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波杰
摘要: 黨建、心理教育是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重要內容,要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全方位、有效地處理好這二者的關系。作者結合在地方高校任輔導員的心得,談談處理上述二者的方法。
關鍵詞: 高校黨建心理教育
隨著全國高校的擴展和人才市場化的發展,與以前相比,高校管理呈現出復雜化、系統化特點。怎樣才能有效解決高校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構建和諧的校園?這成了高校管理者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基層輔導員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然而,黨建、心理教育是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根本出發點。要處理好這二者的關系,最核心的是要以學生為根本。從學生來到學生去,是其有效的途徑。
一、黨建是基石
高校是培養高素質和高能力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基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黨建是基石。要從學生中培養一批批優秀的基層中共黨員,使他們成為時代前進的旗幟。
然而,由于我國正處在社會的轉折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尚需繼續發展和完善,相應的制度也還不完善,缺乏有力的監管機制。特別是網絡技術十分發達的今天,網上的反動及其他不良的思想很多。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的大學生極其容易受一些不健康思想的誤導,所以大學生存著入黨動機不純、不注重理論學習、缺乏大局和服務意識的情況。[1]為了杜絕這一系列情況,我在任輔導員的時候,對黨建工作從嚴抓起,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以班為單位,組織黨章學習小組。
1.活動的組織形式
中小學的班級是一個管理的有效單位,因為學生天天一起上課,一起組織活動,所以中小學的班級凝聚力非常強,班主任開展起工作來也比較有效。上了大學以后,由于同個班一起上課的時間比較少,以班為單位的活動也減少,因此班級凝聚力大大不如中小學。但這是否意味著這種局面很難改變呢?其實不然。我通過和系的學生會和團委會學生干部討論的形式,決定以班為單位,組織黨章學習小組。在這個學習小組中,團支書任組長,班長任副組長,班級其他團員必須參加黨章學習活動。每個星期組織一次理論學習,內容主要是中國共產黨的相關理論和新近發生的時事。活動形式多樣,比如演講、辯論賽等。每隔一到兩個月便組織部分班級的學生去學校附近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習,加強愛國和愛黨主義的教育。每學期組長向支部匯報該組黨章的學習情況,結合過對其他人員的調查了解,確定入黨積極分子。這樣的活動,一來可以加強班級的凝聚力,二來可以純潔和提高準積極分子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在黨章學習活動中,班級已經有的黨員一方面可以再次提高思想,另一方面還可以對準備入黨的同學們起到榜樣作用。
2.活動的實施情況
我系自2006年以來參加黨章學習小組的人數占系人數比重直線上升,2006年占42%,2007年占49%,2008年占52%,2009年占55%,2010年占60%,2011年占68%。想要成為黨建對象,必須先從黨的理論學起。當然,不可能每一個黨章學習小組成員都會成為黨建對象,但是想要成為黨建對象,必須接受黨的教育。其他那些還未成為黨建對象的成員的學生,一方面在學習中豐富了黨的理論知識,提高了對黨的認識。另一方面為以后繼續參加黨章學習爭取成為黨建對象奠定了基礎。
(二)加強建黨對象思想交流和匯報工作。
建黨對象是進入預備黨員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黨員質量的重要保證。以往的做法通常是黨校培訓,然后每月交思想匯報。這樣容易流于形式。為了確實提高建黨對象的思想覺悟和水平,黨章學習小組以系為單位,每月定時組織交流會,聽取黨員的思想匯報。
(三)組織黨員和預備黨員進行一對二的幫扶。
許多大學生在家庭經濟、感情、學習上存在著問題。為了幫助他們很好地解決問題,我們在黨員中間提倡“從身邊做起,一對二幫扶”,要求每位黨員都找到兩位需要幫助的同學,對他們進行一年的跟蹤,有效幫助他們。黨支部定期召開會議,聽取這些黨員同志的幫扶情況匯報。這樣的活動,一來增強了黨員同志的服務意識,二來提高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廣大的學生黨員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二、心理教育是難點
隨著高校的擴展和傳統分配制度的取消,高校畢業生要自己走向市場,在市場競爭中找到自己合適的工作,但這也意味著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會越來越大。從宏觀上講,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會逐年嚴重。加之,大學生正處在青春期,一系列青春問題也伴隨著而生,如戀愛問題。還有一些家庭貧困的學生面臨著貧困的壓力。
(一)摸清底細,建立溝通橋梁。
每一年新生入學的時候,我都會通過走訪宿舍、班級互動的形式走近學生,以期更好地了解學生,并盡量記住每位學生的名字,在路上遇見他們的時候先打招呼。這樣,很快地便和學生打成一片,他們心里所想所求,我了然于心。當然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還發動班干部、系干部去了解他們,把他們的動態及時向我反映。一般新生入學的一兩個月內,我便基本上掌握了新生的實際情況,為以后開展工作打下了基礎。
(二)加強交流,及時解決問題。
定時召開座談會及主動參加班級活動的形式,聽取他們的意見,讓他們的問題能確實有效地得到解決。
(三)關注特殊個體,讓他們有家般的溫暖。
這里的特殊個體主要指的是貧困生、感情困擾的學生、人際關系有問題的學生。這一類學生是很容易走極端的。對于貧困生,要多方位地幫助他們;對感情困擾的學生,要幫他們走出感情誤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對人際關系出現問題的學生,要及時幫他們化解矛盾,并讓他自我找到出現問題的原因。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的需要,可以分為五個基本層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自尊的需要,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2]特殊個體主要是后三種缺失,所以要幫他們感受到身邊充滿了愛,有自尊感,等等。
(四)多渠道促就業,認真學習有保障。
近幾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不高。許多在校大學生對自己的就業前景感到很黯淡,更有自暴自棄者。傳統的“上大學就能改變命運”的觀念受到沖擊,許多地區產生了“上大學無用論”。這一方面跟近年來大學生就業率不高有關,另一方面跟傳統理念的遺留有關。
首先,為了正確引導學生,給學生提供認真學習的保障,讓學生多了解就業是很重要的。要讓學生從進校園起就給自己定位,以后想先就業還是繼續深造。先就業者,要注意在大學期間該重點學習什么東西;繼續深造者,要引導他們積極備考。我系自2006年以來就業率(包括實際就業和專插本)是很高的,具體數據如下:2006年100%,2007年99.5%,2008年99%,2009年99.4%,2010年99.6%,2011年99%。
其次,多創造和了解就業渠道,讓學生的門路更寬廣。每年12月到次年3、4月是很多企業招聘的時候,我引導畢業生上網搜集就業信息,促進就業。我系主要是師范生專業,本地區的生源居多,而每年6、7月份主要是本地上崗考的時間,所以我積極引導畢業生做好充分準備。
通過一系列有條不紊的措施,非應屆生也有了心理準備,提前打好了基礎。
三、結語
高校管理中,輔導員處于學生管理的基層。要做好管理工作,輔導員必須樹立正確的服務意識,其核心就是一切從學生出發。黨建是保證學生熱愛國家、擁護中國共產黨正確領導的關鍵,為此,輔導員一定要做好基層的黨建工作。高校學生面臨著就業、情感、家庭、人際等復雜的問題,輔導員要細心、用心地去幫助學生處理好這一系列心理問題,做到早發現,早解決。
參考文獻:
[1]姜振逵.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的若干思考[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5,5,(151).
[2]葉浩生.西方心理學的歷史與體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