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龍 胡立多
【摘 要】 會計信息化實訓在學校人才培養過程中起到了銜接專業學習和實際工作崗位的橋梁作用,但目前的會計信息化實訓方式仍停留在傳統的單機操作、集中處理,與實際崗位嚴重脫節。利用分布式處理技術,重構會計信息化實訓體系將有助于實現會計信息化應用價值,培養符合企業實際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關鍵詞】 分布式處理; 會計信息化; 實訓體系; 重構
分布式處理是一種相對于并行處理而言的計算機數據處理模式,以多臺相連的計算機各自承擔同一工作任務的不同部分,在人員的控制下,同時運行,共同完成同一件工作任務。會計信息化的軟件從單機版到網絡版,從單一的會計核算到擺脫信息孤島成為企業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再到現在炙手可熱的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其間經歷了若干個階段,實現了質的飛躍。目前,企業會計信息化的應用多數采用分布式處理進行分崗的業務處理,并建立了相應的人員準入和操作權限管理規范以及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但目前的會計信息化實訓方式仍停留在傳統的單機操作、集中處理,與實際崗位嚴重脫節。為培養符合企業實際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需要創新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模式,重構基于分布式處理的會計信息化實訓體系,實現會計信息化應用價值。
一、當前會計信息化實訓現狀
(一)實訓內容仍以會計核算為主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會計信息化實訓是作為會計類專業會計信息化課程的一部分,遵循了傳統的實訓內容,以總賬業務處理、工資系統、報表管理系統等會計核算為主,跟企業信息化管理的其他環節仍然脫節。有少數院校開展了財務業務一體化實訓,但仍是以工業企業會計業務流程處理為主線。會計信息化內容定位于會計核算業務的處理,忽視了會計信息化與企業管理信息化的關系。
(二)實訓方式為單機處理,集中核算
會計信息化從誕生之初的單一工資核算到現在的多系統、多功能網絡化的會計信息系統,其各個模塊之間存在著數據傳遞關系。而目前的會計信息化實驗實訓多為混崗操作、集中業務處理,學生進行的是孤立的會計業務處理,一個學生扮演著多重角色,既是主管,又是操作員,還是系統管理員、維護員,使得學生在系統的各個角色中疲于奔命,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最后導致學生的整體操作技能無法有效提高,也很難滿足企業的實際需要。
(三)實訓平臺與實際應用脫節
會計信息化實訓平臺主要包括實訓場地、設備、實訓教材以及實訓軟件系統。各個院校的實驗實訓室往往設置了統一的網絡配置環境,并承擔了多門課程的實驗實訓任務,無法滿足多個工作小組同時展開網絡環境下分布式實驗實訓的要求,無法實現企業環境中的專機專用。各個實訓機房基本上是獨立的局域網絡,沒有實現各個機房網絡的連通,使得會計信息化實訓在空間上無法擴展,無法體現較大網絡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運行和控制的真實情況。目前各高校會計信息化實驗實訓教材大都采用單機處理環境下的業務處理模式,是由單一操作員視角進行的自主驗證式實訓過程,無法反映網絡環境下會計業務各個崗位之間的協同處理對業務流程、內部控制、數據處理等方面的影響,不便于學生理解網絡環境下會計業務和企業管理信息化其他活動的關系。現在的會計信息化軟件基本上實現了網絡化以及數據庫服務器、中間層服務器、客戶端等多層架構,但各高職院校在教學中普遍采用的仍然是一人全崗,單機處理,集中核算的模式,最后學生無法理解系統內各個模塊的數據勾稽關系,協同處理流程,進入企業后還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成本來進行彌補。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及其高技能人才的培養,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學生對企業實際崗位的適應力和企業對人才的認可度,高職院校改革原有的會計信息化實訓模式顯得日益迫切。
二、重構分布式會計信息化實訓意義
(一)符合會計信息化發展方向
會計信息化是會計與現代信息技術高度融合的產物,是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平臺,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與業務流為一體,實現會計信息與企業其他管理信息的相互交換和融合的高度數字化、多元化、實時化、個性化、動態化的會計信息系統。會計信息化將朝著信息資源的高度共享,數據處理的高度實時方向發展,會計信息化建設將是實現企業管理信息化的關鍵和核心。會計信息化在會計數據處理流程、業務處理方式、內部控制方式和組織機構等方面都與手工處理有許多不同之處,而分布式處理則是實現會計信息化功能的最佳途徑。
(二)推動會計信息化實訓教學變革
會計信息化實訓是培養會計信息化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建立分布式的會計信息化實訓創新模式,以企業實際職業崗位情況和需要設置實訓環節,將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要的無縫對接,擺脫院校教育“閉門造車”的尷尬。分布式實訓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實際職業崗位技能,也能鍛煉學生為完成工作任務而進行的相互協調、溝通,同時對實訓教材、實訓師資等形成倒逼機制,反推這些實訓要素的改進、提升,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三)改善實訓環境、促進高職院校內涵發展
建設具有實際職業崗位特點的實訓場地,進行分組、分崗位教學,完成職業工作任務,分布式處理正是基于這種要求和特點尋求在仿真職業環境中提高會計、會計電算化專業學生熟練操作會計信息化軟件能力的途徑,以期真正實現高職教育的“教學做合一”的目標。分布式會計信息化實訓將有助于推動建立良好的實施典型工作任務項目教學的軟硬件平臺,使實訓環境真實化、職業化,有力促進高職院校內涵建設和發展。
