于借鑒和探索階段。當前我軍的戰略目標是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培養高素質的軍事人才。軍隊院校的教員擔負著培養高素質軍事人才的重要使命。為適應新的形勢,軍隊院校需要有高素質的教員隊伍,軍校應高度重視非現役文職教員的專業課程教學能力培養和發展。
當前,大多數非現役文職教員都是來自地方重點院校的博士或者碩士應屆畢業生,他們都已具有較深厚的學科專業知識。但是,沒有經過系統的軍事訓練和軍事文化培訓,尤其對部隊保障裝備及部隊現實不了解。由于非現役文職教員在專業課教學中不能很好地將專業理論知識和部隊實際、部隊裝備緊密聯系起來,導致講解缺乏生動實例,只是簡單傳授專業理論知識。盡管目前有部分軍隊院校采取了一些針對措施,④但無法使得這一問題得到根本的解決。加強非現役文職教員上好軍校專業基礎課所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努力提升其軍事專業教學素養,促進其更快更好地向軍人教員這一角色的轉變,對提高軍隊院校全面建設改革與綜合教學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提高非現役文職教員專業課程教學能力的措施探討
2.1 多樣化的崗前培訓方式
教員的崗前培訓教育是教員素質建設和培養的根本,包括職業道德教育、崗位技能職業培訓等。建立起科學的培訓機制,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做好新教員的崗前培訓工作, 既能充分發揮新教員積極主動性,又能加大發掘其潛能的力度,實現教員自身綜合教學素質的極大提高。⑤軍隊院校有其特殊性,非現役文職教員的崗前培訓工作要體現出軍校自身特色,針對其已具備較深厚的學科專業知識,但缺乏軍事專業知識,不懂“如何將理論與實際聯系”的特點,可以通過多樣化的崗前培訓方式來彌補這一缺陷,提高其專業課程教學能力。
首先,可考慮多組織教學觀摩和教學競賽等實踐培訓活動,從實踐中吸收優秀老教員的專業課程教學經驗。例如我校組織非現役文職教員觀看大學和學院各級別教學競賽,參與大學畢業綜合演練行動,組織非現役文職教員專業課程教學競賽等。我校校院兩級每年都會舉辦各類形式的教學競賽或者教學改革觀摩會,賽會集結了校內最優秀的教員,向全校師生展示其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課堂教學改革模式。一年一屆的畢業綜合演練更是直觀地向新教員展示了當前的部隊列裝裝備及學員需要掌握的實踐技能,這些實踐活動的參與都將大大提升非現役文職教員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起來的專業教學能力。
其次,目前大多數軍校的崗前培訓工作不分學科專業, 統一采取“一刀切”的崗前培訓方式,這已無法適應培訓對象多層次性和復雜性的需要。非現役文職教員所從事的專業和面臨的教學對象是各不相同的,因此要扎實掌握本專業技術領域內的軍事專業知識。可開展分學科專業的針對性培訓,以適應不同專業技術領域的非現役教員教學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為了可以充分發揮專業教研室作用,加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針對新教員缺乏專業課程教學經驗,不熟悉相關軍事背景的情況,各教研室可以建立老教員傳幫帶制度,并定期對新教員進行診斷性聽課,促進新教員提高專業課程教學技能。
再者,開展具有院校特色的崗前培訓。例如我校工程兵工程學院專門針對非現役文職教員開設了“工程兵知識培訓班”。為非現役教員量身制定培訓方案,邀請全院機械、土木、道路等各個專業領域最優秀的教授級老教員親自授課,全面系統介紹工程兵軍兵種知識和部隊裝備,并通過結業考核方式鞏固所學。后續的教學實踐表明,這項培訓工作收效甚大,非現役新教員們能將所學的軍事專業知識結合到各自的專業課教學中,教學效果獲得了教學督導專家的多次好評,軍事專業素養和專業課程教學能力得到了同步提升。
2.2 實行文職教員部隊代職制度
在當前的軍校教育體制環境下,大多數現役教員都會被安排到基層部隊去進行代職鍛煉。非現役文職教員和現役干部一樣從事軍事專業基礎教學,一樣應該了解官兵思想心理情況,了解信息化戰爭的戰略戰術,更應該充分熟悉我軍武器裝備發展現狀和訓練情況。這樣才能夠有的放矢地結合軍隊武器裝備和部隊思想情況開展專業教學和科研工作。大多數文職教員認為自己在軍校開展軍事教學和科研工作有一定的難度,積極地表達了他們關注軍事科技發展現狀、參與部隊生活、意欲投身到部隊代職的意愿。
代職鍛煉能使非現役文職教員真正融入軍隊生活,強固軍魂意識,培養軍事素養,充分認識熟悉部隊裝備和部隊現實,從而在課堂教學中將理論聯系實踐,將書本知識與軍事實踐緊密結合,更好地承擔起專業課程教學和科研任務。因此,各軍事院校可有選擇地、有計劃地安排需要的非現役文職教員到基層部隊代職鍛煉,增強他們對部隊的認知和了解,以全面提高其軍事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能力。
2.3 健全和完善科學合理的可持續發展的考評激勵機制
軍校非現役文職教員是“不穿軍裝的軍校教官”,承擔著培養新型軍事人才的重任,他們必須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軍事知識,具備良好的軍事素質,為了使其積極地投入到崗位工作中,最大效能地發揮出自己的專業教學潛能,需要進一步穩定非現役文職教員的思想,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其職業道德和職業情感,增強其投身國防教育事業的強烈事業心和責任感。為此,需要建立起更加科學合理的考評制度和強化人本激勵機制,實現非現役文職教員在軍校專業課程教學崗位上的可持續發展。
進一步建立公平競爭、擇優汰劣的機制,使廣大文職人員處于一種強烈的責任感、緊迫感和成就感之中,切實做到優勝劣汰、競爭上崗,形成一種激勵進步意識,促進專業教學能力的提升,真正使文職人員發揮其作用。
強化人本激勵機制,實現非現役文職教員可持續發展。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尊重人才,關心人才,激勵文職人員的需要和自我發展。建立非現役文職教員進修制度,提高他們的教學科研水平。例如南京地區協作區和總參每年會定期舉辦的非現役文職教員集訓班,就是非現役文職教員進修制度的有益探索。同時把非現役文職教員攻讀高級學位納入軍隊院校人才培養計劃,資助其繼續深造,在職攻讀高級學位,促進專業教學能力的提升,大力培養一支高素質的非現役文職教員隊伍。
3 結語
自《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頒布實施以來,非現役文職教員作為軍隊院校的一股新生力量,為軍校帶來了新鮮血液與活力,在軍校的教育教學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時我們還應看到一些不足之處。如何克服這些不足,提高非現役文職教員的專業課程教學能力,是需要不斷深入探討的問題。總之,切實培養好、使用好非現役文職教員,努力全面提升其綜合教學素質,使其成為軍隊院校師資隊伍中一支優秀的骨干力量,對我軍的現代化建設、實現軍隊人才戰略工程,創建一流軍事院校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注釋
①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制度.
②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
③鄭椿霖,耿明華.打造“不穿軍裝的兵”——西方國家軍隊文職人員制度管窺[J].環球軍事,2006(24).
④張云,李建增等.對軍隊院校非現役文職教員崗前培訓的思考[J].中國冶金教育,2010(6).
⑤趙紅巖.淺析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J].大眾商務,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