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漸 鄒景芳
【摘要】孔子曰:“學貴有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問難,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其自主學習的關鍵,是創新學習的開端.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學會提問,善于質疑,這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重要途徑.科學的發展也向我們證明愛因斯坦說的“提出一個問題遠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的正確性.本文旨在讓學生形成具有數學的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從而形成多維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導疑”;質疑;數學思想;創新
“學貴有疑”,這對于我們所有教師來說早就耳熟能詳了.隨著全國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從教育專家到一線教師都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高中數學教學的終極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很重要的一環就是“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盡管教師們都有了這樣的認識,但“真正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仍舉步維艱.一是由于學生長期受傳統數學教學的束縛,學生沒有養成積極主動、大膽質疑的習慣,學生只習慣于教師講的單向活動;二是有的老師本想引導學生思考質疑,開始做起來效果并不理想,對此方法失去了信心,甚至悲嘆“教學理想在現狀面前破滅”!其實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一鍬掘不出一口井來”,要培養學生“學而有疑”貴在教師的“相機誘導”.鑒于以上認識,本文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入手結合本人教學經歷及同事的經驗來闡述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導疑”教學.
一、“導疑”教學在農村高中數學課堂的提出
在課堂上教師圍繞學習內容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提出疑問,解決疑問,并以此為契機養成質疑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目的在于讓學生從多角度來懷疑數學、思考數學、探知數學.
以前的高中數學教學幾乎都是一講一練,特別是在概念、思想、方法,等等的教學過程中都是直接引入或者不講,只讓學生做題練習,以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這樣的結果是學生會做這個題,但不明就里.比如:在“函數的單調性”一課的教學中,如果直接給出單調遞增的定義學生會一頭霧水,不能理解,老師不妨引導學生提出對概念的疑問并結合學生的疑問設計出以下問題:(1)圖像從左往右看的變化趨勢是什么?(2)你能不能用數學語言描述上面的變化趨勢?(3)請用數學符號表示出你所描述的變化趨勢.然后讓學生參與討論,積極發表他們的觀點,一步步引導學生觀察、想象、歸納出需要的結果,讓一個枯燥抽象的概念逐漸在學生的頭腦中成型.
二、農村高中數學課堂中如何實施“導疑”教學
本文涉及的“導疑”教學策略是建立在“導學”教學策略的基礎之上,且與“導講”“導練”相輔相成,在數學知識上注重從知識的來源、演變過程、時代環境等多角度的來引導學生對問題的認識與推理.我們的教學是“教貴導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生的每一個細節,激發學生“提疑”的斗智,給予學生“質疑”的權力,賜予學生“生疑”的方法,提高學生“解疑”的能力,“點燃”課堂里每一名學生的心智.逐漸使學生有意識地運用已有的知識去理解新的還不能充分理解的知識,從而為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最終教學目的提供了可能.
比如,在教學人教A版必修2“1.2.3 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時可作如下處理:在本文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會對為什么“幾何體的直觀圖要這么畫,這樣畫有什么實際意義”提出疑問.引導學生提出疑問后,讓他們了解數學家蒙日建立的畫法幾何在軍事等領域的作用,以及對數學領域的推動作用,課堂上學生被歷史人物和畫法幾何的作用所感染,積極開動腦筋,積極提出問題,達到了教學預期效果和教學目的.
三、“導疑”教學在農村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意義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作為農村高中學校的教師真正感覺到了新課程并沒有減負,相反更加感覺到了學生學業的加重,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更加的“輕松”呢?“導疑”教學策略在農村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使之眼前一亮.農村高中數學課堂“導疑”教學有助于:
(1)培養農村高中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改善學生學的方式,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讓其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成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對于高中數學的學習有了更高的熱情,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學習動機更加明了.
(2)促進農村高中教師專業發展,轉變教師教學行為,改善教師教學方式,提高教師教學技能.
(3)使學校的教學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使學校的教研能力有了根本改觀,促使學校的教學軟件提檔升級,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新型課堂,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校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以上是本人對農村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一點認識,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及本教研組各教師的一些經驗總結,提出了本人的一些看法,有待商榷,望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