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壟斌
摘要:由于對網絡的使用存在極大的渴求,不論在學習、工作或日常生活中都常常在腦海中回想著與網絡相關的情境,網絡成癮成為一個較普遍的社會現象,從幾個角度對這一社會現象進行適度的剖析及探討。
關鍵詞:網絡成癮;精神癥狀;心理
中圖分類號:D9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5-0107-01
一、特征性臨床表現
患者對網絡的使用存在極大的渴求,不論在學習、工作或日常生活中都常常在腦海中回想著與網絡相關的情境,并期待著下一次上網;患者能夠從使用網絡的過程中體會到強烈的愉悅和滿足感,并為保持這種愉悅和滿足感而不斷增加上網時間和投入程度,隨著上網時間延長,患者對網絡使用逐漸失去了自控能力,駐足于網絡的時間增多,可以由最初幾天上網一次發展到每日上網幾個小時,最終需要連續幾日都在網絡上;當突然減少或停止上網時,患者會出現煩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等,嚴重者甚至出現沖動、攻擊、毀物行為;部分患者會選擇與網絡類似媒介物如電視、掌上游戲機等,來緩解上述戒斷反應。戒斷反應的出現也加劇了患者對網絡的渴求程度,患者也常常為了避免戒斷反應的再度發生而更加沉迷于網絡、難于脫離,致使上網日漸成為一種固定的行為模式,甚至日常行為均局限在網絡上,從而減少或放棄了從前的興趣、娛樂及其他重要的活動,患者會對自己的家人或朋友隱瞞上網的真實時間和沉迷于網絡的程度,網絡的危害意識在其內心逐漸減弱,發展到無視家人和朋友的任何勸告,為能夠上網和延長上網時間而想盡一切辦法,包括說謊、曠課、曠工、偷拿家人錢財等。在家人眼里,患者變得冷漠、無情,喪失了對自身及他人的責任感。此時患者完全不考慮網絡給其自身帶來的諸多不良影響,終日沉迷于網絡,甚至廢寢忘食。
二、伴發的軀體癥狀
較為普遍的軀體癥狀包括:食欲減退、胃腸功能障礙、營養不良、睡眠節律紊亂以及疲乏無力、心慌胸悶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因長時間注視電腦屏幕,注意力高度集中、眨眼次數減少,會引起視疲勞、眼部干澀、脹痛、視物模糊、視力下降,甚至出現視屏暈厥現象(一過性黑蒙、可伴有惡心、嘔吐)。長期操作電腦可導致腕關節綜合征(鼠標手),偏頭痛、頸肩疼痛及頸椎病,并增加了誘發過敏性疾病及癲癇的風險。
三、伴發的精神癥狀
因過度沉溺于網絡(尤其是網絡游戲),致使患者現實檢驗功能受損,不能從網絡的“虛擬刺激場面”和“高等級身份”中完全脫離出來,可出現自信心膨脹、自我評價過高等高漲情緒反應;游戲中的失敗和死亡場面也會對患者帶來很大影響,引起恐懼、害怕的情緒體驗,甚至常常擔心有不祥降臨等;部分嚴重的患者,幾乎完全與現實隔離,可出現短暫的現實解體、甚至妄想。同時,過度的網絡使用往往受到家人、朋友的反對和批評,致使個體對現實生活產生嚴重的不適應感和無法融入感,出現悲觀、沮喪、對未來失去希望等低落情緒體驗,但上述癥狀并不會減少患者使用網絡的行為,相反患者往往會通過上網來緩解上述不良情緒;而且患者在戒斷期也容易出現抑郁情緒。
上述精神癥狀通常具備以下特點:(1)出現于過度沉迷網絡之后,持續時間較短,隨著網癮的戒除而相繼減少或消失;(2)癥狀內容與患者接觸的網絡內容緊密相關,癥狀的變異或異化受網絡內容和患者人格特點的影響;(3)癥狀的出現不會減少患者使用網絡的行為,卻恰恰體現了網絡成癮已達到較為嚴重的程度。
現實環境對成癮行為具有強化作用,當網絡成癮患者面對現實生活的壓力或輕度應激事件時,會出現上網行為增多、依賴網絡程度加重、上述精神癥狀的出現也會相應頻繁。現實環境和網絡環境對個體造成的影響是錯綜復雜的,部分患者受網絡環境的影響頗深,雖已長時間擺脫網癮,卻形成了牢固的認知及行為上的偏差。[責任編輯 陳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