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麗 劉慶林 周廣文
【摘要】服務外包成為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國際服務業外包熱潮的興起,為山東省服務業迅速發展提供了機遇。山東省已經成功承接了制造業的國際轉移,承接服務業外包將為山東省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本文從外包總量、行業和地區分布等角度分析山東省服務業外包的發展現狀,以及服務外包發展的特點和優勢,從而提出山東省的服務外包應采取怎樣的發展戰略以發揮自身優勢,加快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步伐。
【關鍵詞】服務業外包發展現狀優勢發展戰略
一、山東省服務業外包的發展現狀
2011年,山東省積極推進服務業工作,服務業發展取得可喜成績。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突破10億美元,實現了“倍增”工作目標,呈現出“發展提速、規模擴大、質量提升、市場拓展”的良好發展態勢。
(一)服務外包總量
2011年全省共登記服務外包企業1000家,比上年增長49.9%,登記承接服務外包合同5818份,合同金額16.6億美元,執行金額11.6億美元,分別增長21.3%、78.4%和82%。其中,離岸合同4620份,合同金額15.3億美元,執行金額10.6億美元,分別增長29.1%、107.4%和112.2%,連續三年實現“倍增”。①
(二)服務外包行業分布
全省信息技術外包(ITO)對外接包能力不斷增強,離岸合同金額6.1億美元,離岸執行金額4.9億美元,分別增長57.3%和71.3%,占全省總額的39.9%和46.2%。技術性業務流程外包(BPO)及知識流程外包(KPO)增長迅速,離岸合同金額9.2億美元,離岸執行金額5.7億美元,分別增長163.1%和168.4%,其中技術研發、工程和工業設計等成為山東省服務外包新的增長點。②
(三)服務外包地區分布
截至2011年9月份,全省有濟南、青島、煙臺、淄博、東營、濰坊、日照、威海、泰安、菏澤、濟寧等11市登記開展了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其中,離岸執行額過千萬美元的城市有8個,分別為濟南、青島、東營、煙臺、淄博、濰坊、威海和日照。尤其是濟南的外包產業發展更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成為越來越多知名服務外包企業聚集的熱點之一,并且成為微軟在全球的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和國際認證合作的首家示范城市。
據統計,2011年濟南市服務外包企業累計達到265家,培訓服務外包適用人才1.4萬人,實現服務外包人才就業6354人,服務外包實現離岸外包執行額4.13億美元③,占山東省離岸外包執行總額的39%,位居山東省第一位。
(四)承接離岸外包來源地分布
從服務外包的發包方看,目前山東省已成功開啟對日韓和歐美等市場的外包業務。2011年,全省承接離岸服務外包來源地達到123個國家和地區,較上年增加14個,離岸執行金額過億美元的有3個,分別為日本3.1億美元、印度1.7億美元、美國1.4億美元,合計占全省的58.5%。④
二、山東省服務業外包的發展特點及優勢分析
(一)山東省服務業外包的發展特點
近年來,山東省搶抓服務業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機,以做大做強服務外包企業為核心,以人才引進和培育為支撐,大力營造產業發展環境,服務外包發展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縱觀山東省服務外包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服務外包發展速度較快,與國內服務外包發展較發達省市的差距在逐步縮小,但總量仍偏低,2011年山東省服務外包的合同執行金額僅占全國服務外包總量的3.6%,服務外包的項目成交額僅相當于廣東的31%。
2.承接服務外包的業務模式仍以ITO為主,但是BPO和KPO增長迅速,離岸外包合同金額所占比重由2010年的47.4%上升為2011年的60.1%,上升了12.7個百分點。
3.“雙核多點”的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濟南、青島兩市核心聚集作用進一步凸顯,2011年兩市離岸外包執行額合計7.86億美元,占到了全省的74.2%,其他城市離岸外包執行額也實現大幅增長,并建成十余個省級服務外包示范園區,實現了“多點開花”。
(二)山東省發展服務業外包的優勢
1.區位優勢。山東省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擁有強大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半島的青島、煙臺、威海等沿海城市經濟發展良好,毗鄰世界第三大發包地日本;有多條國際航線,港口貿易極具規模,在開展對日、韓、美、歐外包業務方面具有優勢。從國內區位看,山東處在南方發達地區“長三角”和北方發達地區京津唐、遼中南之間,是京滬、環渤海經濟的發展腹地和產業承接地。[1]
2.制造業優勢。山東省是制造業大省,制造業基礎雄厚,在電子信息、汽車制造、機械制造、紡織服裝、家電產業等領域擁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龐大的制造業創造了巨大的服務需求。依托制造業大省的優勢,在吸引國際服務外包的同時,也可以積極發展本土的制造業外包,服務外包將有較為廣大的潛在內外需市場。
