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泓 徐媛君
【摘要】與傳統反腐形式相比,網絡反腐具有其鮮明特征,它開辟了反腐敗斗爭的第二戰場,對反腐敗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容質疑。目前,我國網絡反腐尚處在起步時期,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局限,但其發展前景是不容小覷的。隨著網絡反腐法律法規、工作機制等的完善,網絡反腐必將在反腐敗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關鍵詞】互聯網網絡反腐合理性
近年來,不少網民利用網絡手段參與反腐,網絡反腐已經逐漸成為我國反腐倡廉的一種新形式。同時,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對網絡反腐給予了充分肯定,賀國強曾指出:“充分認識互聯網發展帶來的深刻影響,切實加強新形勢下反腐倡廉網絡信息收集、研判和處置工作,拓寬了解社情民意渠道,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的積極作用,不斷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從當前實際情況看,網絡反腐的確在推動我國反腐倡廉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理論上對其進行分析與反思,對于進一步推動反腐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網絡反腐現狀
“網絡反腐”是互聯網時代一種全新的群眾監督形式。有學者認為,網絡反腐實質是一種輿論監督,是社會民眾根據法律賦予自身的權利,借助輿論工具,對社會公共事務管理中的權力組織和決策人物的言行予以審視、監督甚至是對腐敗問題的批評指責。“網絡反腐”作為一種新的反腐形式,它同傳統的反腐形式相比具有鮮明的特征,這是由網絡的開放性、不確定性、相互性及信息量大等特點決定的。當前網絡反腐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民眾自發性與政府推動相結合。越來越多的網民通過網絡反腐看到了憑借自身力量發現腐敗和懲治腐敗的希望,大大加強了廣大網民主人翁的優越感和信心,進一步推動了民眾的積極性。面對民眾如此高的積極性,政府應很好地把握民眾的自發性,并通過網絡渠道將現實反腐行為與反腐媒介行為相結合,使得這種民眾自發性與政府推動相結合的方式收效顯著。此種模式下最為典型的就是網絡反腐株洲模式。株洲市紀委成立網絡反腐倡廉領導小組,網民可以直接向由紀委書記和市紀委設立的官方網站論壇發送消息或電子郵件,并制定《關于建立株洲市紀委網絡反腐倡廉工作機制試行辦法》等規章制度將其標準化,效果顯著。
全新技術手段與傳統方式相融合。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為強化監督提供了新手段,網絡反腐在互聯網這個平臺上,基于信息時代背景下的高科技媒介,成為了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信息源。在互聯網中,一些問題被曝光后,各種輿論互相影響、交織放大,網民和媒體的不斷關注獲得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力,網上輿情瞬間形成輿論風波,對有關部門形成巨大的輿論壓力,促使相關部門積極介入,運用傳統手段進行迅速、嚴謹的調查,對腐敗行為作出處理,這種全新技術手段與傳統方式相結合的新反腐形式效果顯著。
尚未形成制度化、常態化。與傳統反腐相比,網絡反腐尚未形成制度化、常態化,缺乏完整的制度保證。雖然網絡在我國一些大中城市中普及率較高,但網絡反腐仍是一個新興事物,有一定的發展勢頭但卻并非主流手段。可以說網絡反腐還只是一種相對偶然的反腐方式,雖然在查處一些貪腐官員的過程中,網絡舉報、“人肉搜索”等網絡監督形式的積極作用應當予以肯定,但如果沒有紀檢監察部門和檢察機關聞風而動依法查處,網絡反腐不可能將貪腐官員拉下馬,所以大多數人依舊選擇傳統的檢舉、批評、上訪等反腐手段。由于技術原因,我國一些偏僻貧窮地區通訊手段落后,網絡無法覆蓋,在這種網絡死角又何談網絡反腐?而且這些偏僻地區民眾的網絡意識淡薄,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知網絡為何物,更無從談及運用網絡手段進行反腐。
網絡反腐合理性問題探討
網絡自身的特點賦予了網絡全新的舉報反腐、監督公權運行、制造社會輿論等功能,使網絡反腐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國家反腐體制內部機制的不足,提高了對新時期我國廉政建設的績效。我們在肯定網絡反腐積極作用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其自身存在的不足。正如中央黨校政法部教授林喆強調的,網絡反腐本身是一把“雙刃劍”,在其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也極有可能危及公民個人、集體的某些權益,甚至是國家安全。更有學者指出,反腐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僅以一些簡單的博客日志、新聞跟帖、甚至“人肉搜索”等網絡方法并不能很好地進行反腐工作。網絡反腐這柄雙刃劍,有其合理性,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可能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及隱私。網絡反腐的匿名性可保護檢舉人的權益不受損害,可這也為某些居心叵測的不法分子提供了隱匿條件,這些不法分子借此對他人進行惡意造謠、誹謗,在發現證據與事實不符之后,一方面浪費了人力物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干擾被檢舉人的正常生活,甚至損害他們的名譽,更有甚者還會波及到當事人的親友,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及隱私。
