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晉剛
隨著我國改革金融體系,開放金融市場的同時,侵入我國金融系統的洗錢活動越來越多,加強金融業自身內部的反洗錢工作,尤其是強化基層金融機構的反洗錢工作,真正把反洗錢工作做到最基層日趨重要。
一、基層金融機構反洗錢工作的現狀
(一)反洗錢的法律制度建設滯后
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專門的反洗錢法律,而由人民銀行發布的《金融機構反洗錢規定》、《人民幣大額和可疑支付交易報告管理辦法》、《金融機構大額和可疑外匯資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雖然是針對金融機構反洗錢的規定,但僅屬于部門規章范疇,其法律效力與反洗錢所承擔的任務極不相稱,特別是對洗錢犯罪分子的懲罰,人民銀行更是鞭長莫及。從各金融機構來分析,大多數基層金融機構只是按照人民銀行的要求,執行“一個規定兩個辦法”,而沒有根據自身業務情況,制訂與反洗錢的規范文件相結合的內部實施辦法和操作規程,各項業務工作仍沿用原有的管理制度,缺少反洗錢工作導向,沒有有效地將反洗錢措施滲透到具體的業務工作中去。
(二)反洗錢工作的機制體制不健全
反洗錢工作對金融機構來說涉及到現金、支付結算、存取款、外匯等業務的各個方面,需要相關業務部門的協調配合和統一組織,單靠一個部門很難完成監測、識別、分析和上報工作。基層金融機構大多沒有成立專職的反洗錢機構和隊伍;有的也僅僅是按照人民銀行的要求,在形式上成立了反洗錢工作領導小組,并指定了工作部門兼職,但在實際工作中,他們大多對反洗錢工作具體內容、工作職責、崗位要求等缺乏理解,基本上沒有開展反洗錢工作。
(三)金融機構反洗錢工作人員水平殘次不齊
目前絕大多數基層金融機構從業人員沒有對反洗錢法規進行系統學習和培訓,還缺乏系統的反洗錢理論知識和足夠的實踐經驗,與反洗錢工作要求差距較大。特別是對識別可疑支付交易缺乏敏感性,不能根據自己的經驗、業務特點和客戶情況恰當地進行總結判斷。
(四)反洗錢工作的科技手段落后
基層金融機構反洗錢工作缺乏經驗,特別是在金融機構之間或同一金融機構之間信息系統共享機制建設相對較慢,對犯罪分子所使用的現代金融支付工具和跨地區、跨行業頻繁進行資金運作的現象,難以斷定其行為是否屬于洗錢。另外,基層人民銀行在著重加速銀行間資金清算網絡信息化建設和銀行賬戶管理系統建設過程中,忽略了支付交易監測系統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反洗錢工作的開展。
二、基層金融機構在反洗錢工作面臨的問題
(一)反洗錢的相關法律制度缺乏
一是當前金融機構反洗錢的依據,除全國人大制定的《刑法》和國務院制定的《個人存款賬戶實名制規定》外,《金融機構反洗錢規定》、《人民幣大額和可疑支付交易報告管理辦法》、《金融機構大額和可疑外匯資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等都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制訂頒布的規章,僅對金融機構具有約束力。
(二)相關部門協調機制不健全
反洗錢工作是一項涉及全社會方方面面綜合治理的工作,它需要各金融機構、公安司法部門、海關、稅務、工部、保險等部門的通力合作。但目前,各部門在反洗錢問題上不自覺地向部門利益看齊,沒有形成社會共識,未承擔應有的權利及義務,缺乏具體的操作規程、業務流程。各部門協調機制不強,未形成反洗錢社會合力,影響反洗錢工作的全面展開。
(三)監管不力
當前反洗錢工作處于起步階段,多數基層金融機構沒有建立起健全、科學、有效的反洗錢工作專項防范機制,精力投入明顯不足。即便是肩負反洗錢監管職責的基層人民銀行也因人員狀況、活動經費及人員素質等條件限制,對反洗錢崗位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力度有限,不論是政策理論水平不高還是專業技術能力與反洗錢的要求相比都存在一定差距,而基層金融機構的業務素質就更差了。金融監管人員不足,業務素質偏低,監管方法單一,監管工作局限性較大,加上缺乏反洗錢專項監管措施,金融監管遠未達到防范洗錢活動的目的。
(四)基層金融機構對反洗錢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