3.人才優勢。山東省是名列前茅的全國高校云集地,具有大批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素質勞動力,每年高校畢業生約37萬人,具有大量高素質、低成本專業技術人才優勢。2011年山東省累計認定了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86家省級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機構,年培訓能力達到3萬人以上。先進的職業技術教育基地,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知識、人才的尊重意識,都成為山東省發展服務業外包的最有力競爭條件。
三、山東省發展服務業外包的戰略選擇
山東省服務業外包目前雖已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山東服務外包企業的規模和實力仍然較弱,在國際國內的知名度和競爭力相對較低,服務外包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政府需進一步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加快發展步伐。
(一)產業集群化發展
集群化發展有利于服務外包企業的快速成長和發展,提高服務外包企業的競爭力,能實現規模經濟,優化生產要素配置,降低創新成本,形成創新網絡,從而吸引服務外包企業進入集群[2]。
山東省目前已建成齊魯軟件園、青島軟件園、威海東方硅谷軟件園等十多家省級示范園區,產成了一定的集聚產業效應,但區內的基礎設施、配套實施、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仍有待進一步提高。政府應通過載體建設引導園區向專業化、特色化、高端化方向發展,通過有效整合服務資源,促進企業之間的合作,形成外包企業集群,創造良好的產業聚集環境,推動產業集群發展。
(二)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承接國際信息服務業外包的前提是擁有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及依托其上的信息技術的充分應用[3]。山東省的基礎設施建設進展迅速,截至2009年,全省光纖電纜線路總長度達到32.1萬公里,數據通信網長途電路達到32.6萬2M⑤,覆蓋了全省所有城鄉,但與廣州等服務外包發達省市的基礎設施建設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須在現有基礎之上加大投資力度,支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確保發包企業和接包企業之間的通信、聯絡能夠暢通無阻,優化我省承接服務業國際轉移的環境。
(三)加大對服務外包的政策支持
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出臺了產業促進政策,實施戰略規劃,搶占國際服務外包市場,而國內很多省市如廣州、上海、江蘇等也紛紛制定了大量的優惠措施,吸引國際外包企業。因此,山東省應根據自身發展的優勢對服務外包進行統一規劃,改善投資環境,減輕服務外包企業的稅收負擔,大力引進高附加值產業落戶我省。一方面,通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構建一個信息安全、誠實守信的商業環境,增強國際服務業外包向山東轉移的信心[4]。另一方面,加強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服務外包企業的支持,以激勵企業自主創新,不斷向高技術密集、高附加值產業提升。
(四)建立并完善服務外包人才的培養模式
建立多層次的人才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利用體系,發揮高等院校、示范園和企業的優勢,建設服務外包產業人才培訓基地。目前山東省服務外包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最大需求人才為中級工程師和高級項目主管等中高級人才(59%),初級技術人員和系統架構師以13%的比例次之⑥。這說明對企業發展起至關重要作用的中高級人才供不應求,但目前無論院校還是培訓機構對此方面人才的培養能力均顯較弱。
政府可以根據企業及市場的需要,一方面鼓勵高等院校與服務外包企業、人才培訓機構采取多種方式,有針對性地進行人才培養,擴大基礎人才培養規模。發展服務業職業教育,引入相應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完善培養機制。另一方面,大力吸引海內外服務外包人才,特別是熟悉國際外包業務流程管理和業務渠道的中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鼓勵服務外包高層次人才從事人才培養工作,幫助解決高校教師缺少實踐經驗,不能滿足產業實際需求等問題。
注釋
{1}{2}{3}數據來源:山東省服務外包網
④數據來源: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
⑤數據來源:《山東省服務外包人力資源發展調研報告》,山東國際商務網
⑥數據來源:《山東省服務外包人力資源發展調研報告》,山東國際商務網
參考文獻
[1]周宏燕,于振濤.山東半島城市群的區位優勢分析[J].技術經濟,2002(12):9-10.
[2]許正中.中國軟件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現狀與戰略選擇[J].宏觀經濟研究,2009(6):20-25.
[3]林少敏.廣州如何承接國際信息服務業外包[J].中國信息界,2007(2):32-36.
[4]許光.國際服務業外包模式演進及浙江的策略選擇[J].產經前沿,2011(10):53-56.
[5]來有為等.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趨勢和中國的戰略抉擇[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10:159-173.
作者簡介:宋曉麗,女,經濟學碩士,山東科技大學經濟管理系講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