缺乏系統化的法律規范。網絡監督仍處于一個初級階段,雖然我國一直在加大網絡反腐監督力度,但是如果網絡監督沒有相關法律的保證就不能得到行而有效的實施。目前我國法律在網絡監督主體、客體自身的合法性不明確、監督手段缺乏或受到限制等方面尚無明文規定,網絡監督信息不可避免地帶有局部性和片面性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網絡反腐將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只會成為一種沒有任何意義的輿論鬧劇。
對網絡反腐存在認識上的偏差。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互聯網作為一種嶄新的反腐力量,人們對網絡反腐的正確認識并不是很充分,要想充分認識、理解網絡反腐尚需一個較漫長的時期,而在這期間難免會出現偏差。現在網民們網絡反腐積極性十分高漲,一旦出現網絡反腐發揮作用,各種媒體便會大肆報道,甚至過度報道。這就導致有些官員為追求這種轟動效應盲目推崇網絡反腐,過度依賴網絡途徑收集上來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比如,株洲市近期出臺了第一個關于網絡反腐的法律條文,該地區相關官員承諾不放過任何一條網絡反腐信息,此舉獲得了網民們的大力支持。株洲市的此做法對該地區反腐工作開展也許有很大幫助,但是如果政府部門能將此種態度同樣對待其他途徑得來的反腐信息,重視各種途徑的信息,積極立案調查,也許利用網絡這種手段進行反腐就不必出現。
提升網絡反腐合理性的措施
網絡反腐作為一種輿論監督形式,其自身并沒有直接懲治反腐的能力,它的作用更多的體現在借助網絡力量形成輿論壓力,對政府施加壓力,形成輿論監督的目的。目前網絡反腐剛剛起步,仍處于初級階段,還需要從各方面不斷地加強完善以保證其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完善網絡反腐,提升其合理性主要有幾個著力點:
加強陽光政府建設。在網絡反腐的過程中,要加強建設陽光政府,充分重視網民意見,將受理和處理的信息及時公開,接受廣大群眾監督,杜絕一切暗箱操作,增加網民對政府的信任,提高網絡反腐的效果。
完善網絡反腐所需的法律法規及工作機制。首先,加強和完善網絡反腐的法律制度建設。網絡反腐作為一種新興的反腐倡廉手段,必須在法律制度層面上對其進行完善,立法機關應及時制定和完善關于網絡監督、網絡舉報人安全和網絡管理等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使網絡反腐做到有法可依。只有加強網絡反腐的法律制度建設才能使其成為反腐倡廉的重要渠道。其次,加強網絡反腐的工作機制的建設。建立對網絡輿論的快速反應機制,形成系統的處理網絡反腐信息的工作流程和制度,同時對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嚴格培訓,建立一支政治立場堅定、政策理論水平高、專業技術強的網絡反腐隊伍。
提升網民的法律意識和道德水準。隨著互聯網的日益發達,我國網民群體也越發壯大,但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知識水平、認知程度都參差不齊,為進一步加強網絡反腐的作用,減少誹謗、污蔑、盲目跟風等現象的發生,就要加強廣大網民的道德和法律意識教育,引導廣大網民逐漸成長為有理性、有認知能力、有責任感的反腐“新戰士”。只有網民在法律和道德的約束范圍內正確行使網絡言論自由的權力,才能建立一個良性發展的網絡反腐環境。
推動硬件及技術等基礎設施建設。網絡反腐基于的平臺是互聯網,因此要發揮網絡反腐的效用離不開對網絡技術和反腐網站的技術開發與應用。首先,積極建設反腐網站,提高反腐網站的整體水平,尤其是重點建設好官方反腐網站,通過各種形式密切同廣大網民的交流聯系,力爭把反腐網站建設成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反腐倡廉教育警示平臺。其次,要優化我國網絡環境,加大網絡建設投入。現階段,雖然互聯網發展迅速,但在我國,網絡的建設、發展還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平衡,尤其是在廣大西部農村,要加大對這一部分信息弱勢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網絡普及率,宣傳網絡知識,擴大網絡反腐的群眾基礎。最后,要增強網絡反腐的技術支持,針對網絡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進行研究調試,保證網絡反腐系統運行的可靠性。
綜上所述,網絡反腐是對傳統反腐手段的補充和完善,是民眾參政的重要手段,是反腐敗斗爭的重要信息源,它開辟了反腐敗斗爭的第二戰場,對我國反腐工作產生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容質疑。隨著網絡反腐法律法規、工作機制等的完善,網絡反腐必將在反腐敗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作者分別為北京工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北京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