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秋君 金周益
【摘要】案件流程管理是對案件過程與資源的管理。它通過整合法院的程序與資源來確定所有的案件從起訴到判決以及時的方式進行。高效的案件流程管理要素包括司法領導能力及承諾、案件進展的法院監督、安排可靠的審判日期等幾個方面。為了使案件的處理以及時、經濟的方式進行,美國法院需要有一個切實有效的案件流程管理方法。
【關鍵詞】美國案件流程管理管理要素有效策略
案件流程管理內涵與案件拖延
案件流程管理是指“對案件過程與資源的管理,必然推動一個案件從起訴到審判的進展,不管處理的方法是調解、有罪答辯、駁回訴訟請求、審判,還是其他”。它是關于鼓勵律師進行充分準備以及確保事件按預定日程發生的系統管理。
案件流程管理的定義應當從以下四個方面來理解:第一,法院不僅要承擔規劃和指導法院事件的責任,還要承擔考慮和管理所有事件所需要的時間總量的責任。第二,該定義指的是法院提出的所有案件,高效的案件流程管理要求法院監督所有已經被提出的案件。第三,案件流程管理的定義所指的案件是從提出到處理的所有的案件。它明確說明,只要案件被提出,法院的責任就開始了,直至案件被處理。法院必須安排每個案件中的適當事件,監督并遵從截止日期,以及提供可靠的審判和聽審日期。第四,案件流程管理的定義要求不考慮形式上的從提出到處理的所有案件。高效的案件管理強調的是關于案件處理的及時性,而不是案件審判的及時性。
在案件流程管理這一概念中,每個人都有一套以目標為導向的責任需要履行:法官的責任是積極參與案件進展的決定;書記員的責任是保留法庭記錄以追蹤案件進展;律師的責任是詳盡地了解案件的每一個細節;案件管理者的責任是設計和實施案件管理系統。
加利福尼亞西法學院的厄內斯特·弗里森教授認為,正義是發現真理的過程,而發現真理的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少。早期有人對法院應當在案件進展決定中發揮積極作用這一觀點提出過批評,斷言案件流程管理創造了一條流水線,其中正義因為速度而被抹殺了。1984年,美國律師協會的眾議院將“拖延”定義為“除辯護、調查證據及法庭事故的合理需求之外消耗的任何時間”。充足的時間,應該符合每一個案件允許有效準備的時間,多了就是延誤。這一規定為全美上下的法院提供了指導,指導他們如何在準備和處理案件的時間限定方面作出恰當的決定。
美國案件流程管理領域的發展與范式轉變
19世紀60年代后期,也就是在美國律師協會清楚地給出“拖延”的定義之前,全美國的行政人員、研究人員以及法官都開始驗證長期以來關于誰應該決定訴訟速度的一些猜想:應該讓它由每一個案件的律師全權負責,還是要求法院參與甚至監督每一個案件進行的速度?數年來的研究與經驗表明,對于法律訴訟來說,消除不必要的延誤需要所謂的中立派的監督。律師對案件進展決定的興趣只能擴展到手頭的案件,而有能力確保所有案件高效處理的唯一單位就是法院。案件流程管理意味著積極的管理與監督,它通過整合法院的程序與資源來確定所有的案件從起訴到判決以及時的方式進行。在此基礎上將其擴展為“高效的案件流程管理”也就意味著它是以目標為導向的管理。事實上,只有在法院或立法機關設置的時間目標或指導下處理案件,才可能有最高效的案件流程管理。
截至1960年,大家對法官、法院管理者及律師所表現出來的延誤的擔憂和抱怨與日俱增。隨著這些問題逐漸被提上議程,案件管理更加迫切地需要一個新的方式。一些傾向于管理的進步主義的法官,開始另尋促進案件處理進度的方式。
現在人們對法院如何才能高效地監督案件進展而不用犧牲正義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且在這方面存在一個已經得到證明的技術體系,截至2000年,這一轉變在美國法院系統已經完成。
高效的案件流程管理要素
在美國律師協會的專著《初審法院的案件流程管理:現在及未來》中,作者莫林·所羅門和道格拉斯·索梅爾勒區分了幾種以操作為導向的要素,它們可以說是法院高效地管理案件流程的基本要素。
司法領導能力及承諾。創立并維持一個成功的案件流程管理系統,需要法官和法院管理者等相關人員的共同努力。過去,理論家們試圖在政策制定者和政策執行者之間使用一種簡單的二分法來管理法院的結構,即法官負責政策發展,法院管理者負責政策的管理。而這一運作在實踐中是行不通的,因為法院中政策發展與執行的界限是模糊的。因此首選的管理模式應該是管理團隊模式,即審判長和法院管理者在行政事務上互相合作。這一模式打破了法官參與行政決策的愿望與法院管理者在行政專業方面的優越感之間的平衡,但是對于解決積壓與延誤問題而言,具有行政專業知識的法官的領導能力是必需的。