一是基層金融機構對反洗錢工作重要性認知不足。金融機構的反洗錢工作普遍未納入到績效考核工作中,和其主要業務相比,明顯處于次要地位,再加上反洗錢工作需要現金管理、支付結算、信貸儲蓄等多部門密切配合,工作協調難度大,久之就形成了不肯為甚至不愿為的觀念。二是基層金融機構反洗錢工作人員配備有限。在反洗錢工作中實踐中,基層金融機構囿于經營成本和人員素質條件,難以按規定建立健全的組織機構并配備專職崗位人員。或雖建立了組織,配備了反洗錢崗位人員,但由于職責不清,責任不明,制度存在漏洞,相關制度也大多難以真正在實際工作中得到有效貫徹落實。
三、強化基層金融機構反洗錢工作的對策建議
(一)完善反洗錢的法律規章制度
結合我國的實際,對《刑法》中關于洗錢罪的條文予以整合、擴充,盡早出臺制定專門的《反洗錢法》,明確反洗錢的定義,主管機關的地位、任務、職能配置、人員編制和職權,國家司法機關、行政執法機關、銀行、工商、其他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和公民在反洗錢工作中的責任和義務;明確法人客戶和自然人客戶大額和可疑資金交易數額、保存電子交易記錄、卡片數據法律價值認定、舉證責任、銀行和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保密設限等問題;解決反洗錢與為銀行客戶保密的矛盾,用法律的形式規定金融機構在反洗錢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使金融機構擺脫當前的兩難局面。
(二)健全反洗錢工作聯系機制
由于反洗錢是需要多個職能部門共同努力的一項復雜工作,因此作為反洗錢工作主要負責部門的人民銀行應加強不同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和合作。建立以人行為主,司法、工商、稅務、金融、保險、證券等部門參加的反洗錢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形成強有力的反洗錢分工協作機制,推進反洗錢工作的步伐。同時積極協調與地方政府、職能部門的關系,加強交流解釋工作,處理好地方經濟發展與反洗錢工作之間的矛盾,擺正短期的經濟利益和長遠經濟發展的關系,經濟發展與社會長治久安的關系,
(三)金融機構要加強內控建設和監管
基層金融機構應立足反洗錢工作的實際,建立和發展預防洗錢的內部控制機制,建立健全金融機構預防洗錢的內控制度。金融機構只有真正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內部操作程序,切實貫徹“了解你的客戶”的原則,才能從源頭上有效預防和監測洗錢活動
金融機構反洗錢監管部門要抓緊建立銀行可疑支付交易報告認定標準,對于金融機構報送的《可疑支付報告表》,要在第一時間進行核查,準確認定是否屬于洗錢行為,并及時向金融機構和有關政法部門反饋洗錢犯罪嫌疑。要提升可疑支付交易報告的秘密級別和緊急程度,將重大可疑支付交易列為重大緊急報告事項,限定金融機構報告時限和有關政府部門認定、查處時限。
(四)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的反洗錢意識
各金融機構要將宣傳重點放在內部,將反洗錢知識培訓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增強金融從業人員的反洗錢法律意識,提高對洗錢的警惕性,使每位金融員工將反洗錢工作作為自身應擔負的社會責任。同時利用廣播、電視等新聞媒介和金融機構點多面廣的優勢,加強對社會公眾的宣傳。基層人行要嚴格按照“一個規定、兩個辦法”,除履行好自身反洗錢的職責外,對金融機構的反洗錢工作認真檢查,發現問題,嚴肅查處。同時要根據新的金融業務、金融產品的出現,制定實時的可疑標準,使可疑識別標準變化于“洗錢”手法變化之前。
(五)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反洗錢數據中心
借鑒國際經驗,建立我國銀行系統反洗錢金融信息數據中心。在金融系統內部建立人民銀行和商業銀行支付交易監測系統以及各相關部門的信息監測系統,以達到反映靈敏,信息共享,形成合力。承擔受理銀行和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關于客戶大額和可疑資金交易的報告并進行綜合分析的責任,涉嫌洗錢犯罪的應移送公安機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