三、實施分布式會計信息化實訓的有利條件
(一)政策條件
2011年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件指出要推動體制機制創新,深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進一步促進高等職業學校辦出特色,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要培養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推行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實踐教學比重應達到總學時的一半以上;強化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鼓勵學校提供場地和管理,企業提供設備、技術和師資,校企聯合組織實訓,為校內實訓提供真實的崗位訓練、營造職場氛圍和企業文化;推進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方法改革,開發虛擬流程、虛擬工藝、虛擬生產線等,提升實踐教學和技能訓練的效率和效果。這些政策為分布式會計信息化實訓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以及外部條件。
(二)軟、硬件條件
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對高職院校的實訓教學投入也得到了加強,實訓設備得到了更新換代,建設了較高配置的網絡環境的實訓機房,初步形成手工會計實訓室、會計電算化實訓室、ERP沙盤模擬實訓室等流程化的相關實訓場所。
會計信息化軟件是實現會計信息化的重要平臺,各高職院校大多采用了用友ERP—U8系列、金蝶ERP—K3系列等比較有代表性的軟件,這些軟件均采用了數據服務器、應用服務器、客戶端的多層架構,且都已實現網絡化、分布式處理甚至可以WEB遠程操作。
(三)技術條件
分布式處理技術已經是計算機數據處理中比較成熟的技術,在分布式網絡中使用的計算機既能夠作為獨立的系統使用,也可以把它們連接在一起得到更強的網絡功能。實訓室中的局域網絡為分布式實訓的實施創造了有利的物理技術條件,而像用友U8等軟件是基于J2EE/.NET的技術架構設計了流行的N層應用構架,適應于企業的集中化應用,搭建起易于擴展的分布式應用環境,可以滿足不同類型、不同規模企業的需要。當下流行的云計算技術則為會計信息化分布式實訓提供了Internet環境下的會計信息化軟件應用新模式,改進原有的WEB應用技術,突破了時空限制,為在廣域網絡中開展會計信息化實訓提供新的平臺。
四、重構分布式會計信息化實訓體系
(一)建立“混崗—分崗—輪崗”的任務項目實訓模式
會計信息系統由多個子系統、子模塊構成,在會計信息化實訓中首先仍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實行單機處理、集中核算,混崗操作,使學生以單一操作員視角掌握業務處理流程及各系統模塊的數據傳遞關系;然后進入項目實訓模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內進行人員崗位分工,并組建各自的模擬企業局域網絡,采用典型工作任務的實訓案例資料,共同實時處理某一會計期間的業務數據。某一崗位工作完成后,再在其他各崗位之間輪換后繼續進行分崗實訓,從而建立“混崗—分崗—輪崗”的任務項目實訓模式。
(二)編寫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實訓案例或教材
目前,高職教育大力倡導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項目化教學方式,因此需要編寫以典型工作任務為主線,以企業實際職業崗位為環境的實訓案例或教材,以崗位職責為出發點,以企業業務流程為連接線,將各個業務部門、各個職能崗位模擬仿真到會計信息系統實驗實訓過程中。爭取校企聯合共同編寫教材,使用的業務資料最好是從企業中拿到的最為原始的資料,這樣的資料更具有代表性,更貼近實際。
(三)建立分布式會計信息化仿真實訓環境
為適應分崗操作和項目化實訓,首先需要對原有的實訓室進行網絡重組,一方面在某一個實訓室內部已建立內部局域網絡的情況下建立若干個小局域網;另一方面組網后即安裝網絡版的會計信息化軟件,設定網絡組中的數據服務器、應用服務器以及客戶端并安裝相應的模塊。其次,打通各實訓室局域網的連接,將手工會計實訓室、會計電算化實訓室、ERP模擬實訓室等專業實訓室連通起來,為真正實現企業化流程的實訓模式創造條件。最后,建立手工會計—會計信息化—納稅申報—企業管理ERP全流程的實訓室,構建完整的、職業化的會計信息化仿真實訓環境。
(四)實施基于同源數據的分布式處理實訓項目
分布式處理改變了原來的模式下數據處理方式,為保證數據的連續性,增強實訓過程的真實性,應創建同源數據。在同源數據前提下首先實施會計信息化財務核算工作,分組分崗位完成總賬、工資、固定資產、報表等模塊的業務處理,然后用同源數據繼續實施供應鏈管理中采購、銷售等業務處理,繼而實施財務業務一體化的綜合業務處理。在會計信息化軟件中完成基本的業務數據驗證式操作后,進入納稅申報環節,分稅務會計、網上申報、辦稅實物、模擬開票等崗位處理會計業務產生的相關數據,實現財稅一體化,接下來再運用ERP企業經營管理模擬沙盤進行實戰式演練,建立模擬市場環境,讓學生在真實發生的業務中立體地運用、體會先前所學的操作技能,熟悉掌握會計業務中各種信息流的走向,使工作需求形象化,業務訓練體驗式,使學生更能理解職業定位,從而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重構分布式的會計信息化實訓體系將進一步創新高職院校會計信息化實訓教學模式,拉近院校教育與企業需求之間的距離,培養高質量的符合實際企業職業崗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推動會計信息化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黎明.會計信息系統分布式實驗的構建[J].商業會計,2011(25).
[2] 胡海華.對高校會計信息化綜合實訓的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20).
[3] 教育部.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