咨詢律師協會。在減少延誤或案件流程管理項目方面,有組織的律師協會可以為法院提供很大幫助。經驗表明,改革的動力往往會在律師協會中形成。因為律師想要的只是一個管理良好案件流程系統,所以當此種系統出現時,律師就會主動與其合作。律師協會和法院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所以當診斷案件流程問題和提議改革時,法院去咨詢律師協會是有意義的。同時,最成功的開庭需要在開庭過程中有律師的積極參與。這有助于提供給法院一個智能而廣博的資源,從而確保其項目是最好的。
案件進展的法院監督。案件管理流程現在已經被反復描述為高效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案件都是各異的,有些案件較易解決,而另一些比想象中更加復雜的案件則需要較多的時間。法院監督能夠較早確定案件的難易程度,以便較早作出決定來引導案件進程向著合理處理方向發展。
標準與目標。成功的案件流程管理系統具有明確業績標準和目標。最廣為采用的是那些管理重罪和輕罪案件處理的時間標準。由美國律師協會提出的民事案件處理時間標準是不被廣泛采用的,因為時間標準不是法院應該考慮的唯一目標,在許多操作性領域,也應該考慮業績目標或指導方針。
案件管理信息系統。案件流程管理的信息大致有以下幾類:關于案件活動的信息、關于案件記載的信息、關于案件排程的信息和個案進展信息。一個按要求提供相關信息的管理信息系統,是高效的案件流程管理系統的關鍵。對于監測個案的進展情況和考評案件流程系統的業績來說它也是必需的。
安排可靠的審判日期。案件流程管理系統中最重要,但是或許也最微妙的事情之一就是限制律師的行為。法院通過使該系統正當、公平、合理并可以預測的方式,獲得與該系統合作的律師。審判和聽審的日期安排,在可以預測的領域是關鍵的環節。
切實有效的案件流程管理方法
過去十年,美國對法院用于監督案件進展的案件管理方法進行了試驗和完善。對于民事案件來說,最有效的方法如下:
在案件提出之時,法院為每一個案件設計一個監測記錄,并按時監測上訴活動的完成情況;每一個案件,都要舉行一個法官和律師之間的進展會議;案件按照復雜性進行篩選,明確處理每一個案件所需要的時間以及適當的活動與事項;為事項或活動的完成設置截止日期,最有效的方法是,法官和律師就完成一項活動或準備安排了的事項所需要的時間量達成聯合協議;案件總是具有為特定活動或事項設計的未來活動日期,不會有案件由于律師沒有采取要求的行動而被延誤;行事歷的安排,要根據一個或全體法官按照安排的日期能夠適當處理案件的數量決定;審判日期要在整個過程的后期設定,一般是在合理解決或其他處理方式的可能性已經沒有之后。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有助于繼續強調達到一個中立處理,二是有助于確保審判日期的可靠性,法院繼續監測懸而未決的案件記載的日期。
有差別的案件管理
有差別的案件管理是法院監督那些認識到案件在資源要求(法院和律師)和為了達到公平處理所要求的時間方面發生重大變化的案件管理的一種方法。有區別的案件管理要求法院提早決定兩件事情:依據案件要求律師要做到的;依據案件需要法院要做到的。這意味著,不是所有的案件都需要同樣的類型和數量的事項,也不是所有案件都需要相同的準備和處理時間。
顯然,案件區分方便了適當的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的應用。早期評估將揭示早期中立評估、調解、仲裁或司法解決會議的適合性。一般來講,非訴訟解決方法處理的及時性影響有賴于案件應用該方法的早晚。一個案件越早被指向這些非訴訟解決方法,由此產生的處理方式就會越早出現。更早的處理也可以更適合于案件的成本管理。案件進展的法院監督和高效的案件流程管理,不僅和快速的處理有關,而且和盡可能以經濟的方式處理有關。
結論
為了使案件的處理以及時、經濟的方式進行,美國法院可以設計一個仔細規劃的、高度組織的過程來管理每一個案件的進展以及從提出到處理的所有案件的流程,通過討論、聽審、以及審判(在非常小的案件比率中),法官、委員、聽證會官員、和陪審團成員與訴訟當事人及其律師一起,獲得一個公正的結果。
(作者分別為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與藝術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