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節
摘要:貨幣是生活的機會、生活的資源的符號。經人民銀行發行、運營后,表現為生活資金、生活資產。生活資源是資金的具體表現。生活資源所對應的社會生產、生活,是資金活動的具體形式。在一個行業中,生產成本的形成及其結果(在這里的結果包括兩部分:一是成本本身的形成、一是與成本投入所對應的輸出產品)就是資金活動的具體形式。生產成本本身的形成,凝聚成系統內關聯的行業基礎;生產成本所對應的輸出產品,形成社會生活中的利益鏈,與其他行業生產一起構成社會生活的流動資源,構成更進一層的社會生產與生活基礎。行業的系統狀態、產品輸出所形成的利益鏈,構成了國家利益和社會生活的基礎;資金的時間價值的形成、經濟方案的實施,構成了多姿多采的社會生活。
關鍵詞:貨幣;人民;時間屬性資源;時間價值;經濟方案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5-0287-03
引述
自然—社會環境中充滿著生活的機會、生活的資源。人們在這里生活著、演繹著生命的延續與生命的光彩。歷史的進步、文明的傳承,改進、改善著生活的環境、生活的條件,形成著生活的能力、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生活的機會、生活的資源伴隨著人們的生產勞動、日常生活。人們也正是在這種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中實現著自己的理想、抱負,實現自己的生活,建設自己的家園。貨幣作為生活的機會、生活的資源的符號被人們引入。
一、銀行利息與單利、復利計算模式
1.利息的生成背景及其生成形式
銀行是國家資金流動與管理的部門,它是國家資金及其對應生活機會維持、維護工作人員。資金是社會生產、生活的途徑和條件資源。存入銀行的資金之所以能產生利息,是因為銀行內流動的資金是社會生產、生活途徑和條件,或者說與社會生產、生活途徑和條件一致。在這生活條件下,人民銀行對存入銀行的資金實行生產、生活性計息。銀行利息來自于人民的生產勞動積累、國家財力、物力和國家政策。國家政策、人民的生產勞動組織方式、生產勞動結果與積累影響著、決定著銀行生成利息,決定著銀行利息的生成模式。
單利是以本金計息,而利息在此計息方案中不計息的計息方式。它重點在本金是一個單位,滿足和反映著社會生活、生產環節的某一具體行為方案的需要與特征;它重點在所計利息將另做他用。
復利是計息當期的本金是上一個計算周期期末的本利和。從生產、生活需要的背景和物理特征來說,它存在的重點在每一期計息的本金都應該為一完整單位;它存在的重點在每一期本金的屬性都滿足計息方案的社會生產、生活的要求,都在于利息與本金性質的一致與融合的可能。
社會生活、生產具有需要滿足其物理屬性、物理特征的要求,相應的社會行為及相應的、擬定的方案都應與社會生活常識、客觀規律、自然規律聯系起來,理清門徑、歸途,改造自然。
2.單利、復利計息計算的課例
銀行或社會上公司之間 的資金流動,要考慮各筆流動的資金掛靠,即各筆資金在生產、生活中的流通的途徑;要考慮各筆流動的資金能否形成某種狀態,即各筆資金能否完整地表現某種物理屬性、對應某種社會生產、生活行為。這些問題實際上是各筆資金及其對應社會行為的歸宿、途徑、門路問題,它包括資金數量、年利率大小等,它們都應與國家政策、社會生產、生活對應,與客觀生活規律、自然規律對應。
例1:某公司從銀行貸款87萬元,年利率為12%。問到第10年末該公司應歸還銀行共計多少元?
例2:某公司因業務需要,年初從其他單位挪用了一筆款,總額為35萬元,年利率為12%。按單利計算。問到第二年末共計應歸還多少元?
3.課例解答與分析
例1 解:87×(1+12%)10=87×3.1058=270.2046萬元
例2 解:35×(1+2×12%)=43.4萬元
分析:例1強調這筆資金運行方案的反復,且十年為一體;例2強調這筆借貸資金為一單位,且是以此單位進行計息及對應的社會生產活動。
二、資金的時間價值
1.資金的時間價值及其來源
資金在社會生活(即涉及質量—壽命、時間—空間的生活)中,只有達到時間屬性資源層次、在社會生活環節中實現時間屬性資源,才可能帶來社會生活、才可能被人們所接受,人們才可能談生存。
資金進入社會生產流通環節后,需要維持資金的原來源途徑屬性、資金數量、資金的流動,同時還應帶來社會生產、生活。生活基礎、資金流通、社會生產生活行為構筑著經濟生活。在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中,各案例之間表達著前述案例中的生產成本、生產成本所形成的社會,為后續案例中方案的收入變化額度、即后續方案社會生產的收益來源,體現著社會生活、生產的更真實、更深層次的面貌。
生活基礎為社會基礎,它包括社會影響與作用的自然環境、自然環境;資金流動來源于人民銀行資金的流動的維持,來源于國家的政策、方針;社會生產、生活行為應社會生產力水平要求,表現出相關聯的行業,行業體維系國家生產建設;行業的完善、行業的發展支撐著、維系著經濟生活。
行業內各企業之間互相依靠、互為條件,行業之間相互依存,貨幣流通(即資金的流動)是關鍵。貨幣流通表現著社會生活特征、生產特征。
2.資金的時間價值計算課例
例3:某行業某單位生產計劃的現金流量圖(如圖1所示)(其年凈收益存入銀行,有如例1所示的借貸方式成立),基準收益率為12%。求終值。
例4:以例3生產計劃的實施為基礎的系統內某單位制訂生產計劃時,考慮到本行業系統內的某單位的生產行為將為某種社會生活群體的生活基礎,考慮到技術人員培訓、技術改造的需要,它的現金流量圖(如圖2所示)。基準收益率為12%。求該計劃的終值。
3.課例解答與分析
例3解:(232-145)×[(1+12%)10-1]/12%=87×17.5487=
1 526.74萬元
