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麗莉
1 影響女大學生就業的因素
1.1 外界因素
(1)就業市場供求不平衡:就業問題越來越難,主要原因是由于市場需要人才少,然而畢業的大學生卻急劇增加,最終導致供大于求。無論是男大學生還是女大學生找工作都很困難,這是無法避免的因素。(2)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中國社會存在男尊女卑的現象,沒有完善的女性保障體系,比如在用人單位上,很多企業由于女性的孕育問題,而不招聘。對于國家政府機關單位,也很少應用女性作為較高的領導人。(3)招聘人才傾向有經驗的工作者:大多數招聘條件需要有經驗的工作者,然而大學生主要的任務是在學校完成學業,很少有工作經驗,所以,很多企業不愿意接受。
1.2 女大學生自身原因
(1)缺乏自信:大多數女學生缺乏自信、自尊、自立等精神,主要原因是對自己學習情況沒有足夠的了解,大部分女生相對于男生來說,在家庭教育上嬌生慣養,從小就缺乏自立的能力,這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造成其對任何問題都有依賴性,然而人才市場競爭如此激烈,會加大學生的壓力。(2)專業知識掌握不牢固:在大學期間,學生放松學習,沒有認真學習專業知識,浪費時間的現象非常嚴重,沒有深入學習專業知識,待到工作實踐中,會不知從何下手。(3)就業觀念陳舊:很多女性首先降低自己工作難度,認為女生應該找一份輕松的工作,不能過度疲勞,而且都希望找一份安穩的國家企事業單位的工作,然而雖然國企員工福利好,但是招聘名額十分有限。所以,在就業問題上,女大學生為了自身早日就業,應當擺正位置,分析好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
1.3 綜合素質差
很多畢業女學生實踐能力差,掌握的理論知識不能很好地進行實際運用,有些學生道德素質和社交能力很差,語言表達能力弱,對于專業工作來說,不能用間接的語言描述工作重點。整體表現出來的特征就是綜合素質差,概括總結能力也很弱,依賴性強,遇到稍微有難度的問題,需要查找資料。由于在學校學到的一般都是理論性知識,待到實際運用時,學生動手能力很差,不能很好調控各項行為,使實踐工作沒有按照一定秩序進行。大多數女學生不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導致創新能力逐漸減退,沒有發散性思維,在專業技術問題上不能開拓創新技巧。很多企業看到女生有依賴性,于是大多數招生偏向于男生,這就要求學校和學生本身認識這一點,進而改善缺點,全方面提升綜合素質。
2 高職女大學生就業指導措施
2.1 注重培養女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職業能力
高職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對于選擇技能的學習必須要求掌握牢固。同時,應當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全面提升女學生的綜合素質是關鍵。企業在招聘會上,看重的是全面素質,在社會生活中,起主導作用的仍然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在學校學習過程中,就應當培養這種能力,并且逐步提高自身素質,為快速就業提供良好保障。
2.2 發揮學生自我優勢
學生不能盲目地學習,應當發現自己的優勢,在就業時,根據自己的特長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優點全部展現出來,不能有害羞的心理,要善于發揮自身獨特的優勢,只有這樣,才能在數以百計的畢業生中脫穎而出。在學校學習過程中,提早發現自身的優勢,下意識培養專一性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總結學生的各種特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被挖掘之后,在優點上下功夫,完善自己優點,進而增加與同等人的競爭能力,如今社會,需要的就是鶴立雞群的人才。教師根據學生的優點,給予正確的指導,使學生能夠快速完善自己。
2.3 培養實踐能力
在學校大多數學到的知識都是理論性的,以至于在實際操作中,會手忙腳亂,不知道從何處下手,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并且會給人留下專業技術不好的印象。這就要求在教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校提供學生實踐的條件,例如,教師可以定時定量地帶領學生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學習,現場教給學生知識,以便其深入理解,并且降低學習難度。學校大力支持學生參加各種科研活動,提供學生社會實踐機會,對表現優秀的學生要進行獎勵,潛移默化中,培養其綜合素質,在解決就業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
2.4 提倡學生自主創業
提倡學生自主創業,在未來人生道路上為自己鋪路,拓寬就業之路。而且在自主創業過程中,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只有自己做一件事時,才能投入全部精力,讓學生深刻理解生存的困難。讓學生明白,要想在創業道路上走好,必須通過自身努力,自己對所學的知識深入總結,掌握知識精華,學以致用是關鍵。在創業道路上,女大學生不斷地完善自己,苦練內功,總結經驗,加強自身素質和能力的培養,擯棄傳統觀念的束縛,為自己開創一片屬于自己藍天。
3 總結
通過本文的論述,對于女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應當結合教育經濟學相關理論知識,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給予正確指導方向。在實際工作中,引導女大學生樹立合理就業期望,制定符合實際的有效的就業方針,加快解決就業難的問題,為更多的學生服務。
參考文獻
[1]高霞光,張俊.量與質的平衡:印度高等教育的發展與啟示[J].高教論壇,2011(7).
[2]羅琴,張俊,高霞光.青年服務與大學生成才[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10(5).
[3]周翠翠.淺析當前我國女大學生的就業弱勢問題[J].新西部(下半月),2010(12).
[4]郭啟煒,李永龍.淺析女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及對策[J].教書育人(學術理論),2010(12).
[5]易莉.女大學生就業難:內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青年探索,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