例4 解:-30/12%×{[(1+12%)5-1]/12%-5}+(403-258)×
[(1+12%)5-1]/12%=-30/12%×1.3528+145×6.3528=
582.951萬元
分析:兩個課例重在具有社會應用背景、全社會生活基礎上。要保證課例有意義,必須保證各課例有對應的社會生活行為,資金的時間價值的產生才不會走虛、才不導致國有資源流失、國家資源被坐吃山空。在各課例中就是前面基礎性課例中的生產成本及其實現的結果,為后續關聯課例中的生產收入與生產成本的差額(增額);保證每年的成本費用性支出模式對應著生活原型、每筆數額能成為當年年度的、一個完整的使用資金單位。
三、投資方案的經濟性分析
1.投資方案的經濟性的特征及其實現途徑
投資方案是貨幣流通的社會生活特征、生產特征的表現。投資方案的經濟性是貨幣流通的社會效益及其特征。
投資方案的經濟性的實現要素有兩個:一是貨幣流通的必要性及其實現,即資金的時間屬性、資金的流動的實現;一是社會生活中社會生活特征、生產特征的實現的社會行為。這兩個要素相互作用,相輔相成。在一個具體投資方案中表現為投資和社會基準收益率(包括投資方案的具體操作方式),它們表現著國家財政使用計劃和社會生產力水平;它們表現著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動及相應的活動特征。這就是投資方案的經濟性及其表現。
2.投資方案的經濟性分析課例
例5:某投資方案的現金流量圖(如下頁圖3所示),基準收益率為12%。試計算其現值,并用現值法進行方案可行性分析。
例6:若上題中投資方案的經濟壽命期為六年,試用內部收益率法分析上述方案的可行性。
3.課例解答與分析
例5解:NPV=-2 000+(2 180-1 680)×[(1+12%)6-1]/[12%×(1+12%)6]=-2 000+500×4.1114=55.7037萬元>0
所以方案可行。
例6解:i1=12%,NPV1=55.7037>0
i2=15%,NPV2=-2 000+(2 180-1 680)×[(1+15%)6-1]/[15%×(1+15%)6]=-107.7587<0
IRR=i1+(i2-i1)×NPV1/(NPV1+|NPV2|)=12%+(15%-
12%)×55.7037/(55.7037+107.7587)=13.02% >12%
所以方案可以接受。
分析:首先,這兩課例的生產收入與生產成本之差額(增值),各自來于其前面關聯的課例中的生產成本實施結果;其次,這兩課例除了依據相應理論評判標準評判外,還需要兼顧社會基準收益率大小、內部收益率大小是社會生產能力、方案能力的大小,它們表明著方案的價值實現能力、力度。凈現值不宜過大、內部收益率不宜超社會基準收益率太多,只有這樣,相應方案才有實施的可能、才可能有社會生產、生活內容,才會有所謂的經濟生活、經濟問題及其分析。
四、經濟性分析方法的應用與分析
1.投資方案要求的社會生活背景及其分析
一個具體投資方案中的資金及其流動應是國家流通的貨幣、流通的結果。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保證這種財富和生活資源符號(貨幣)起著引領社會生活、進行著社會生產生活的作用。一個具體投資方案的經濟性的表現特征,直接表現為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生產、勞動結果,表現為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動;一個具體投資方案的經濟性特征的實現,在社會生活中應是人們的社會生產、生活結果,應是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動。
從社會生產、生活的客觀要求講,流通中的貨幣應是引領和操作國家財富和生活資源的合法符號;從社會生產、生活的結果要具有質量—壽命講,流通中的貨幣應是時光層次的資源、是時光、具有時間價值。社會生產、生活,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應圍繞著貨幣的實現、貨幣的時光屬性的實現、資金的時間價值的實現進行。所以投資方案應以社會生活為背景,即應以完善的社會生活為背景如某一區域乃至國家范疇的背景為背景。投資方案的投資額度、社會基準收益率大小都應以日常生活規律、日常生活要求為依據擬定,遵守客觀規律、自然規律,實現如時光屬性表現的年、月、日等時間資源,實現日常生活。
2.投資方案的經濟性的分析課例
例7:假定某公司向銀行借了3 000萬元,年利率為12%,準備在四年內本利一起還清。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有幾種償還方案。試分別計算,并比較分析(提示:可從資金來源途徑、性質維護要求,分析該借貸關系的社會背景、社會生活特征及其要求)。
3.課例解答與分析
例7解:(1)四年內每年末還利息,第四年末還本還清:
I1=I2=I3=I4=3 000×12%=360萬元
F=3 000+360×4=4 440萬元
(2)到第四年末連本帶利一次還清:
F=3 000×(1+12%)4=4 720.5581萬元
分析:3 000萬元的投資額仍然以前述第4部分中課例的實施結果為基礎;3 000萬元為一某一操作單位。1)當3 000萬元為一某一操作單位,每年一期可實現還款方案(1);每年一期是指這筆資金作為一個資金單元、所投資的方案每年實現一個周期。2)3 000萬元為一個操作單位,四年為一周期,可實現還款方案(2)。
參考文獻:
[1]黃渝祥,邢愛芳.工程經濟學[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1-35.
[2]石勇民.工程經濟學[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8.
[責任編輯 魏杰]